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娘娘拿起一枚白棋子,學著李大錘的樣子,手指輕輕一彈,棋子滑過棋盤,卻沒撞到黑棋子,反而停在了棋盤中間。】
貴妃娘娘:笑著搖了搖頭)看來這彈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力道和角度都得拿捏好。
【李大錘趕緊道:“娘娘您彆急,剛開始都這樣。您看,彈的時候手指要彎一點,用指尖發力,盯著對方的棋子,算著棋盤的弧度,慢慢彈。”】
【李大錘拿起一枚白棋子,示範給貴妃娘娘看。手指輕輕一彈,棋子精準地撞向黑棋子,把黑棋子撞出了棋盤。】
【貴妃娘娘眼睛一亮,又拿起一枚白棋子,按照李大錘說的方法,慢慢彈了出去。這次,棋子正好撞在黑棋子上,雖然沒把黑棋子撞出棋盤,卻讓黑棋子挪了個位置。】
貴妃娘娘:高興地笑了)有進步了!看來這彈棋還挺有意思的。李少卿,你也來試試。
【李少卿拿起黑棋子,彈了出去,正好撞在白棋子上,把白棋子撞出了棋盤。眾人都鼓起掌來,李少卿也笑了。】
【接下來,貴妃娘娘和李少卿輪流彈棋,李大錘在一旁耐心指導,告訴他們怎麼調整力道,怎麼算弧度。剛開始,貴妃娘娘還會出錯,後來越來越熟練,偶爾還能一下子撞出兩枚黑棋子,高興得像個孩子。】
【偏殿裡時不時傳來笑聲,宮女和太監們也站在旁邊看,偶爾還會為貴妃娘娘的好棋喝彩。李大錘看著這場景,心裡的緊張慢慢消失了,覺得宮裡也沒那麼可怕,貴妃娘娘也很和善。】
貴妃娘娘:贏了一局,笑著對李大錘說)你這手藝好,教得也好。這彈棋棋盤和棋子做得精致,玩著也舒心,回頭本宮會賞你們宮束班的。
【李大錘趕緊起身行禮:“謝娘娘恩典!這都是咱宮束班該做的,能讓娘娘開心,是咱的福氣。”】
【李少卿也道:“宮束班的手藝果然名不虛傳,這彈棋做得比之前宮裡的好多了。以後宮裡再有需要做的器物,還找你們宮束班。”】
【李大錘心裡樂開了花,又謝過李少卿。眼看快到傍晚,貴妃娘娘玩得也累了,就讓小太監送李大錘出宮。】
【走出偏殿,李大錘回頭望了一眼,心裡滿是自豪。他想著,回去一定要把今天的事跟班主和兄弟們好好說說,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第五場:宮束班作坊晚內
【李大錘話沒說完,就被老周頭笑著打斷,手裡的旱煙杆在桌角輕輕磕了磕。】
老周頭:眼角眉梢都帶著笑意)娘娘定是說咱做的棋盤棋子稱手,對不對?咱宮束班的手藝,從來都是實打實的,木料選得精,打磨得細,那棋盤的弧度,多一分太陡,少一分太緩,正好能讓棋子彈起來有勁兒又不跑偏。
【孫小果湊到錦緞前,手指輕輕拂過上麵的纏枝蓮紋樣,眼睛亮得像星星。】
孫小果:班主,這錦緞摸著手感真好,比咱上次見的絲綢還軟和。要不,咱剪一小塊給師娘做個帕子?
【老周頭笑罵著拍了下他的後腦勺:“你這小子,就知道惦記你師娘。這是娘娘的賞賜,得好好收著,以後咱宮束班再做出好東西,說不定還有更大的賞呢!”】
【眾人都笑了起來,王小勺從懷裡掏出之前記彈棋玩法的小本子,翻到最後一頁,拿起炭筆寫道:“長安三年秋,宮束班製紫檀彈棋一副,獻於貴妃娘娘,娘娘稱善,賞錦緞二匹、白銀十兩。”寫完,他把本子舉起來給眾人看。】
王小勺:咱把這事記下來,以後咱宮束班的後人,也知道咱今兒個的榮光!
