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丫頭:摸著閘門立柱)木頭受潮會變形,東邊這根比西邊的多吸了兩夜露水,漲了半分。
【眾人湊近細看,果然見東邊立柱微微發脹。石疙瘩二話不說,掄起鑿子就想把木頭鑿掉點】
蘇巧娘:一把拉住)笨!用桑皮紙浸了蠟,墊在榫頭縫裡不就完了?既能填縫,又能防潮。
【胖廚子舉著燈籠照過來,不小心把燈油灑在木柱上,柳丫頭突然拍手】
柳丫頭:有了!給立柱刷三層桐油,再用火烤乾,木頭就不會再發脹!胖廚子,你這燈油灑得好!
【胖廚子嘿嘿笑,往灶膛裡添了把火,火光映得眾人臉上通紅。李三錘試著推動閘門,“吱呀”一聲,竟絲滑如流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民夫頭領:抱拳)諸位仙師真乃神人!我們挖了半年的渠,你們一來,三天就解決了所有難題!
【老周背著手踱步,突然喊住正要收工的眾人】
老周:等等!閘口朝西,夜間月出會犯“水煞”,得在旁邊埋塊刻著“壬癸”二字的青石鎮著。
小胡:從工具包裡掏出塊現成的青石)早備著呢,剛才修渠底時順手刻的。
【眾人又是一陣笑,笑聲驚飛了樹梢的夜鳥。遠處傳來涇水奔流的聲音,仿佛在應和這熱鬨】
場景四:鄭國渠通水之日日外
【渠首人山人海,秦王親率百官觀禮。閘門緩緩升起,涇水如銀龍般湧入渠槽,順著七百多裡的渠道蜿蜒而去】
秦王:撫掌大笑)此渠一成,關中可成天府!工藝門功不可沒!
【玄鐵真人立於弟子們身後,看著李三錘正給秦軍演示如何用齒輪控製閘門升降,柳丫頭教農婦們用木渠引水澆田,石疙瘩鑿的分水石樁穩穩立在水中,蘇巧娘繡的渠路圖成了秦軍的護旗……】
胖廚子:端著一大盆新蒸的米糕跑過來)大家嘗嘗!用渠水澆的新米做的,甜著呢!
【米糕遞到秦王麵前,秦王咬了一口,突然指著胖廚子的圍裙笑了——上麵還沾著炸山時蹭的硝石粉】
秦王:這位廚子,聽說你炸山的本事比做飯還厲害?
胖廚子:撓頭)回大王,炸山是為了讓水過去,做飯是為了讓人有力氣挖渠,都一樣!
【眾人轟然大笑,笑聲混著渠水奔騰的聲音,在關中平原上遠遠傳開。玄鐵真人望著弟子們忙碌的身影,紫袍在風中獵獵作響】
玄鐵真人:低聲自語)這群憨貨……倒真把江河敲進了地裡。
【鏡頭拉遠,鄭國渠如一條青玉帶鑲嵌在秦地沃野,岸邊的民夫們跪伏飲水,遠處的田地裡,新插的秧苗正迎著水光舒展】
《工藝門讚·鄭國渠》
工藝門無名
錘落青山裂石痕,
木承江河榫卯勻。
繡線牽得涇洛繞,
鑿刀劈開鬼神門。
硝香混著炊煙起,
符紙輕壓浪頭奔。
憨笑震徹關中野,
一渠清水潤秦魂。
鐵骨柔絲皆入畫,
鋦盆補閘亦乾坤。
莫道匠工無壯誌,
千年渠畔記師門。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