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法的突破口來自於對"偽念"能量特征的研究。團隊發現,被感染的個體會持續散發出一種特殊的生物能量信號,這種信號的頻率與"偽念"本源的波動高度一致。
"如果我們能捕捉到這種信號..."韓博若有所思,"就像用收音機調頻一樣..."
基於這個原理,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手持式檢測儀。它的外形類似於老式的探雷器,但內部卻集成了最先進的生物能量傳感器和信號處理芯片。
使用方式極其簡單:隻需要將檢測儀在受檢者周圍掃描,儀器就能通過分析能量場的異常波動,在幾秒鐘內判斷是否存在感染。
"準確率如何?"這是林澈最關心的問題。
"在已確認的感染案例中,檢測儀的準確率達到了98.7。"陳博士彙報著測試結果,"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比傳統方法提前數小時發現早期感染,這為我們爭取到了寶貴的乾預時間。"
為了進一步簡化檢測流程,團隊還開發出了貼片式檢測器。這種薄如蟬翼的電子貼片可以貼在皮膚上,持續監測佩戴者的生物能量場,一旦發現異常就會立即報警。
大規模防護的基石
清心符和快速檢測技術的突破,為建立係統化的大規模防護體係奠定了基礎。沈雨霏立即著手製定了一套完整的防護方案:
首先,在前線部隊中普及手持式檢測儀和貼片式監測器,確保能夠及時發現感染病例。
其次,為所有作戰人員配備個人用清心符,作為基礎防護。同時在重要據點部署大型防護力場發生器,構建區域性的安全區。
最重要的是,在後方城市建立多層次的檢測網絡,從社區到醫院,確保任何感染都能在第一時間被發現和隔離。
"但這還不夠。"林澈在審閱方案時指出,"我們還需要考慮普通民眾的防護。"
這個問題引出了清心符的民用版本開發。團隊簡化了符籙的設計,使其能夠通過更廉價的方式生產,同時開發出了適合家庭使用的小型防護裝置。
"我們要讓防護變得像戴口罩一樣簡單自然。"沈雨霏在向聯盟彙報時說,"隻有當每個人都具備基本的防護能力時,我們才能真正遏製"偽念"的傳播。"
希望的曙光
第一批十萬張清心符和五千台檢測儀很快下線,立即被運往疫情最嚴重的前線。
反饋來得比預期更快。僅僅三天後,前線就傳回了第一份戰報:裝備了新防護裝備的部隊在遭遇"偽念"汙染區時,感染率下降了近70。同時,快速檢測儀幫助醫療隊及時發現了大量早期感染者,使他們能夠在病情惡化前得到治療。
"這是自戰爭開始以來,我們第一次在防護領域取得主動權。"楊女士在視頻會議中難掩激動之情,"你們為全人類點燃了希望的曙光。"
但在指揮中心內,沒有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因為他們知道,這僅僅是開始。
"清心符隻能防護,不能治愈。"林澈提醒大家,"而且它對高濃度的"偽念"汙染效果有限。"
"檢測儀也有局限。"韓博補充道,"在強能量乾擾環境下,它的準確率會大幅下降。"
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下一階段的研發中解決。但無論如何,他們終於邁出了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當天晚上,沈雨霏獨自來到基地頂層的觀景台。夜空中有星辰閃爍,遠方城市的燈火如同地上的星河。她取出一個剛剛下線的清心符,輕輕握在手中。
微弱的能量波動從符籙中傳來,溫暖而堅定。這不僅僅是一張符紙,這是無數人智慧的結晶,是文明在黑暗中點燃的火炬。
"這隻是開始。"她輕聲自語,目光投向遠方黑暗中若隱若現的山脈輪廓,"但至少,我們已經看見了曙光。"
在她身後,指揮中心的燈火通明,新一輪的研究已經開始。有了清心符和檢測技術作為基礎,團隊正在向更先進的防護和治療技術發起挑戰。
反製的曙光已經顯現,而更明亮的光明,正在地平線下蓄勢待發。
喜歡醫魄請大家收藏:()醫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