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午後,原本略顯雜亂的車間被特意整理過,雖然依舊難掩其簡陋,但至少通道整潔,工具擺放有序。那台曆經磨難的改進樣機被擦拭得鋥亮,如同即將接受檢閱的士兵。車間中央擺了幾張從學校借來的課桌,鋪上了乾淨的藍布,權當主席台。
市二輕局的鄭科長坐在中間,旁邊是幾位頭發花白、神色嚴肅的老專家,有利通公司的林經理,還有兩位來自其他相關單位的工程師。氣氛莊重而略帶壓抑。
陸信、蘇寧、張師傅等人站在樣機旁,春苗和趙老憨則負責端茶倒水和維持秩序,兩人都緊張得手心冒汗。
鄭科長首先發言,語氣官方而克製:“今天召集各位專家,是對‘槐花藤編工藝社’自主研發的‘藤材預處理彈性微調係統’進行現場技術鑒定。希望各位專家本著科學、嚴謹、客觀的態度,認真審查。下麵,先請研發團隊主要技術負責人,蘇寧同誌,進行技術陳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蘇寧身上。她今天穿了一件乾淨的淺色襯衫,神色平靜,走到臨時準備的小黑板前,深吸一口氣,開始了陳述。
她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結合黑板上的簡圖,用清晰、流暢的語言,將改進方案的來龍去脈、核心原理、技術難點突破以及測試數據,條分縷析地闡述出來。她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篤定,那些複雜的力學原理和結構設計,在她口中變得生動而易於理解。
“……因此,我們采用組合式彈性阻尼係統,而非簡單的仿製,從根本上解決了高頻振動和應力集中導致的疲勞問題。這是本次改進的核心創新點。”蘇寧做完最後總結,微微鞠躬。
現場一片安靜。幾位老專家互相交換著眼色,有人微微頷首,有人依舊眉頭緊鎖。
一位戴著厚重眼鏡、姓王的機械專家率先發問,問題十分尖銳:“蘇同誌,你提到的這個‘非牛頓流體阻尼盒’,用澱粉混合石英粉,聽起來像是土辦法。其阻尼特性的穩定性、長期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在不同溫度環境下的性能變化,你有數據支撐嗎?這會不會是整個係統最薄弱的一環?”
這個問題直指要害,也是之前鄭科長質疑過的。張師傅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蘇寧卻不慌不忙,從容應答:“王工問得好。我們進行了不同配比、不同溫度下的模擬測試。數據顯示,在1035攝氏度的常見工作環境下,其阻尼係數變化範圍在±5以內,對係統整體性能影響微乎其微。關於長期可靠性,我們正在進行加速老化試驗,初步數據顯示,連續運行300小時後,其性能衰減低於8。更重要的是,這個設計本身具有可維護性,阻尼介質成本極低,可定期更換,確保了長期使用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她引用的數據精確,邏輯嚴密,讓人難以反駁。
王專家沉吟了一下,沒有再追問。
另一位姓李的材料專家接著發問:“你們用65錳鋼替代磷青銅,依據是什麼?錳鋼的加工硬化傾向和耐腐蝕性是否考慮過?”
“李工,我們選擇65錳鋼,是基於其優異的彈性和抗疲勞極限。關於加工硬化,我們通過控製熱處理工藝回火溫度控製在420450攝氏度)來平衡硬度和韌性。耐腐蝕性方麵,藤材預處理環境並非強腐蝕環境,且關鍵部件我們做了表麵防鏽處理。這是不同批次材料的性能對比數據。”蘇寧再次拿出準備好的數據圖表,應對自如。
提問一個接一個,越來越深入,甚至涉及到一些非常細節的加工公差和傳動效率問題。蘇寧始終對答如流,數據、原理、依據信手拈來,仿佛她腦中有一個龐大的技術數據庫。她不僅回答了問題,有時還能引申出去,點出該設計與其他領域技術的潛在關聯,展現出了超越這個簡陋環境的驚人技術視野。
幾位專家臉上的懷疑漸漸被驚訝和欣賞所取代。連最初提問最尖銳的王專家,也忍不住微微點頭。
鄭科長看著這一幕,心中暗驚。他原本以為蘇寧隻是比較聰明肯乾,沒想到她的技術底蘊如此深厚。這份報告,看來確實是她真實水平的體現。
林經理更是滿麵紅光,與有榮焉。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鑒定即將順利通過時,一個一直沉默的、來自某研究所的孫高工突然開口,語氣帶著一絲居高臨下的質疑:
“蘇同誌,你的陳述很精彩,數據也很漂亮。但是,我有個根本性的疑問。據我所知,這類精密機械的改進,尤其是涉及動力學和材料疲勞的複雜係統,通常需要一個成熟的工程師團隊,經過反複計算、模擬和試驗才能完成。你們這個……嗯,‘工藝社’,成立時間不長,人員構成……似乎也不足以支撐如此‘成熟’的技術成果。你能不能解釋一下,這些核心的、尤其是理論計算和仿真分析部分,究竟是如何完成的?有沒有借助……某些外部‘特殊’資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的話雖然委婉,但意思很明顯——他懷疑這技術不是蘇寧他們自己搞出來的,要麼是抄襲,要麼是有“高人”在背後指點,甚至可能涉及不正當的技術來源。
這話一出,現場氣氛瞬間降到冰點。這已經不是在質疑技術本身,而是在質疑團隊的誠信和能力基礎!
