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艙的寧靜——或者說,那種被監控的、充滿消毒水味的死寂——被一陣短促而清晰的電子提示音打破。龍飛手腕上的便攜式終端亮起,顯示出一條來自未知內部編碼的文本信息,風格極其簡潔,一如發信人本人:
“體能恢複至可移動標準。至技術維護區第七單元。卡琳娜。”
沒有問候,沒有解釋,隻有直接的指令。
龍飛盯著那條信息看了幾秒。卡琳娜。那個用機械臂精準操作、用技術術語冷靜分析、並在食堂裡基於邏輯為他解圍的少女。她找他能有什麼事?評估抑製器?還是像安全部隊一樣,進行某種“檢查”?
一股下意識的抗拒和警惕湧上心頭。他現在對任何來自外部的接觸都充滿戒備。但猶豫片刻後,他還是慢慢坐起身。一直躺在這裡胡思亂想,被不安和仇恨反複煎熬,也並無益處。而且,不知為何,卡琳娜那種純粹技術性的、不帶情感色彩的處事方式,反而讓他覺得……稍微輕鬆一點?至少,她似乎隻對數據感興趣。
他動作有些遲緩地下了醫療床,量子抑製器的重量和那種能量滯澀感依舊清晰。每一步走動,都感覺像拖著一個無形的沉重外殼。
按照終端上顯示的艦內地圖指引,他穿過幾條忙碌的走廊,來到了技術維護區。與醫療區的潔淨明亮不同,這裡充滿了機油、金屬加熱和臭氧的味道,各種工具設備和零件箱隨處可見,工程師和技術員們專注於各自的工作,沒人多看他一眼。
第七單元的門禁識彆出他的身份,滑開一道縫隙。
門後的景象讓龍飛短暫地怔了一下。
這並非他想象中整齊劃一的技術車間,而更像是一個……爆炸後的發明現場,或者說,一個極度繁忙且充滿個人風格的工作巢穴。
艙室空間頗大,但被各種工作台、懸掛的支架、散落的工具和半成品的機械部件填得滿滿當當。牆壁上掛滿了各種設計藍圖、能量流示意圖以及寫滿複雜公式的數據板。空氣中彌漫著焊錫、潤滑油和某種奇特能量電池的味道。在一個堆滿普通廢料的工作台角落,一片不起眼的“焦黑龍鱗”邊緣,正閃爍著極微弱的、類似星圖的坐標微光。
數十個大小不一、功能各異的機械臂從天花板或牆壁延伸出來,有的正在精密地焊接一塊電路板,有的在打磨某個金屬構件,還有的隻是閒置著,指尖閃爍著待機的微光。工作台上,各種叫不出名字的儀器發出不同頻率的光線和嗡鳴。
而在這一片看似混亂、實則有種奇特內在秩序的“風暴”中心,卡琳娜正背對著他,站在一個巨大的全息工作台前。她的機械左臂已經變換成一種極其複雜的多接口工具組,正飛快地在懸浮的光屏上進行操作和調試,速度快得讓人眼花繚亂。她的栗色短發有些淩亂,工裝褲上沾著新的油汙。
她甚至沒有回頭,直接開口,聲音和她發的信息一樣直接:“門口地板有清潔區,鞋底汙染物超標0.3。踏入前清理。”
龍飛低頭,果然看到門口有一塊區域閃爍著淡淡的藍色光暈。他依言在上麵踩了踩。
“過來。顯示你的抑製器實時數據流。”卡琳娜依舊沒有回頭,隻是用機械臂指了指旁邊一個空著的工作台。
龍飛沉默地走過去,依言坐下。工作台表麵亮起,顯示出他脖頸上抑製器的各項讀數:場強穩定、能量阻滯率、生理適配指數、甚至還有他此刻的心跳和神經緊張度。
“蘇瑤博士指令:優化你的神經接口適配協議,降低後續訓練過載風險。”卡琳娜一邊忙著自己手上的工作,一邊語速極快地說道,“標準os與你的神經信號模式兼容性僅達67.4,效率低下且風險高昂。需要重新建模。放鬆,不要刻意控製生理指標,我需要基線數據。”
龍飛嘗試放鬆,但這在卡琳娜的工坊裡很難做到。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周圍那些奇特的造物所吸引。
一台隻有骨架結構、卻在自主進行格鬥演練的小型人形機甲;一個懸浮在半空、不斷變換形狀的能量核心模型;甚至在一個透明的防護箱裡,還有一株被精密機械臂照料著的、散發著微弱藍光的奇異植物。
這裡的一切,都充滿了創造的能量,一種與聯盟其他地方那種標準化的、冰冷的科技感截然不同的生機勃勃。
