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十一月的香港,寒意漸深,維多利亞港吹來的海風裹挾著濕冷的鹹腥氣息,鑽進都市的每一個縫隙。中環殖民政府大樓裡,周景明感覺自己像一隻被無形絲線操控的提線木偶。他剛剛將一份關於港口倉儲區b7區域近期異常貨物吞吐記錄的“分析摘要”,混在一疊常規季度報表裡,交給了秘書蘇小姐歸檔。做完這一切,他端起桌上的冷茶喝了一口,冰涼的液體未能壓下喉嚨裡的乾澀,反而讓胃部一陣抽搐。這份看似平常的記錄,經過“賬房”提供的框架“歸攏”後,便能間接推斷出英軍可能在該區域增設了臨時燃油儲備點。這種將碎片信息拚湊成軍事情報的方式,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讓他掌心滲出的冷汗幾乎握不住筆。
灣仔,“墨韻齋”書店地下密室。
昏黃的燈光下,周景明傳遞出來的微縮膠卷被再次投射在讀片器上。“賬房”和“林默”並肩站在桌前,空氣中彌漫著紙張黴變和金屬儀器冰冷的混合氣味。
“b7區,過去兩周,太古洋行登記入庫的‘工業用溶劑’數量激增百分之三百,出庫記錄卻幾乎為零。”“賬房”用細長的指示棒點著膠卷上的數據列,聲音低沉而清晰,“同期,該區域由軍方工程兵單位接管了外圍警戒,原來的華人巡捕被調離。結合周景明從港口管理委員會聽到的風聲——關於‘某些特殊液體儲存容器’的緊急采購……”“
他頓了頓,轉向“林默”:“你的看法?”
“林默”的目光緊緊鎖定在那些模糊的數字和備注上,腦海中飛速運轉。“工業用溶劑”是極佳的掩護,但其儲存和運輸要求與軍用燃油有相似之處。數量的異常波動和警戒力量的升級,確實構成了一條值得關注的線索。然而,一種直覺的不安在她心頭縈繞。
“邏輯上說得通,”“林默”緩緩開口,聲音因長時間沉默而略帶沙啞,“但這太‘順理成章’了。就像有人故意將這幾塊拚圖放在了顯眼的位置。日本人不是傻瓜,英國軍情部門也並非全然無能。如此明顯的物資和警戒調動,難道他們不怕被對方洞察?”
“這正是問題的關鍵,”“賬房”讚許地點了點頭,摘下金絲眼鏡,揉了揉鼻梁,眼中流露出疲憊與銳利交織的神色。“《孫子兵法·用間篇》有雲:‘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周景明並非我們主動培養的‘間’,他是被恐懼和貪婪驅動的‘反間’。他的情報,既可能是我們插入敵人心臟的探針,也可能成為敵人誤導我們視線的毒餌。驗證,是此刻比獲取更為緊迫的任務。”
他看向“林默”,眼神凝重:“我們需要一雙眼睛,去親眼確認b7區的真實情況。不是遠觀,而是近察。確認那裡儲存的是否真是燃油,警戒兵力配置究竟如何,是否存在偽裝或故意暴露的跡象。”
這個任務落在了“林默”肩上。她無法以教師身份接近敏感的港口倉儲區,必須再次變換身份。幾天後,一個穿著粗布褂子、頭上包著舊頭巾、臉上刻意抹了煤灰的“落魄婦人”,開始出現在b7區外圍的貧民窟和零散攤販之間。她挎著一個破舊的籃子,裡麵裝著些針頭線腦和廉價香煙,像一個為生計奔波的小販。
這裡的環境與中環的整潔有序判若兩個世界。低矮潮濕的寮屋緊挨著高大的倉庫圍牆,空氣中彌漫著魚腥、垃圾腐爛和機油混合的刺鼻氣味。衣衫襤褸的苦力、眼神警惕的幫派分子、以及偶爾巡邏經過的、穿著卡其布軍裝的英印籍士兵,構成了這裡複雜的人群。
“林默”——此刻的“香煙婆”,倚靠在一處斷牆邊,用渾濁無神的目光掃視著不遠處的b7區倉庫。倉庫大門緊閉,圍牆上的鐵絲網明顯是新近加固的。入口處設了沙包工事,架著機槍,守衛的士兵數量遠超其他區域,而且神情戒備。她注意到,進出倉庫的車輛都經過了嚴格檢查,甚至連車底都不放過。
