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隋朝36_藝之神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藝之神 > 第334章 隋朝36

第334章 隋朝36(2 / 2)

春娘:提著一個籃子走過來,裡麵裝著饅頭和鹹菜)掌事,老木師傅,該歇晌了,吃點東西吧。

宮束班:從窖裡爬出來,拍了拍身上的土)正好,俺也餓了。春娘,你看這窖壁,俺們抹了一層“草泥”,裡麵混了麥稈,能防止窖壁開裂。

春娘:拿起一塊抹在窖壁上的草泥,摸了摸)這草泥倒挺結實。不過,這倉窖深三丈,糧食放進去,怎麼通風啊?要是悶著,糧食容易發芽。

宮束班:咬了一口饅頭,眼睛一亮)春娘,你這話問到點子上了!俺們正琢磨這事呢。老木,你跟春娘說說。

老木:喝了口粥,慢悠悠地說)俺們打算在每個倉窖的頂部,留一個“通風孔”,孔裡插一根中空的竹筒,竹筒外麵裹上麻布,既能通風,又能擋雨。另外,窖底鋪三層細沙,每層沙之間鋪一層油紙,能防潮。

鐵蛋:嘴裡塞滿饅頭,含糊地說)俺還建議,在倉窖旁邊挖一條“排水溝”,要是下雨,水就能順著溝流到黃河裡,不會淹到窖底。

宮束班:點點頭,拍了拍鐵蛋的肩膀)鐵蛋這主意不錯。不過,排水溝得挖得比窖底低,不然水還是會滲進去。栓子,你下午去測測窖底的高度,再定排水溝的深度。

栓子:嘴裡叼著半個饅頭,用力點頭)好嘞!

【這時,一個民工慌慌張張地跑過來,手裡拿著一塊發黴的麥餅】

民工甲:聲音發顫)宮掌事!春娘!俺們帶來的乾糧,有幾塊發黴了!這才放了半個月,就黴了,要是糧食放進倉窖,會不會也這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臉色都沉了下來。春娘接過發黴的麥餅,看了看,又聞了聞】

春娘:這麥餅是在潮濕的地方放久了,才發的黴。倉窖要是不做好防潮通風,糧食肯定也會黴。

宮束班:皺著眉,站起身,走到倉窖旁,又仔細看了看窖壁和窖底)俺們得再加點“料”。老木,你去山裡找些“木炭”,碾碎了,混在草泥裡,木炭能吸潮氣。鐵蛋,你在窖底的細沙下麵,再鋪一層“生石灰”,生石灰也能吸潮氣。

老木:點點頭)這個法子好。木炭和生石灰都是吸潮的好東西,混在裡麵,能讓倉窖更乾燥。

王參軍:不知何時走了過來,手裡拿著一塊混了木炭的草泥,看了看)宮束班,你這主意倒是新穎。不過,生石灰遇水會發熱,會不會把糧食燒壞?

宮束班:撓了撓頭,笑著說)王參軍,您放心。俺們會在生石灰上麵鋪一層油紙,再鋪細沙,生石灰碰不到糧食,隻會吸窖底的潮氣。而且,俺們會控製生石灰的量,不會太多,發熱也不會太厲害。

王參軍: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你考慮得倒周全。看來,你們工藝門的“憨勁”,不是真憨,是把心思都用在了乾活上。

宮束班:咧嘴一笑)俺們就是一群匠人,彆的不會,就會把活乾好。隻要糧食能安全存住,俺們再累也值。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工地上。工匠們繼續給倉窖抹草泥,民工們則在挖排水溝。遠處的黃河水靜靜流淌,仿佛在傾聽著工地上的忙碌聲】

第四幕:倉成驗糧

場景四:黎陽倉半年後,倉城已完工,三十個倉窖整齊排列,倉城門口掛著“黎陽倉”的木牌。朝廷派來的運糧隊正在將糧食運進倉窖)

【深秋,天高氣爽。倉城內,工匠和民工們站在一旁,看著運糧的士兵將一袋袋糧食扛進倉窖。王參軍站在倉窖口,手裡拿著一本賬簿,正在清點糧食的數量】

王參軍:對身邊的小吏說)第一窖,糧食一千石,數量無誤。宮束班,你打開通風孔,讓我看看裡麵的情況。

宮束班:走到倉窖頂部,打開通風孔上的麻布,拿起一根長竹竿,伸進窖裡,攪動了幾下,然後把竹竿拿出來,聞了聞)王參軍,您看,竹竿上沒有潮氣,窖裡很乾燥。

王參軍:點了點頭,走進倉窖,用手摸了摸窖壁和糧食袋子)果然乾燥。你們這倉窖,比我想象的還好。

老木:笑著說)王參軍,這半年來,俺們每天都來檢查倉窖,通風孔、排水溝、防潮層,都沒問題。就算到了汛期,也不用擔心糧食受潮。

春娘:看著運進倉窖的糧食,眼裡滿是欣慰)俺們民工隊,每天都把倉城周圍的排水溝清理乾淨,保證水流通暢。現在看到糧食能安全存住,俺們這半年的苦沒白吃。

鐵蛋:撓了撓頭,對王參軍說)參軍,之前俺對您態度不好,您彆往心裡去。俺就是覺得,乾活得靠真本事,不是靠擺架子。

王參軍:笑了笑,拍了拍鐵蛋的肩膀)過去的事就彆提了。你們用半年時間,建成了這座黎陽倉,比朝廷要求的還早了十天,這就是真本事。陛下要是知道了,肯定會嘉獎你們。

【這時,栓子跑過來,手裡拿著一個信封】

栓子:掌事!朝廷派人送來的信,說要召您去洛陽,陛下要親自召見您!

