給梁科長的信寄出後第三天,車間裡正進行著最後階段的48小時滿載耐力測試。機器轟鳴,所有人都不敢鬆懈,緊盯著各項參數。
就在這時,車間虛掩的門被推開了。利通公司的林經理走了進來,臉上依舊掛著職業微笑,但他身後還跟著一個穿著灰色中山裝、麵容嚴肅、眼神挑剔的中年男人。
“陸廠長,蘇技術員,忙著呢?”林經理笑著打招呼,目光掃過正在運行的機器,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這位是市二輕局技術科的鄭科長,聽說你們這兒在搞設備創新,很感興趣,特意過來看看。”
鄭科長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目光卻像探照燈一樣,立刻落在了那台轟鳴的樣機上,眉頭微微蹙起。
陸信和蘇寧心中同時一凜。二輕局技術科?這可是主管他們這個行業的上級部門!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到訪,是福是禍?
“林經理,鄭科長,歡迎歡迎!”陸信迅速調整表情,熱情地上前握手,“沒想到領導會來,我們這兒正進行設備穩定性測試,有點亂。”
鄭科長擺了擺手,直接走向樣機,語氣帶著審視:“聽說你們搞出了一套了不得的藤材預處理技術,還驚動了省工藝美術廠的老梁?年輕人,動作很快嘛。”
他這話聽著像是誇獎,但語氣裡的質疑意味更濃。
蘇寧心頭一緊,知道關鍵時刻來了。她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解釋道:“鄭科長,我們隻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做了一些適應性改進,主要是為了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原料損耗和品質不穩定問題。”
“改進?”鄭科長轉過身,目光銳利地看向蘇寧,“據我所知,這套東西的核心,是建立在你們那台所謂的‘引進原型機’基礎上吧?逆向工程?這種路子,風險不小啊,涉及到專利和技術引進規範的問題,你們清楚嗎?”
林經理在一旁打著圓場:“鄭科長,他們也是出於生產需要,探索一下……”
“探索也要在規則內探索!”鄭科長語氣加重了幾分,“而且,我聽說你們用這套還不成熟的技術,拿到了外商的新訂單?還試圖跟省廠談技術合作?年輕人有闖勁是好事,但步子邁得太大,容易出問題。萬一設備不穩定,或者涉及技術糾紛,影響的可是我們整個地區的聲譽!”
他的話像冰水一樣潑了下來,趙老憨和春苗臉上都露出了緊張的神色。張師傅也停下了手裡的活,擔憂地看著這邊。
陸信深吸一口氣,知道此時絕不能退縮。他迎著鄭科長的目光,語氣沉穩而堅定:“鄭科長,您提醒得對,規則和風險我們確實一直記在心上。我們研究那台報廢原型機,主要是為了學習設計思路,並非直接仿製。我們的改進方案,尤其是核心的彈性微調結構,是獨立設計的,這一點,所有參與研發的同誌都可以證明。”
他側身示意了一下張師傅等人,繼續道:“至於技術穩定性和訂單風險,我們更不敢怠慢。您看,我們正在進行的,就是為期48小時的滿載耐力測試,就是為了確保設備的可靠性和產品的穩定性,絕不敢拿客戶訂單和地區聲譽開玩笑。”
鄭科長冷哼一聲,指著機器:“測試?這種土法上馬的改進,測試就能保證萬無一失?我見過的技術革新多了,很多都是紙上談兵,一到實際生產就掉鏈子!你們這套東西,原理或許說得通,但加工精度、材料壽命、長期運行的穩定性,哪一樣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他的質疑非常專業,直指要害。車間裡的氣氛幾乎凝固。
就在這時,蘇寧清亮的聲音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鄭科長,您說的這些問題,正是我們攻關的重點,也基本得到了解決。”
她走到機器旁,拿起旁邊記錄測試數據的本子,遞了過去:“這是過去三十多個小時的測試數據,包括運行時間、處理原料總量、關鍵部件溫度變化、以及間歇性檢測的產品合格率。數據表明,機器運行平穩,各項參數均在安全範圍內,產品合格率穩定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鄭科長有些意外地接過本子,仔細翻看。上麵的數據記錄確實詳儘、連續,看起來不像臨時偽造的。
蘇寧不等他發問,繼續解釋道:“關於加工精度和材料,我們使用了經過熱處理的65錳鋼替代原有的磷青銅,提升了抗疲勞強度;對於您擔心的長期運行穩定性,我們獨創了組合式彈性阻尼係統,有效吸收了高頻振動,這個設計思路,我們查閱過大量國內外公開技術資料,確認屬於創新範疇。”
她語氣平穩,條理清晰,每一個論點都有數據或實物支撐,沒有絲毫心虛。【未來藍圖】模擬器在她腦海中默默運轉,為她提供著最紮實的技術底氣。
鄭科長看著數據,又抬眼看了看眼前這個年輕卻異常沉著的女技術員,臉上的嚴厲神色稍稍緩和了一些。他合上本子,走到出料口,隨手拿起一根剛剛處理好的藤條,仔細檢查著均勻的刮青麵和柔韌的質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東西……確實處理得不錯。”他不得不承認,但隨即又話鋒一轉,“不過,光有樣品和數據還不夠。你們這套技術,如果要推廣或者合作,必須經過更嚴格的、有權威部門參與的鑒定。”
陸信立刻接話:“鄭科長,我們完全理解並且歡迎上級部門的指導和監督!我們正在進行測試,就是為了積累足夠的數據,為將來的技術鑒定做準備。我們也堅信,真金不怕火煉。”
林經理見狀,也趕緊幫腔:“是啊,鄭科長,我看他們年輕人確實下了功夫,而且效果擺在這裡。如果能成,對我們本地產業也是好事一件嘛。”
鄭科長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掃過車間,掃過那台轟鳴的機器,掃過陸信和蘇寧堅定而坦誠的臉,最終點了點頭,語氣不再像剛才那樣咄咄逼人:“好,既然你們有這個信心,那我就等著看你們的鑒定結果。記住,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彆搞虛的。”
他又對林經理說:“老林,他們這邊,你也多關注一下,畢竟是你們利通的合作方。”
“一定一定!”林經理連忙答應。
送走鄭科長和林經理,車間裡的人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趙老憨抹了把汗:“哎呀媽呀,可嚇死俺了!這領導說話,咋這麼嚇人呢?”
春苗也心有餘悸:“寧姐,陸哥,剛才太險了。”
張師傅卻露出了笑容:“險是險,但咱們過關了!蘇同誌,你剛才那番話,有理有據,硬氣!我看那鄭科長,最後是被咱們的技術和底氣給說服了!”
陸信看向蘇寧,眼中充滿了讚賞和感激:“多虧了你準備充分,數據紮實。”
蘇寧搖了搖頭,臉上也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不過,鄭科長也給我們提了個醒,技術鑒定這一關,我們必須儘快準備,而且要準備得萬無一失。”
“對!”陸信重重點頭,“耐力測試結束後,我們立刻開始整理所有技術資料、測試數據和設計圖紙,為鑒定做準備!同時,也要儘快聯係梁科長,不能因為這點插曲就耽誤了正事。”
經過這次突如其來的“審查”,團隊不但沒有被打垮,反而更加凝聚,目標也更加清晰。前路雖有挑戰,但他們已經準備好,用實力去迎接一切考驗。
喜歡我在八零搞事業請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