然而,幾個細節引起了她的懷疑。首先,倉庫側麵的通風口處,並未聞到濃重的燃油揮發氣味,反而隱約有一股類似橡膠和化學品的味道。其次,她觀察到一名看似工頭模樣的人,在指揮工人搬運一些長條形的木箱,木箱的規格和搬運方式,與她認知中標準油桶的裝卸差異很大。最重要的是,她在附近徘徊的兩天裡,敏銳地察覺到至少有兩撥不同背景的監視者:一撥是穿著便裝但行動舉止帶有軍人特征的很可能是英方反諜人員),另一撥則更加隱蔽,偽裝成小販或黃包車夫,眼神卻不時掃向倉庫和來往人群疑似日方或他方情報人員)。
第三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秋雨提供了機會。雨水暫時驅散了部分監視者,也擾亂了守衛的視線。“林默”利用貧民窟複雜的地形和雨幕的掩護,如同壁虎般悄無聲息地靠近到距離倉庫圍牆僅二十米左右的一處廢棄工棚。透過工棚木板的縫隙,她清晰地看到,在倉庫側門短暫開啟的瞬間,裡麵露出的並非巨大的儲油罐,而是一堆堆用防水布覆蓋的、形狀不規則的物資,旁邊還散落著一些……似乎是機械設備零件的木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她凝神觀察時,一股冰冷的寒意陡然從脊背竄起。她眼角的餘光瞥見,不遠處那個偽裝成黃包車夫的監視者,正用一種極其隱晦的手勢,向另一個方向的同伴傳遞信號。他們的注意力,似乎並不僅僅在倉庫本身,也在搜索著倉庫周圍像她這樣“不合時宜”的窺探者。
這是一個陷阱!一個雙重陷阱!英國人可能故意泄露b7區有“重要物資”的跡象,引誘敵方間諜前來偵察,從而識彆和抓捕他們。而日本人,或許也洞悉了這一點,同樣派人在外圍監視,既觀察倉庫虛實,也觀察英國人的反諜行動。
她立刻低下頭,將身形完全隱沒在工棚的陰影裡,心臟在胸腔裡劇烈地跳動。雨水順著棚頂的破洞滴落,打濕了她的肩頭,帶來刺骨的寒意。她緩緩後退,利用雨聲和廢棄物的掩護,如同融入泥水的影子,悄無聲息地撤離了這片死亡區域。
再次回到“墨韻齋”密室,“林默”脫下濕透的粗布外衣,臉上還帶著一絲未能完全褪去的蒼白。她詳細彙報了觀察到的一切:倉庫內部疑似存儲的是工業原料或機械設備,而非燃油;嚴密的守衛;以及那令人心悸的雙重監視網絡。
“果然……”“賬房”聽完,沉默良久,才緩緩吐出一口氣。他走到牆邊那幅巨大的香港地圖前,在b7區的位置畫上了一個小小的問號。“英國人布下了香餌,想釣水下的魚。而我們,還有日本人,都差點成了咬鉤者。周景明提供的,或許並非虛假情報,而是英國人故意釋放出來的、半真半假的誘餌。他本人,可能也隻是一枚被利用而不自知的棋子。”
他轉過身,目光銳利地看向“林默”:“這次驗證,雖然未能確認燃油庫的具體位置,但意義重大。它告訴我們三件事:第一,英國人並非毫無準備,他們在積極反諜。第二,日本人的滲透無孔不入,監視網絡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密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對周景明這條線傳遞來的任何信息,都必須保持最高級彆的警惕,進行多重交叉驗證。信任,在這種遊戲中,是奢侈品,稍有不慎,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韓非子·難一》有言:“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在這片沒有硝煙卻更為殘酷的戰陣之上,欺詐是常態,忠誠與信任則需要用鮮血和生命去反複考驗。
“林默”感到一陣深深的疲憊。這次近距離接觸危險,讓她再次清晰地認識到,香港這片戰場,其複雜和凶險程度,比之上海毫不遜色,甚至更為詭譎。她不僅僅要傳遞情報,更要時刻甄彆情報背後的無數可能性,在迷霧和陷阱中尋找那一絲渺茫的真相。遊戲才剛剛開始,而危險的陰影,已如同窗外愈發深重的夜色,籠罩了下來。下一次,他們還能如此幸運地識破陷阱,從獵人的槍口下安然脫身嗎?答案,沉甸甸地壓在她的心頭。
喜歡滬上奕請大家收藏:()滬上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