宮束班:接過信封,愣了一下,然後撓了撓頭,咧嘴一笑)陛下召見俺?俺就是個乾活的匠人,沒啥好說的。要是陛下問起黎陽倉,俺就說,這是俺們工藝門的工匠、春娘的民工隊,一起乾出來的活,都是大家的功勞。

老木:點點頭)說得對。這黎陽倉,不是哪一個人的功勞,是咱們所有人的心血。

王參軍:看著眼前的眾人,神色鄭重)你們這群“憨貨”,看似憨直,卻有著最純粹的匠心。黎陽倉會記住你們,朝廷也會記住你們。

【夕陽下,黎陽倉的輪廓格外宏偉。工匠們和民工們站在一起,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黃河水依舊流淌,仿佛在吟唱著一首關於匠人、關於堅守的歌】

尾聲

場景五:黎陽倉一年後,汛期)

【大雨滂沱,豆大的雨珠砸在倉城的青石板上,濺起半寸高的水花。黃河水位暴漲,渾濁的河水裹挾著泥沙,在倉城東側的河道裡翻湧。宮束班披著蓑衣,鬥笠的邊緣往下滴水,手裡拿著一根木杆,正彎腰檢查排水溝。老木、鐵蛋、春娘和栓子也都穿著雨具,分散在倉城四周,腳步聲混著雨聲,在空曠的倉院裡格外清晰】

宮束班:用木杆捅了捅排水溝裡的淤泥,高聲喊)鐵蛋!這邊溝裡有點堵,把鐵耙拿來!

鐵蛋:應了一聲,扛著鐵耙從另一側跑過來,褲腳全濕透了,黏在腿上)來了!掌事你往後退,這淤泥俺來清!說著就彎腰用鐵耙扒拉溝裡的雜草和淤泥,泥水濺了一褲腿也不在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春娘:手裡拿著一塊油布,快步走到一個倉窖的通風孔旁,把油布搭在通風孔上方的木架上)栓子!把繩子遞過來,把油布綁緊點,彆讓雨水滲進通風孔裡!

栓子:抱著一捆麻繩跑過來,手指凍得發紅)娘,您小心點,這梯子滑!說著就扶著梯子,看著春娘把油布綁牢)

老木:走到宮束班身邊,手裡拿著一塊從窖壁上刮下的乾泥,遞給他)束班,你看,窖壁還是乾的。這木炭和生石灰果然管用,就算下這麼大的雨,潮氣也滲不進來。

宮束班:接過乾泥,放在鼻尖聞了聞,咧嘴一笑)還是老木你有經驗。當初要是沒聽你的,少混了木炭,現在指不定窖裡都潮了。話音剛落,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兩人抬頭一看,隻見王參軍帶著幾個隨從,冒著雨騎馬趕來)

王參軍:翻身下馬,一把扯掉鬥笠,頭發全濕了,貼在額頭上)宮束班!老木師傅!這雨下了三天,倉窖沒事吧?關中那邊等著調糧,要是倉裡的糧食出了問題,可就麻煩了!

宮束班:領著王參軍走到一個倉窖前,打開窖門。一股乾燥的氣息從窖裡飄出來,與外麵的潮濕形成鮮明對比)王參軍您自己看,窖裡的糧食好好的,一點潮氣都沒有。俺們每天都檢查通風孔和排水溝,保證萬無一失。

王參軍:走進窖裡,彎腰摸了摸糧袋,又用手指撚了撚糧食,臉上露出笑容)好!好!果然沒問題!你們這群“憨貨”,真是把這黎陽倉當成自家的東西在護著。陛下前幾日還問起黎陽倉的情況,我說你們建的倉,比宮裡的糧倉還結實,陛下還不信,現在看來,我說的一點都不假!

鐵蛋:湊過來說)參軍,那陛下會不會再召掌事去洛陽啊?上次掌事沒去,這次要是去了,說不定還能得個賞呢!

宮束班:瞪了鐵蛋一眼,又對王參軍笑道)俺可不去那熱鬨地方。俺就是個匠人,待在黎陽倉,看著這些糧食安安全全的,比啥賞都強。再說,這倉不是俺一個人建的,是老木、鐵蛋、春娘,還有所有工匠民工一起乾出來的,要賞也得賞大家。

春娘:笑著說)掌事說得對。俺們當初來建倉,就是想讓天下的百姓都有糧吃。現在看到這些糧食能運去關中,救急濟困,俺們心裡比啥都踏實。

【雨漸漸小了,天邊透出一絲微光。眾人站在倉窖前,看著遠處漸漸退去的黃河水,臉上都帶著欣慰的笑容。栓子從懷裡掏出一個烤得熱乎乎的麥餅,遞給宮束班】

栓子:掌事,您吃點東西吧。這是俺娘早上烤的,還熱著呢。

宮束班:接過麥餅,掰成幾塊,分給眾人)來,大家都嘗嘗。這麥餅啊,就像咱這黎陽倉,看著普通,卻能頂事兒。以後啊,咱還得好好守著這倉,讓它多存糧,多救人。

【眾人接過麥餅,一邊吃一邊笑著,話語聲、笑聲在倉院裡回蕩,與遠處黃河的流水聲交織在一起,彙成一首屬於匠人與民工的歌。陽光漸漸穿透雲層,灑在黎陽倉的木牌上,“黎陽倉”三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這群“憨貨”的堅守與匠心】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明孤臣:從科舉到定鼎四海 全球統一係統 虞朝的故事 明末軍火商,用漢陽造逆天改命 雪豹穿越救蕭雅,血狼亮劍衛國家 縱橫高武:係統,給我加點 戀愛喜劇怎麼從我死後才開始? 東北往事:江湖人生 修仙強者在校園 星落於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