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碑記》劇本
場景一:工藝門藏經閣後院
時間:暮春午後
地點:青石板鋪就的庭院,四周堆著半打磨的青石,角落架著刻刀、墨鬥等工具,空氣中飄著鬆煙墨香
人物:
門主約五十歲,灰布短打,袖口沾著石粉,眼神清亮帶點促狹)
宮束班甲二十出頭,憨實,舉著剛磨好的刻刀傻笑)
宮束班乙三十許,絡腮胡,正往石碑上刷清水,濺了一臉)
宮束班丙少年樣,蹲在地上數竹簡,數著數著把自己繞暈了)
宮束班丁偏瘦,捧著一卷竹簡念得搖頭晃腦,時不時卡殼)
開場:宮束班四人圍著一塊丈高的青石碑嘻嘻哈哈,門主背著手站在一旁,看著他們折騰)
宮束班甲舉著刻刀在石碑上虛劃):門主您看這力道成不?昨兒我練著刻"之"字,愣是把一塊青石板刻成了篩子!
眾人哄笑,宮束班乙笑得太猛,手裡的水桶晃了晃,水全潑在自己褲腿上)
宮束班乙抹了把臉上的水珠,憨笑):嘿嘿,甲小子這手藝,再過兩年能去村口給王大戶刻墓誌銘了——保證把"享年五十"刻成"享年五百",保準多拿賞錢!
門主輕咳一聲,嘴角卻揚著):都正經些。這可不是給誰家刻碑玩,你們手裡捧著的,是左丘明老先生的《春秋左氏傳》。
宮束班丁突然拔高聲音,念得抑揚頓挫):"鄭伯克段於鄢——呃,下一句是啥來著?"撓頭,把竹簡倒過來看)
宮束班丙猛地站起來,拍胸脯):我知道!我知道!是"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薑"——哎不對,好像是"薑武"?
門主扶著額頭笑出聲,指著他們手裡的竹簡):你們這幾個憨貨,昨兒讓背的篇目,合著全記成順口溜了?
宮束班甲撓後腦勺):不是咱記性差,是這竹簡太滑溜!昨兒丙小子抱著它睡覺,半夜滾到床底下,竹簡散了一地,他抱著枕頭喊"我的《春秋》跑了"!
眾人笑得前仰後合,宮束班丙臉紅得像熟透的桃子,蹲回地上假裝數螞蟻)
門主笑意漸收,眼神沉了沉):笑夠了就聽著。指向遠處連綿的山脈)自平王東遷,禮崩樂壞,多少典籍要麼被戰火焚了,要麼被蟲蛀了。前陣子去洛陽城,見著大儒們捧著殘缺的《左傳》哭,說再這麼下去,後世子孫怕是連"曹劌論戰"都不知道講的啥了。
庭院裡安靜下來,宮束班四人都收了笑,盯著門主手裡的完整竹簡)
宮束班乙甕聲甕氣):那咱把它刻在石碑上,就不怕燒、不怕蛀了?
門主點頭,指尖劃過冰涼的碑麵):青石堅硬,經得住風霜雨雪。咱工藝門雖不擅空談義理,但手裡的刻刀能做件實在事——把這正版《左氏傳》刻下來,立在這山巔,讓後人一看就知道,當年的諸侯紛爭、聖賢智慧,是真真切切存在過的。
宮束班丁眼睛發亮):那後世要是有人看不懂咋辦?比如丙小子這樣的,連"武薑"都記成"薑武"的?
宮束班丙急了):我那是口誤!再說了,刻在石碑上多顯眼,認字的總能看明白——實在不行,讓他們照著石碑描下來,總比對著蟲蛀的竹簡瞎猜強!
門主突然笑出聲,越笑越厲害,最後捂著肚子蹲在地上)
宮束班甲慌了):門主您咋了?是不是丙小子又說錯話了?我這就揍他!作勢要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