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細雨如紗,籠罩沙鵝鄉山野。爺爺帶領我們一大家子及各房代表,回到他出生的土地祭祖。今年於我,意義非凡——這是我首次以曹家“嫡長孫”身份,正式主持祭祖!
爺爺年事已高,步履蹣跚;
爸爸曹湉軍分區值守;
哥哥曹楠遠在邊防;
這主持祭祖的重擔,落在了十六歲半、身著素衣的“我”肩上。
儀式前,爺爺拐杖頓地,聲如洪鐘宣布新規:“從今年起,往後清明,歡迎我曹家女兒回來祭祖!不來的,也不強求!”話音落,人群寂靜,幾位姑姑眼圈泛紅,尤其是離婚後住祖屋的十姑曹芳——她首次堂堂正正站在這裡。
祭祖主祭在曾祖父曹培墓前,那座因特殊原因未立碑的土塚,沉默見證家族變遷。
“上——祭——品——”我穩住心神,聲音儘量沉穩。
長房長孫曹樺哥,與二房、三房、五房家主合力抬著放置三牲五穀、時鮮果品的厚重木盤,步履莊重擺放在曾祖父墓前。
接下來,是我宣讀祭文的環節。我上前一步,展開手中謄寫工整的絹布,清朗聲音在山穀間回蕩:
“時惟天運甲戌年二月二十五日,大魏楚王彪七十二代孫曹鶴寧,謹告譙郡曹氏自高皇帝以下列祖列宗之靈前……”
祭文訴說家族源流,感念先人恩德,祈願家族延續。念完最後一字,我心中竟生出幾分莊嚴肅穆。
“嫡長孫獻祭,上香,跪拜!”
我依禮而行,點燃三炷清香,恭敬插入香爐,然後撩起衣擺,在蒲團上鄭重三叩首。
隨後,各房家主依序上前:長房家主曹樺、三房家主曹江、四房家主曹鬆四伯父長子)、五房家主曹海……弟弟曹權代替遠在軍分區的爸爸,也上前敬香。再後麵,按輩分長幼,依次跪拜。
三位姑姑——曹芳、曹葳、曹蕤,她們跪拜次序被排在伯父們之後。這在以往不可想象。我看著她們虔誠跪下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
我那些堂兄、堂姐中隻有大姐曹珍來了,其他堂姐按舊俗優先參加夫家祭祖。在爺爺孫女中,我最小。而爺爺最小孫子,就是我弟弟曹權。
第四代裡,堂兄曹樺的大女兒曹鳳還小,她被堂嫂抱著行禮——這是爺爺打破“女子不上墳”舊規的又一體現。爺爺其他重孫,則未見蹤影。
二房代表,是我的嗣女曹珈和曹瑤,她們乖巧跟著行禮,曹剛因在部隊未歸。
祭祀儀式完成,日上三竿。全族人在祖墳前空地將祭品分食,又擺出自帶各色食物,算完成一次與祖先共饗。爺爺趁此機會,再次高聲對族人說:
“趁我兒曹湉現在還是軍分區副司令,族裡小輩,不論男女,隻要有心想參軍報國,隻要身體條件過關,我都能想辦法送到部隊鍛煉!政審方麵,問題不大!”
可惜,底下響應者寥寥。隻有弟弟曹權,聽到“參軍”二字,眼睛瞬間亮如星辰,扯著爺爺衣角:“爺爺!我要去參軍!”
媽媽連忙拉住他:“秋生!你還小,彆搗亂!”
但我看見,一顆渴望追隨父兄腳步、從軍報國的種子,已深埋弟弟心裡。
爺爺環視一圈,歎氣,聲音帶幾分落寞:“看來,曹家這第三代裡,繼承了點尚武精神的,也就剩下二房和十三房了!”
吃完簡單午飯,爺爺未停歇,他帶著我、弟弟,還有曹珈曹瑤,去村裡拜訪我的舅爺們。因我爸的外公陳梓清和媽媽的爺爺陳梓平是親兄弟,舅爺也是外公,關係盤根錯節。
爺爺還和住在青龍山腳的羅姑媽她認爺爺做義父)的父親聊了好一會兒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