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職調查結束後,東海分行對公業務部彌漫著一種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關於鼎峰項目的兩份截然不同的授信方案,如同兩軍對壘,在陳永清的案頭形成了鮮明的對峙。
一份是由林墨主筆,經過風控部老周審核並大力支持的“審慎結構化方案”。這份方案厚達數十頁,事無巨細地羅列了儘職調查中發現的風險點,並提出了相應的、嚴格的風控措施:要求項目貸款部分必須提供足額的土地及在建工程抵押,抵押率不得超過60;設立嚴格的資金共管賬戶,每一筆大額支出都需要銀行審核;流動資金貸款部分,接受的應收賬款質押率設定在較低的50,且需逐筆核實貿易背景;此外,方案還包含了交叉違約條款、財務狀況持續披露承諾等一係列約束性條款。
另一份,則是趙偉私下向陳永清彙報,並爭取到部分業績壓力大的客戶經理默示支持的“靈活進取型方案”。這份方案的核心在於“簡化流程、快速放款”。它大幅降低了抵押擔保要求,主張僅以項目土地抵押,抵押率可放寬至70,股東擔保也僅為象征性的;對於資金監管,建議采用事後報備製而非事前審核;趙偉在彙報時,反複強調這份方案是“基於對郭總個人信譽和鼎峰集團市場地位的充分信任”,是“贏得客戶、搶占市場的關鍵”。
陳永清的辦公室,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
“陳行,林墨那份方案,不能說不好,但太書生氣了!”趙偉情緒有些激動,站在辦公桌前,“現在市場競爭多激烈?工行那邊聽說已經準備上會了,條件比我們寬鬆得多!如果我們抱著這套繁瑣的條條框框不放,鼎峰憑什麼選我們?就因為我們風控嚴格嗎?客戶要的是效率,是支持!”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顯得更理性:“我知道風險,但做生意哪能沒風險?隻要我們抓住了核心抵押物,風險就是可控的。先把業務拿下來,把客戶綁在我們的船上,後續的存款、結算、中間業務,都是水到渠成!這筆業務要是黃了,我們整個部門上半年的指標都懸了!”
陳永清沒有說話,目光投向剛剛被叫進來的林墨和老周。
老周扶了扶眼鏡,語氣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趙經理,銀行的基石是信用,信用的基礎是風險控製。你所謂的‘核心抵押物’,在那個偏僻位置的新開發區,未來價值存在很大不確定性。70的抵押率,一旦市場下行,就是擊穿底線!事後報備製?等發現問題,資金早就被挪用了!鼎峰的關聯交易和資金流向疑點重重,在這種情況下去談‘信任’,是拿銀行資產和儲戶存款開玩笑。”
林墨感受到趙偉銳利的目光掃過來,他穩住心神,開口道:“陳行,趙哥的觀點是從市場角度出發,我理解。但我認為,真正的競爭力不在於無底線的讓步,而在於我們能否提供既滿足客戶需求,又能有效管控風險的、專業的金融解決方案。鼎峰集團規模大,融資需求也非止這一次。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建立起嚴謹、專業的合作模式,反而是對雙方長期合作關係的負責。短期看,我們的條件似乎更‘苛刻’,但長期看,一個健康、可持續的銀企關係,比任何單筆業務都重要。”
“長期?先把眼前這關過了再說長期吧!”趙偉嗤笑一聲,“林墨,你才做幾天業務?你知道拉來這樣一個客戶有多難嗎?等你按部就班把風險都控製住,黃花菜都涼了!”
“風險控製不是阻礙業務的絆腳石,而是保障業務行穩致遠的護欄。”林墨堅持道,他想起陳永清之前的教誨,“我們不能為了業績,去承擔我們無法承受的風險。”
陳永清的手指始終在桌麵上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聽著雙方的激烈辯論,麵無表情。辦公室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隻有窗外的城市噪音隱約傳來。
壓力,巨大的壓力,不僅來自鼎峰這個誘人的蛋糕,來自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更來自分行內部對業績的渴望與對風險的恐懼之間的撕裂。
終於,陳永清停止了敲擊,抬起頭,目光深邃。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他緩緩開口,“趙偉考慮的是生存,是市場份額,是團隊的飯碗。老周和林墨考慮的是安全,是銀行的根基,是長遠發展。”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著樓下川流不息的車流。
“但是,我們要想清楚,東海分行的立身之本是什麼?是偶爾一筆耀眼的業績,還是持續穩健的經營和值得信賴的品牌?”他轉過身,目光掃過三人,“鼎峰的項目,我們要爭,也必須爭。但不能跪著爭,要站著爭。”
他的語氣變得決斷:“就以林墨的結構化方案為基礎,進行談判!這是我們的底線方案。王鵬,趙偉,你們負責與鼎峰溝通,明確傳達我們的原則。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理解他們的需求,可以在放款效率、服務配套上給予最高優先級的支持,但在風險控製的核心條款上,沒有讓步空間!”
他特意看向趙偉:“如果郭總覺得無法接受,那說明我們和鼎峰的合作理念存在根本差異,這樣的合作,不要也罷。至於其他銀行的競爭……”
陳永清眼神銳利起來:“讓他們去拚價格、拚條件吧。我們要拚的,是專業,是風控,是長期價值。我相信,真正想健康發展的企業,最終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陳永清一錘定音。
趙偉的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嘴唇動了動,但最終沒再說什麼,隻是深深地看了林墨一眼,那眼神裡充滿了不甘、惱怒,還有一絲冰冷的意味。
老周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林墨則鬆了口氣,心中湧起一股被認可的暖流,但同時也感受到了更沉重的責任。他知道,陳行的這個決定,將所有的壓力都扛在了自己肩上,也將他林墨推到了風口浪尖。
方案之爭看似落下帷幕,但真正的較量,現在才轉向了與鼎峰集團的談判桌。而趙偉離開辦公室時那陰沉的眼神,讓林墨明白,內部的波瀾,並未平息。
喜歡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請大家收藏:()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