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科長的突然審查雖未造成實質阻礙,卻像一記警鐘,讓陸信和蘇寧意識到,官方認可的技術鑒定已是迫在眉睫。這不僅關係到與梁科長的合作,更關乎“槐花牌”能否真正在行業內立足。
48小時滿載耐力測試最終圓滿成功。改進後的樣機運行平穩,處理了近千斤藤條原料,產品合格率始終維持在98以上,核心部件經檢查無任何異常磨損或疲勞跡象。事實勝於雄辯,連最初心存疑慮的張師傅也徹底信服。
然而,成功的喜悅很快被新的壓力取代。
車間裡,陸信將一疊寫得密密麻麻的紙放在工作台上,眉頭緊鎖:“這是初步整理的技術說明和測試數據摘要。但要形成一套能讓技術科那些專家認可的全套鑒定材料,還差得遠。尤其是理論依據、設計計算過程、與國內外同類技術的對比分析……這些是我們的短板。”
春苗看著那疊紙,也有些發愁:“咱們自己琢磨出來的東西,很多是靠蘇姐的感覺和實際調試,要寫成條條框框的理論,太難了。”
張師傅歎了口氣:“我這把年紀,讓我動手行,讓我寫這些,真是趕鴨子上架。”
趙老憨更是直接:“讓俺們乾活行,這動筆杆子的事,俺們可幫不上忙。”
壓力再次集中到了蘇寧身上。她看著那疊粗糙的材料,知道靠現有的知識和人力,短時間內很難達到專業鑒定的要求。時間不等人,梁科長那邊還在等消息,鄭科長也在等結果。
【叮!檢測到宿主麵臨重大技術認證瓶頸,現有知識儲備及人力無法滿足“行業技術鑒定”高標準要求。可啟動高精度【未來藍圖】模擬器逆向推演功能,生成符合當前時代認知水平的、完整的技術論證報告含理論計算、設計依據、對比分析)。是否啟動?需消耗積分:400點。】
係統的提示音如同天籟。400點積分不是小數目,幾乎是她現有積分580點)的三分之二。但眼下,沒有比這更能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需要賭一把了。”蘇寧抬起頭,看向陸信,眼神堅定,“鑒定材料的事情,我來想辦法。給我一天時間,我需要絕對安靜,不被打擾。”
陸信看著蘇寧眼中那種熟悉的、仿佛能洞悉一切的光芒,心中了然。他沒有多問,隻是重重地點了點頭:“好!需要什麼資料或者設備支持嗎?”
“不用,”蘇寧搖頭,“把現有的圖紙、測試記錄和數據都給我就行。另外,幫我找一些最近幾年公開出版的、關於機械原理和材料力學的基礎書籍或期刊,做參考。”
“我這就去辦!”春苗立刻應道。
陸信環顧眾人,下達指令:“張師傅,趙大哥,你們帶人開始小批量試生產,就用我們改進後的機器和最好的原料,嚴格按照給詹姆斯先生新訂單的標準來!我們要拿出最好的實物樣品!其他人,沒有急事,一律不準打擾蘇寧!”
命令下達,車間再次高效運轉起來。蘇寧將自己關在車間角落用木板臨時隔出的小辦公室裡,麵前堆滿了圖紙和數據記錄。她閉上眼睛,集中全部精神。
“係統,啟動【未來藍圖】模擬器逆向推演功能,生成‘藤材預處理設備彈性微調係統’全套技術論證報告,要求:理論嚴謹,數據翔實,邏輯清晰,符合當前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內機械工程領域認知水平和表述習慣。”
【指令確認。消耗積分400點,當前總積分180點。開始逆向推演及報告生成……推演中……信息整合中……報告生成中……】
龐大的信息流如同涓涓細流,又仿佛奔騰的江河,湧入蘇寧的腦海。不僅僅是結論,更是詳儘的推導過程、公式引用、參數選擇依據、與現有幾種常見機械彈性結構的對比優劣分析,甚至還包括了針對可能質疑點的預設回答思路……
她猛地睜開眼,抓起筆,鋪開新的稿紙,開始奮筆疾書。筆尖沙沙作響,一行行工整的字跡、一幅幅清晰的示意圖、一個個嚴謹的數據表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流淌出來。她不是在創造,更像是一個忠實的記錄者,將腦海中係統推演出的完美答案,謄寫到現實世界。
一天後,當蘇寧拖著疲憊不堪卻眼神晶亮的身體走出小辦公室,將厚厚一疊裝訂整齊、字跡圖表清晰的技術論證報告放在陸信麵前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陸信快速翻閱著,越看越是心驚。報告結構完整,從問題提出、設計目標、原理分析、結構設計包括關鍵的計算過程)、材料選擇、加工工藝要求,到測試方案、數據分析、與原型機及手工處理的性能對比,再到技術優勢總結和潛在應用前景,一應俱全。行文專業、邏輯嚴密,數據支撐有力,完全看不出是倉促之作,更像是一個資深技術團隊耗時數月精心準備的成果。
“這……這都是你一天之內弄出來的?”張師傅拿起報告,看著裡麵複雜的力學計算圖和對比表格,手都有些抖。他雖然不是理論專家,但基本的判斷力還有,這份報告的水平,遠超他的想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春苗也湊過來看,滿眼崇拜:“寧姐,你太厲害了!這寫得跟教科書似的!”
陸信合上報告,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震撼,目光灼灼地看向蘇寧:“有了這個,我們就有八成把握了!”
他立刻做出部署:“春苗,你負責把這份報告用蠟紙刻印出來,至少要準備五份!張師傅,試生產的樣品出來多少了?挑最好的準備好!我馬上去聯係鄭科長和林經理,正式提交技術鑒定申請,並附上這份報告和我們的樣品!”
“好!”
“沒問題!”
行動迅速展開。刻印好的報告散發著油墨的清香,精心挑選的樣品藤編器物散發著天然的質樸光澤。陸信帶著這些“武器”,再次走進了二輕局。
幾天後,消息傳來。鄭科長親自打來了電話,語氣不再是之前的質疑,而是帶著明顯的驚訝和重視:“陸信同誌,你們提交的報告和樣品我們初步看過了,也請了局裡的幾位老專家看了看。報告寫得很紮實,樣品質量也非常過硬!局裡決定,下周一下午,在你們車間,組織一次現場技術鑒定會,屆時會有市裡相關單位的專家參加。你們準備好現場演示和答辯。”
掛斷電話,陸信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大家。
“成功了!我們爭取到機會了!”春苗激動地跳了起來。
趙老憨咧開大嘴:“俺就知道能行!”
張師傅重重拍了拍陸信的肩膀,又看向蘇寧,一切儘在不言中。
蘇寧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400積分花得值!這不僅是一次鑒定的機會,更是“槐花牌”技術實力獲得官方認可的敲門磚。她看向那台靜靜矗立的樣機,接下來,就是要在鑒定會上,讓它用無可挑剔的表現,征服所有專家。真正的考驗,即將到來。
喜歡我在八零搞事業請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