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中心的燈光柔和地灑在林澈臉上,他半靠在升起的病床上,雖然臉色依舊帶著失血後的蒼白,身體也因長時間的昏迷和能量透支而顯得虛弱,但那雙重新睜開的眼眸,卻如同被秋水洗過的寒星,深邃、澄澈,仿佛能映照出人心底最細微的波瀾。一種難以言喻的、寧靜而強大的氣場自然而然地彌漫開來,讓進入病房的每一個人都不自覺地收斂聲息,心生敬畏。
沈雨霏小心翼翼地遞過一杯溫水,林澈接過,手指穩定,沒有絲毫顫抖。他慢慢啜飲著,溫熱的水流滋潤著乾涸的喉嚨,也仿佛在滋潤著他與這個物質世界重新建立的連接。
“林老師,您感覺怎麼樣?還有哪裡不舒服嗎?”沈雨霏關切地問道,聲音依舊帶著一絲後怕的微顫。
林澈放下水杯,目光溫和地落在她身上,搖了搖頭,聲音雖然還有些沙啞,卻異常平穩:“無妨,隻是身體有些虛弱。神識……前所未有的清明。”他頓了頓,補充道,“這次,因禍得福了。”
這時,慧明大師和陳博士也走了進來。大師看到林澈的眼神,便已知曉大概,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恭喜林施主破境而出,慧光內蘊,心境更上一層樓。”
陳博士則是嚴謹地拿著檢查報告:“林教授,您的生命體征已經穩定,腦波活動……非常奇特,不同於任何已知模式,活躍度極高且呈現出一種……高度有序的和諧狀態。這簡直是醫學上的奇跡!”
林澈微微頷首,表示感謝。他的注意力並未停留在自身的恢複上,而是迅速轉向了核心問題。
“我昏迷了多久?現在外麵的情況如何?”他問道,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掌控感。
沈雨霏立刻彙報了當前的情況:大規模淨化暫停,轉向精準靶向和環境維持;溯源工作聚焦裕廊島水處理廠,但缺乏決定性證據和突擊方案;團隊士氣因他的倒下曾一度受挫,但目前已在她的努力下初步穩定;“清神化念湯”儲備告急;全球範圍內對“水源傳播”模式的恐慌正在加劇。
林澈靜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床單上輕輕劃動,仿佛在勾勒著某種能量的軌跡。聽完彙報,他沉默了片刻,然後抬起眼,眼中閃爍著悟道後的智慧光芒。
“我們之前的思路,或許需要調整了。”他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仿佛帶著某種奇異的韻律,直接敲擊在聽者的心神之上,“無論是‘神氣’理論,還是對抗‘偽念’的方式。”
神氣理論的全新闡釋
“過去,我們將‘神氣’視為一個獨立於肉身、但與之緊密相關的能量信息係統,”林澈開始闡述他的新理解,話語如同涓涓細流,清晰而富有邏輯,“我們認為‘偽念’是一種外來的、扭曲的能量信息汙染,試圖將其從‘神氣’係統中識彆並清除出去。這個模型沒錯,但它是不完整的,是靜態的。”
他伸出手指,在空中虛點,仿佛在描繪無形的圖景:“在這次……瀕臨消散的體驗中,我感知到,‘神氣’並非一個封閉的係統。它與外界,與其他生命的‘神氣’,與天地萬物的‘氣’,時刻都在進行著微妙而深刻的交互。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振動的源點,不斷向外輻射著自身的‘念’信息、情緒、意誌),也不斷接收著外界的‘念’。”
“而‘偽念’,”他目光變得銳利,“它之所以如此棘手,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能量屬性陰冷扭曲,更因為它極其擅長利用這種‘神氣’間的交互性。它像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精神病毒’,能夠通過共振,放大我們內心固有的陰影——恐懼、焦慮、偏執——並以此為跳板,侵蝕、扭曲整個‘神氣’係統。它甚至能利用被感染者作為節點,構建起一個臨時的、黑暗的‘集體無意識網絡’,如同我們在晚期患者身上看到的腦波同步。”