【李大錘湊過去,看著本子上的字,拍了拍王小勺的肩膀:“還是你細心!對了,娘娘還說,往後宮裡要是想玩新樣式的彈棋,還讓咱做呢!比如在棋盤邊上雕點花紋,或者把棋子做得再小巧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小辮:眼睛瞪得溜圓)真的?那咱以後是不是能經常進宮了?我還想瞅瞅宮裡的孔雀長啥樣呢!
【老周頭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瞅啥孔雀?先把手裡的活兒做好!下次做彈棋,木料得選更好的,打磨得更光滑,不能出半點差錯。”話雖這麼說,嘴角的笑意卻藏不住。】
【眾人圍著賞賜,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作坊裡的燈光暖融融的,映著每個人臉上的笑容。李大錘想起白天在宮裡,貴妃娘娘笑著誇他教得好,李少卿還拍了拍他的肩膀,心裡就美滋滋的。他覺得,自己這憨貨,總算為宮束班做了件有用的事。】
【老周頭看著這群年輕的工匠,心裡也暖暖的。他當年跟著師父學手藝,就盼著宮束班能出人頭地,如今這群憨貨雖然有時候毛手毛腳,卻個個踏實肯乾,把手藝學得紮紮實實,還能憑著手藝得到宮裡的認可,他這心裡,比自己得了賞賜還高興。】
老周頭:清了清嗓子)行了,都彆圍著了。今兒個高興,我讓你師娘做了幾個硬菜,再溫一壺酒,咱好好慶祝慶祝!
【眾人一聽,都歡呼起來,跟著老周頭往作坊外走。月光灑在院子裡,照亮了堆在牆角的木料,也照亮了這群憨貨的身影。他們的笑聲在院子裡回蕩,飄向遠處的長安城,像是在告訴這座城市,宮束班的工匠們,憑著自己的手藝和真誠,在這個秋天,收獲了屬於他們的榮光。】
第六場:宮束班作坊半月後日內
【作坊裡比往常更熱鬨,除了宮束班的五個工匠,還多了幾個宮裡派來的小太監,正圍著一張新做好的彈棋棋盤看。這張棋盤比上次的更精致,邊緣雕著纏枝牡丹花紋,棋子也小了一圈,打磨得像玉石一樣光滑。】
小太監首領劉公公:手裡拿著棋盤,翻來覆去地看,不住地點頭)周班主,你們這手藝真是絕了!這牡丹雕得活靈活現,棋子摸著手感也比上次的好,娘娘要是見了,肯定高興!
老周頭:笑著作揖)劉公公過獎了,都是咱工匠該做的。您放心,這棋盤和棋子,都是按娘娘說的樣式做的,木料選的是上好的海南黃花梨,防潮又耐磨,能玩好些年。
【李大錘站在一旁,手裡拿著一枚新棋子,正在給小太監們演示新的彈棋玩法。原來,貴妃娘娘覺得之前的玩法有點單調,讓宮束班琢磨點新花樣。這群憨貨琢磨了好幾天,終於想出了新玩法——在棋盤中間刻上幾個小凹槽,要是能把棋子彈進凹槽裡,就能多贏一枚棋子。】
李大錘:拿起一枚白棋子,手指輕輕一彈,棋子滑過棋盤,正好落進中間的凹槽裡)各位公公您看,要是彈進這凹槽裡,就算“中彩”了,能多拿一枚對方的棋子。不過這可得準頭,力道大了小了都不行。
【一個小太監趕緊拿起一枚黑棋子,學著李大錘的樣子彈了起來,可惜沒彈進凹槽,反而撞在了棋盤邊緣。眾人都笑了起來,小太監也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劉公公:笑著說)這新玩法有意思,既考手藝又考眼力,娘娘肯定喜歡。周班主,今兒個咱就把這彈棋帶回宮,等娘娘玩了,有啥新想法,再跟你們說。
【老周頭趕緊點頭,讓王小勺把棋盤和棋子裝進錦盒裡,遞給劉公公。劉公公接過錦盒,又道:“對了,娘娘還說,下次宮裡辦宴席,想讓你們來宮裡,現場做一副彈棋,讓大臣們也瞧瞧你們宮束班的手藝。”】
