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失蹤的消息,如同在滾沸的油鍋裡潑進了一瓢冷水,瞬間引爆了全城。
鼎峰國際港股閃崩停牌,加上實際控製人失聯,這兩顆重磅炸彈幾乎在同一時間爆炸,將鼎峰集團這座看似堅固的商業帝國,徹底推向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恐慌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
東海分行對公業務部的電話瞬間被打爆。先是鼎峰集團內部幾個還能聯係上的副總、財務人員,語氣驚慌地詢問貸款情況、賬戶狀態,試圖尋找一絲救命稻草,言語間充滿了絕望。緊接著,是鼎峰遍布全國的供應商、承包商,他們驚恐地發現鼎峰支付的商票無法兌付,工程項目全麵停工,尾款結算遙遙無期,紛紛將電話打到了主辦銀行東海分行,質問、懇求、甚至威脅。
“我們的貨款怎麼辦?你們銀行不是給他們貸了那麼多款嗎?”
“工程款結不了,工人工資都發不出了!你們銀行要負責!”
“鼎峰是不是要倒了?我們的錢還能拿回來嗎?”
嘈雜、焦慮、憤怒的聲音通過聽筒彙聚過來,讓接電話的客戶經理們疲於應付,頭皮發麻。辦公區內彌漫著一種混亂和壓抑的氣氛。
林墨的座機也響個不停,他儘可能保持著專業和冷靜,重複著陳永清緊急製定的統一口徑:“您好,關於鼎峰集團的情況,我們正在密切關注。相關業務處理將嚴格依照合同約定和法律法規進行,請您保持溝通渠道暢通,有進一步消息我們會及時通知……”
這些話蒼白而無力,但他隻能這麼說。
陳永清的辦公室成了臨時的指揮中心。他不斷接聽著來自總行專案組、監管部門、分行管理層以及重要客戶擔心受到波及)的電話,聲音已經沙啞,但指令依舊清晰。他要求王鵬立刻梳理出與鼎峰集團所有存量授信的明細、抵押物現狀;要求林墨配合風控部,緊急評估這些存量貸款可能形成的風險敞口;同時,他還要安撫內部員工的情緒,穩定軍心。
“都穩住!天塌不下來!”陳永清在部門內部簡短講話,眼神掃過一張張驚惶不安的臉,“鼎峰出問題,不是我們的問題,恰恰證明我們之前的風險控製和堅持是正確的!現在,我們的任務是守住陣地,厘清債權,將分行的損失降到最低!各自崗位,履行職責!”
他的鎮定,像一根定海神針,暫時壓住了內部的慌亂。
然而,外部的風暴才剛拉開序幕。
當天下午,多家媒體記者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蜂擁而至,聚集在東海分行大門外,長槍短炮對準了出入口,試圖采訪關於鼎峰信貸和郭磊跑路的內幕。分行保安部門如臨大敵,緊急加強了安保力量,封鎖了主要通道。
網絡上,各種真偽難辨的消息開始瘋傳。有人爆料鼎峰集團總負債可能高達數百億,遠超其資產價值;有人貼出疑似鼎峰旗下樓盤爛尾、業主維權的照片;更有人將矛頭指向銀行,質疑東海分行在鼎峰事件中是否存在違規放貸或內幕交易。趙偉的舊案也被重新翻出,與鼎峰的崩塌聯係在一起,繪聲繪色地描繪著一場“官商勾結、銀行瀆職”的大戲。
輿論的浪潮,鋪天蓋地地砸向東海分行。分行宣傳部門焦頭爛額,疲於應對。
“媽的,這下我們成眾矢之的了!”王鵬看著網絡上各種揣測和指責,氣得直拍桌子,“明明是我們最早發現風險,堅持原則,現在倒好,屎盆子全扣我們頭上了!”
林墨默默地看著電腦屏幕上滾動的新聞和評論,心情複雜。他理解公眾的憤怒和恐慌,但也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在真相大白之前,先行者往往要承受最多的誤解和壓力。
傍晚時分,一個更壞的消息傳來:由金融辦、銀保監局、公安經偵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已經正式進駐鼎峰集團總部,全麵接管賬目,查封資產,並對相關高管進行控製或詢問。同時,工作組也向包括東海分行在內的多家主要債權銀行發出了協助調查的通知。
這意味著,針對鼎峰集團的官方清算和司法程序,已經全麵啟動。
陳永清看著總行轉來的正式通知,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這場由一起員工舞弊案引發的風暴,最終演變成了一場席卷地方龍頭企業、震動金融市場的巨大崩塌。
他拿起內線電話,接通了林墨的座機。
“林墨,準備一下相關資料。工作組很快會找我們談話。記住,實事求是,有一說一,我們前期所有的調查、決策和風險提示,都有完整的記錄。”陳永清的聲音帶著深深的疲憊,但依舊堅定,“這是我們證明自己清白和專業的最好機會,也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
“是,陳行。”林墨應道。他看向窗外,夜色已然降臨,城市的霓虹依舊閃爍,卻仿佛蒙上了一層灰暗的陰影。
鼎峰帝國的崩塌,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爛攤子和無數待解的謎題。而東海分行和他自己,都被深深地卷入了這場崩塌的漩渦中心。前路,注定不會平坦。
喜歡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請大家收藏:()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