“因此,”他總結道,“單純的‘驅逐’和‘淨化’,就像是隻清理了表麵的汙漬,卻沒有改變容易被汙染的環境。我們必須從更根本的層麵入手。”
“醫心”修煉體係的提出
基於對“神氣”交互性和“偽念”運作機製的新理解,林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醫心”修煉體係。
“這並非取代《靈樞·養氣篇》或其他傳統的修煉法門,”他解釋道,“而是一種心境的錘煉和運用方式的轉變。其核心,在於‘感’、‘承’、‘化’三個字。”pathicresonance):“不再是僅僅依靠靈覺或儀器去探測能量波動,而是要真正打開心扉,去‘感受’患者的痛苦,去‘理解’他們被扭曲的情緒根源。如同醫者望聞問切,我們需‘切’其神氣之脈,‘感’其內心之痛。這要求修行者具備極高的心境修為,既能深入感知,又能保持本心不迷,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這是‘醫心’的基礎。”
他看向沈雨霏:“雨霏,你的靈覺天賦,在這方麵具有天然優勢,但需要更加係統地去引導和掌控,避免被負麵情緒反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2.承bearingtheburden):“在‘感’的基礎上,並非被動承受,而是主動以自身堅定、澄澈的‘神氣’場,去暫時‘承載’和‘中和’患者的痛苦與混亂。這並非將對方的‘偽念’吸入自己體內,而是創造一個穩定的、充滿‘仁心’正念的能量環境,如同一個‘精神無菌室’或‘心靈避風港’,讓患者被侵蝕的‘神氣’在其中得到暫時的喘息和安定。這需要修行者擁有足夠強大和純淨的神識本源,以及‘仁心’所賦予的包容與擔當。”
他目光掃過慧明大師和陳博士:“大師的佛法願力,陳博士你們的醫療信念,其實都蘊含著‘承’的要素。”ationandguidance):“這是最關鍵,也最困難的一步。在‘感’與‘承’創造了條件之後,引導者需要以自身對生命、對光明的堅定信念為火種,去‘點燃’患者內心深處那尚未完全泯滅的‘本心光明’。幫助他們調動自身生命固有的修複力和正向意念,去‘轉化’那些被‘偽念’放大和扭曲的陰影,將恐懼轉化為警惕,將絕望轉化為對生的渴望,將偏執轉化為對真相的探求……這是一個由內而外的‘淨化’過程,我們隻是輔助者和引路人。”
林澈的眼神深邃:“這或許才是‘清神化念湯’真正應該發揮的作用——不僅僅是提供淨化的能量,更是作為一顆‘信念的種子’,幫助患者找回自身的力量。”
林澈指出,這套“醫心”體係,不僅適用於治療被“偽念”感染的患者,本身也是一種極高層次的心性修煉。修行者在此過程中,不斷砥礪本心,擴大心量,其“神氣”也會變得更加精純、渾厚,與天地萬物的聯係也更加緊密。
“當然,”他最後說道,“這套體係還隻是一個初步的構想,需要大量的實踐去驗證、完善和細化。而且,它對修行者的要求極高,並非人人可為。但在當前局麵下,這或許是我們打破僵局,實現更有效、更根本治療的新方向。”
病房內一片寂靜。沈雨霏眼中閃爍著興奮與思索的光芒,慧明大師頻頻頷首,陳博士則是滿臉的震撼,仿佛聽到了一個全新的醫學範式的開啟。
林澈的蘇醒,不僅帶來了個人力量的提升,更帶來了一場可能改變未來對抗“偽念”戰爭格局的理論革命。“醫心”體係的提出,標誌著他們從被動防禦和外部淨化,開始轉向主動介入和內在引導的新階段。
喜歡醫魄請大家收藏:()醫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