陸信臉色一沉,剛要開口,蘇寧卻輕輕抬手阻止了他。
她看向那位孫高工,目光清澈而平靜,沒有絲毫慌亂,反而嘴角勾起一絲極淡的、自信的弧度。
“孫高工,感謝您如此深入的關注。”蘇寧的聲音依舊平穩,卻多了一份不容置疑的力量,“您說得對,一個成熟的技術成果離不開團隊和積累。但我們這個改進,恰恰不是從零開始的‘發明’,而是基於對現有設備痛點的深刻理解,和對基礎機械原理的靈活運用。”
她走到樣機旁,用手輕輕拍著冰冷的機殼,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專家:“這裡的每一個改動,都對應著我們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彈性微調,是因為我們看到手工刮青和舊設備對不規則藤條的無力;組合阻尼,是因為我們親耳聽到了單一結構失效前的‘嘶嘶’異響。”
她的語氣帶著一種實踐者的篤定:“您所說的理論計算和仿真,我們確實做了。但我們的‘仿真’,是在這台機器上,用成千上萬斤的藤條,用不間斷的負載測試,用耳朵聽,用手摸,用數據記錄,一遍遍‘跑’出來的!我們的‘計算’,是張師傅三十年的機修經驗,是陸信對市場和成本的精準把握,是我們所有人一次次失敗又重來的總結!”
她頓了頓,目光直視孫高工,一字一句地說道:“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特殊資源’,那麼,對技術突破的渴望、解決實際問題的迫切、以及我們這個小小團隊每一個人不計付出的努力和信任,就是我們最強大、也是最特殊的資源!”
“至於您懷疑的技術來源,”蘇寧微微一笑,帶著幾分坦蕩的鋒芒,“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套係統的核心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案,在目前國內外公開的資料中,找不到雷同。如果哪位專家發現有相似的前置技術,歡迎隨時指正,我們虛心學習。但在此之前,我們願意為這項創新的所有技術細節,承擔全部責任!”
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沒有回避,沒有狡辯,而是用無比自信和坦蕩的態度,直麵最尖銳的質疑,並將質疑巧妙地轉化為了對自身創新性和實踐精神的彰顯!
“說得好!”張師傅忍不住低吼了一聲,激動得臉色通紅。
陸信看著蘇寧,眼中充滿了驕傲和震撼。他知道,這一刻,蘇寧不僅是在扞衛他們的技術,更是在扞衛整個團隊的尊嚴和未來!
那位孫高工被噎得一時說不出話來,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其他專家則紛紛投來讚許的目光。能在這種場合下,如此冷靜、自信、又有力地回應這種涉及根本的質疑,這個年輕女技術員的心理素質和技術底氣,遠超他們想象。
鄭科長見狀,知道時機已到,清了清嗓子,總結道:“好了,提問環節就到這裡。剛才蘇同誌的回答,大家都聽到了。技術來源清晰,創新點明確,實踐驗證充分。下麵,我們進行最後一項——現場運行演示!”
“啟動機器!”陸信沉聲下令。
張師傅深吸一口氣,合上電閘。熟悉的轟鳴聲再次響起,改進樣機如同被注入生命的鋼鐵巨獸,開始穩定、流暢地工作。一根根藤條被送入,變成均勻漂亮的青皮送出,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沒有絲毫遲滯或異響。
專家們紛紛起身,近距離觀察運行狀態,檢查出料品質,不時低聲交流,頻頻點頭。
半小時後,演示結束。鄭科長與幾位專家低聲商議片刻,然後麵向眾人,朗聲宣布:
“經過現場審查、技術答辯和運行演示,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槐花藤編工藝社’研發的‘藤材預處理彈性微調係統’,設計思路新穎,結構合理,解決了傳統藤材預處理中的關鍵技術難題,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技術資料齊全,數據可靠,具備創新性和實用性,同意通過技術鑒定!”
“成功了!我們成功了!”春苗第一個歡呼起來,眼淚都湧了出來。
趙老憨和幾個學徒激動地抱在一起。
張師傅重重地拍了拍陸信的後背,老懷寬慰。
陸信緊緊握住蘇寧的手,所有的緊張、壓力和付出,在這一刻都化為了巨大的喜悅和激動。
【叮!成功通過官方技術鑒定,技術成果獲得權威認可,行業影響力顯著提升。獎勵積分:300點!當前總積分:480點!係統功能【未來藍圖】模擬器解鎖“小型生產流程優化”模塊。】
積分回升!新的模塊解鎖!
鑒定會的成功,如同一聲驚雷,徹底掃清了“槐花牌”前進道路上的官方障礙。他們用實實在在的技術和無可辯駁的表現,贏得了尊重和認可。接下來,便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與梁科長的合作,乃至更廣闊的市場,都在向他們招手
喜歡我在八零搞事業請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