“那是‘螢火’,生物電能與弱光光合作用雜交體,實驗品第73號,存活。”卡琳娜似乎腦後長眼,直接回答了他未問出的問題,語氣平淡得像在介紹一個螺絲釘。“左邊那個是‘骨骼先生’,近戰機甲動態平衡測試平台。右邊飄著的是‘幻影’,新型能量電容的失敗品,不穩定,但放電模式有研究價值。”
她終於暫時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轉過身。她的機械臂變回正常手指形態,拿起一個連接著無數細線的頭盔狀設備走向龍飛。
“你的生物數據特殊性,導致標準接口的濾波算法嚴重失真。特彆是在情緒波動區間,信號噪音比飆升,這才是導致你操控過載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非單純的力量強弱。”她將頭盔示意性地戴在自己頭上演示了一下,“我需要重新校準你的神經信號特征譜。過程可能有輕微眩暈感。接受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龍飛看著她那雙藍色的、專注於技術問題的眼睛,裡麵沒有任何憐憫、好奇或者警惕,隻有麵對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時的純粹專注。這種態度,奇異地讓他感到一絲……安心?
他點了點頭。
卡琳娜將頭盔戴在他頭上,細密的傳感器貼片自動貼合他的頭皮。她回到主工作台,機械臂再次接入,飛快地操作起來。
輕微的電流感竄過頭部,伴隨著一些光怪陸離的視覺殘留,但確實隻是輕微眩暈。龍飛看著光屏上代表自己神經信號的光譜圖被不斷放大、分析、重構,各種複雜的算法如同織網般覆蓋上去,進行著優化。
“你的基礎信號強度是標準值的3.8倍,帶寬波動極大。非人類基準。需要定製化擴容器和動態濾波器。”卡琳娜一邊工作一邊自言自語般地解說,“抑製器限製了輸出峰值,但改善了信號的整體穩定性,反而為建模提供了可能。諷刺。”
工作了大約十五分鐘,她停了下來,拔掉鏈接。
“初步模型建立。需要3到5次迭代校準才能投入實用。”她收起頭盔,看著龍飛,“此外,基於你的體能數據和……之前的戰鬥記錄,‘暴龍’訓練機的緩衝係統和動力傳輸係統也不匹配。os調整隻是軟件層麵,硬件限製更大。”
她走到工坊角落,指了指一台被部分拆解、露出內部結構的訓練機駕駛艙骨架——正是龍飛之前駕駛的那台。
“正在為你加裝二級液壓緩衝器和神經反饋阻尼器。可以承受更高強度的瞬間過載,並將反衝力更均勻地分散到機體全身,而不是讓駕駛艙單獨承受。能提高你的生存幾率約15.7。”
龍飛看著那台被拆解又改造的駕駛艙,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沒有人問過他是否需要,是否願意,隻是基於數據和“提高生存幾率”的邏輯,就這樣做了。但這一次,這種基於冰冷邏輯的舉動,卻讓他感受到了一絲微弱的、不同於監控與束縛的意味。
“……謝謝。”他聲音有些乾澀地說道。
卡琳娜似乎愣了一下,像是沒料到會收到感謝。她眨了眨眼,機械手指無意識地敲了敲工作台麵:“不必。優化裝備性能是我的職責。而且,你的數據很……特殊,很有挑戰性。解決高難度技術問題,效率提升顯著。”
這大概是她表達“感興趣”的方式。
龍飛離開工坊時,脖頸上的抑製器依然冰冷沉重,內心的仇恨與警惕也並未減少分毫。但在他那片被陰影籠罩的精神圖景中,似乎多了一點彆的東西。
一個由冰冷邏輯、精密齒輪和高效能電池構成的、奇異而忙碌的角落。那裡沒有同情,沒有試探,隻有對問題本身的專注和解決。
這種感覺,並不壞。
本章完)
喜歡星際紀元:龍影傳奇請大家收藏:()星際紀元:龍影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