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鴿”那份浸透著絕望的財務賬本,像一塊冰冷的巨石壓在黛·拉圖爾的心頭。在空襲警報虛驚一場後的幾天裡,領事館表麵恢複了往日的秩序,但黛卻能察覺到那層秩序之下愈發繃緊的弦。日軍在虹口的軍事存在已近乎公開的武裝遊行,街頭巷尾的流言如同瘟疫般擴散,恐慌在濕冷的空氣中無聲發酵。在這種山雨欲來的壓抑中,“白鴿”的危機不能再拖延。然而,直接的經濟援助無異於自投羅網,她必須找到一條更隱蔽、更根本的途徑,來理解並可能化解這場危機。
賬本中反複出現的縮寫代號,尤其是那筆標注“urgent”且關聯“security?”的、向“.b.”的現金預支,引起了黛的特彆注意。“security?”這個問號,充滿了不確定性,可能指抵押品,也可能指人身安全。無論是哪種,都指向了某種潛在的、需要武力或威懾力介入的威脅。這條線索,將她探究的目光,再次引向了上海灘那片深不見底的陰影領域——黑市,特彆是軍火黑市。
此時的上海黑市軍火貿易,因歐洲局勢緊張和東亞迫在眉睫的戰爭威脅而異常活躍。從歐戰遺留的勒貝爾步槍到最新式的美國湯姆遜衝鋒槍,從小巧的“掌心雷”到粗笨的重機槍,各種武器通過走私船、腐敗的海關以及錯綜複雜的幫派網絡,流入這個巨大的需求漩渦。購買者五花八門:有尋求自保的富商,有武裝私黨的聞人,有各派係的情報人員,甚至可能包括為即將爆發的衝突做準備的各方正規軍外圍人員。這是一個刀頭舔血、信義廉恥蕩然無存的領域,其參與者多是亡命之徒,但也往往掌握著這座城市最黑暗的秘密通道。
通過一條極其隱秘的、輾轉了三次的中間人渠道,黛在一個細雨蒙蒙的夜晚,來到了位於閘北邊緣、靠近蘇州河一處廢棄倉庫區的小酒館“破曉之光”。這裡彌漫著劣質伏特加、酸菜和煙草的混合氣味,顧客多是麵色陰鬱的斯拉夫人和東歐人。她要見的人,是綽號“沙皇”的伊萬·彼得洛維奇,一個前沙皇軍官,如今在上海灘小有名氣的軍火掮客。伊萬年約五十,身材高大壯碩,頭發灰白雜亂,但一雙藍眼睛卻像西伯利亞的凍土,冷靜而銳利。他穿著一件沾著油漬的舊軍大衣,指關節粗大,說話帶著濃重的俄語口音,但言辭間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精明。
“聽說你在找‘硬貨’?量不大,但要快,要穩?”伊萬開門見山,給黛倒了一杯渾濁的伏特加,自己則猛灌了一口。
黛沒有碰那杯酒,直視著他的眼睛:“我需要信息,多於需要貨物本身。關於最近市場上,有沒有特彆的需求,或者……討債的活兒?與一個可能代號‘.b.’的人或組織有關。”
伊萬咧開嘴,露出一口被煙草熏黃的牙齒,笑聲沙啞:“小姐,在這裡,信息比子彈還貴。而且,打聽彆人討債,可是容易惹火上身。”他身體前傾,帶著一股壓迫感,“你得讓我看到你的誠意,還有……你承受風險的能力。”
黛從手袋中取出一枚小巧的、沒有任何標記的金條,推到伊萬麵前:“這是谘詢費。我隻想知道,‘.b.’這個名字,在您的圈子裡,代表著麻煩,還是機會?”她沒有直接提“白鴿”或財務問題,而是從威脅源入手。
.b.’?馬克斯·伯恩?那個德國佬?哼,一個放高利貸的禿鷲,專門盯著那些走投無路又有點價值的人咬。最近確實聽說他手頭緊,催債催得厲害,好像有幾個‘體麵人’被他逼得快要跳黃浦江了。”他頓了頓,意味深長地看著黛,“至於武器……他手下確實養著幾條惡狗,用的家夥不算頂好,但夠凶。怎麼,小姐的朋友欠了伯恩先生的債?”
伊萬提供的信息雖碎片化,卻極具價值,黛迅速從多個角度進行研判:.b.”很可能就是馬克斯·伯恩,一個德國背景的高利貸者。這證實了“白鴿”財務危機的真實性和嚴重性,其安全確實受到了專業暴力催債的威脅。
·威脅評估視角:伯恩被形容為“禿鷲”,手下有武裝人員。這表明“白鴿”麵臨的不是普通債務糾紛,而是有組織的、可能使用極端手段的威脅,處境極其危險。
·戰略關聯視角:一個德國高利貸者在此刻異常活躍,是否僅是巧合?與德國政府或情報機構在華活動有無潛在聯係?這為“日暉計劃”可能涉及的國際勢力增添了新的模糊線索。
·行動可行性視角:知道了債主是誰,就有了乾預的可能。但如何乾預?直接對抗伯恩風險極高,且可能暴露“白鴿”。能否利用伯恩的貪婪或其他弱點?伊萬這類軍火商,是否也能成為潛在的利用對象或合作者?
邏輯鏈條逐漸清晰:“白鴿”因不明原因可能是任務需要、個人揮霍或被設局)陷入財務困境,求助於馬克斯·伯恩這類黑市金融禿鷲。高額的利息和緊迫的期限使其難以脫身,而伯恩方麵可能察覺或懷疑“白鴿”的不尋常身份,從而加大了催債力度,甚至可能意圖通過控製“白鴿”來獲取其掌握的情報。軍火商伊萬的存在,則揭示了這條債務鏈條背後隱含的暴力屬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個法律失效、弱肉強食的邊緣地帶,軍火成了最終的仲裁者。而高利貸,則是盤踞在絕望者脖頸上的吸血螞蟥,將人拖入更深的深淵。“白鴿”的遭遇,是理想主義者在殘酷現實泥沼中掙紮的縮影。
黛想起《戰國策》中“三人成虎”的典故。在這片黑市叢林中,關於“白鴿”身份的流言或許早已悄然傳播,馬克斯·伯恩的逼債,可能不僅僅是為了錢,更是聽到了某些“虎”的風聲。這使得情況更加複雜和危急。
與伊萬的會麵雖然短暫,但信息密度極高。黛的目標明確查證“.b.”),伊萬的回應直接且富含信息量。沒有多餘的寒暄和場景描寫,所有對話和細節都緊密圍繞厘清威脅來源這一核心任務。
進入“破曉之光”時的警惕與不適,與伊萬對話時的心理博弈和風險權衡,確認“.b.”身份時的階段性成功,隨即意識到“白鴿”處境比想象更危險的沉重感,多種情緒交替湧現。
離開那間彌漫著伏特加與絕望氣息的小酒館,細雨打濕了黛的臉頰,帶來一絲冰冷的清醒。伊萬·彼得洛維奇這條線提供了關鍵的路標,卻也將她引向了一個更凶險的岔路口——馬克斯·伯恩,那個放債的“德國禿鷲”。要解救“白鴿”,或至少評估其暴露風險,她已無法再隔岸觀火。
夜色中,蘇州河的水聲嗚咽,仿佛無數沉沒秘密的歎息。黛知道,她的調查已從外圍的信息收集,無可避免地轉向了與黑暗勢力的正麵周旋。下一步,將是真正的虎口拔牙。
喜歡滬上奕請大家收藏:()滬上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