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部的那通電話,像一根毒刺,深深紮入林墨的職場生活,並開始緩慢釋放毒素。所謂的“背景更新核查”細致到令人不適,遠超常規範疇,甚至連他多年前已結清的助學貸款細節、早已不聯係的遠房親戚情況都被要求說明。而“心理健康評估”則更像一種隱形的羞辱和標簽,無聲地向全行宣告:這個曾經的風雲人物,其精神狀態和可靠性正在被重新評估。
流言蜚語如同黴菌,在分行光滑的大理石地麵和格子間縫隙中悄然滋生。林墨能清晰地感覺到那些目光的變化:同情之下藏著憐憫,恭敬背後帶著疏離,甚至有些之前巴結他的同事,現在也刻意保持著距離。他仿佛被罩在一個無形的玻璃罩裡,看得見外界,卻被隔絕開來。
壓力不僅來自外部,更源於內心。“磐石”那句“注意你身邊所有人”的警告,像魔咒一樣在他腦海中盤旋。他開始不自覺地審視身邊的每一個人。
陳永清依舊沉穩,在他被內部調查時力保他,在“毒餌”計劃中無條件支持他。但……他畢竟是分行高層,需要平衡各方勢力,他的支持,是否會有其底線?當觸及到分行更核心的利益時,他是否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王鵬,這個亦師亦友的老油條,消息靈通,幫了他很多。但他路子太野,與三教九流交往過密,他的忠誠,是出於公義,還是僅僅因為刺激和利益?他提供的那些關鍵消息,來源真的完全可靠嗎?
甚至……蘇晴。她那晚的溫柔和理解,是純粹的關心,還是……彆有用心的接近?她所在的國際業務部,本身就與跨境資金流動密切相關,會不會……
這個念頭剛一升起,林墨就感到一陣強烈的自我厭惡。他怎麼能懷疑蘇晴?懷疑那個在黑暗中給予他唯一暖光的人?但“導師”的陰險狡詐讓他明白,任何一絲情感的軟肋,都可能被敵人利用,成為摧毀他的突破口。
這種無時無刻的猜忌,如同一種緩慢的精神折磨,蠶食著他的精力和判斷力。他變得比以前更加沉默,眼神深處藏著一抹揮之不去的警惕。
這天,王鵬像往常一樣溜達進他辦公室,習慣性地想拍拍他肩膀,開個玩笑。林墨卻幾乎是本能地、微不可察地向後縮了一下。
王鵬的手懸在半空,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隨即若無其事地放下,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語氣卻少了往日的熱絡:“怎麼了,林總?看你這臉色,跟誰欠了你幾百萬似的。”
林墨意識到自己的反應過激了,勉強笑了笑:“沒事,就是最近有點累。”
王鵬深深看了他一眼,沒再追問,隻是壓低聲音說:“你讓我留意的事兒,有動靜了。周天宇那邊,沉寂了幾天後,最近又開始活動了,好像在頻繁接觸幾家有境外背景的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像是在為某個‘大項目’做法律和財務上的儘調準備。方向……似乎和你之前提過的那個‘港口項目’有點關聯。”
消息很有價值,但林墨此刻聽在耳中,第一個念頭不是興奮,而是懷疑:王鵬的消息來源到底是什麼?他為什麼能如此精準地獲取到周天宇的動態?這會不會是另一個陷阱的一部分?
他壓下心中的疑慮,麵色平靜地點點頭:“知道了,謝了王哥。”
王鵬看著他,欲言又止,最終隻是歎了口氣,起身離開了。辦公室的門輕輕關上,隔絕了內外,也仿佛在兩人之間劃下了一道無形的隔閡。
林墨靠在椅背上,感到一陣深深的疲憊。他發現自己正滑向一個危險的境地——因為對黑暗的過度警惕,而可能失去照亮前路的燈火;因為對背叛的恐懼,而可能親手推開真正的盟友。
就在這時,他的加密平板震動了一下,是“磐石”發來的最新情報摘要。摘要顯示,通過“毒餌”項目反向追蹤,專案組鎖定了一個位於境外、但與“幽靈船”資金往來異常密切的實體,其控製人身份神秘,但初步畫像顯示,此人極其擅長利用人性弱點和內部矛盾來達成目的。
林墨看著屏幕上的文字,冷汗瞬間濕透了後背。
敵人的武器,不僅僅是金錢和技術,更是人心的猜忌與恐懼。他正在不知不覺中,落入對方精心設計的心理戰圈套。
他必須立刻掙脫出來!否則,無需敵人動手,他自己就會從內部崩潰。
他拿起手機,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撥通了蘇晴的號碼。他需要確認一些東西,不是為了任務,而是為了他自己,為了守住內心那盞或許微弱、卻絕不能熄滅的燈。
“喂,蘇晴嗎?晚上……有空一起吃個飯嗎?”
電話那端,蘇晴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便傳來她溫和的回應:“好啊。”
信任的裂痕已然出現,是任由其擴大直至崩塌,還是冒著風險去彌合修補?林墨知道,他接下來的每一個選擇,都至關重要。
喜歡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請大家收藏:()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子2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