【眾人一聽,都激動起來。李大錘更是高興得差點跳起來,趕緊道:“劉公公您放心!到時候我們肯定好好表現,讓大臣們都知道咱宮束班的手藝!”】
【劉公公笑著點了點頭,帶著小太監們離開了作坊。看著他們的背影,老周頭轉過身,拍了拍眾人的肩膀。】
老周頭:語氣嚴肅又帶著期待)宮裡讓咱去宴席上做彈棋,這是多大的榮耀,也是多大的考驗。從今天起,咱得更用心,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最好,不能出半點差錯。李大錘,你還得把新玩法練熟了,到時候說不定還得你教大臣們玩。
李大錘:拍著胸脯保證)班主您放心!我肯定天天練,保證教得比上次還好!
【王小勺、趙小辮、孫小果也紛紛點頭,表示會好好準備。作坊裡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既緊張又興奮,每個人都乾勁十足。他們知道,這是宮束班的機會,也是他們這群憨貨證明自己的機會。】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新做好的彈棋棋盤上,邊緣的牡丹花紋在陽光下泛著光澤,像是在為這群憨貨加油打氣。他們圍著棋盤,開始討論宴席上該怎麼展示手藝,怎麼教大臣們玩彈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認真和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宴席上,大臣們為他們的手藝喝彩的場景。】
第七場:皇宮宴會廳夜內
【皇宮的宴會廳裡燈火通明,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大臣們穿著華麗的官服,圍坐在桌旁,談笑風生。宴會廳中央,擺著一張長桌,上麵放著海南黃花梨木料、刨子、鑿子等工具,宮束班的五個工匠穿著乾淨整齊的青色短打,站在桌旁,老周頭站在最前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貴妃娘娘和皇帝坐在主位上,笑著看向中央的工匠們。劉公公走上前,高聲說道:“陛下,娘娘,各位大人,今兒個特意請來了宮束班的工匠,他們要現場為大家做一副彈棋,還會教大家玩新玩法。”】
【大臣們紛紛鼓掌,好奇地看向宮束班的工匠們。李大錘心裡有點緊張,手心都出汗了,老周頭悄悄拍了拍他的後背,給他打氣。】
老周頭:朝著主位行了個禮)陛下,娘娘,各位大人,咱宮束班今日就獻醜了,定讓各位大人見識一下咱大唐工匠的手藝。
【說完,老周頭示意眾人開始乾活。李大錘拿起刨子,開始刨木料,動作熟練又沉穩,木屑飛濺,卻一點都沒濺到周圍。王小勺拿著尺子,仔細測量木料的尺寸,趙小辮和孫小果則準備鑿子和砂紙,分工明確,有條不紊。】
【大臣們都圍了過來,看著他們乾活。有的大臣忍不住稱讚:“這刨子用得真熟練,木料刨得又平又光滑,真是好手藝!”有的大臣則好奇地問趙小辮:“小師傅,這彈棋的棋盤為啥要做成凹麵的?”】
趙小辮:笑著回答)大人,做成凹麵的,棋子彈起來會順著弧度走,更有樂趣,也更考準頭。要是平麵的,就跟彈琉璃球沒啥區彆了。
【大臣們聽了,都點了點頭,覺得很有道理。皇帝也饒有興致地看著,對貴妃娘娘說:“沒想到這彈棋還有這麼多講究,這些工匠倒是心靈手巧。”】
【貴妃娘娘笑著點頭:“是啊,他們做的彈棋又精致又好玩,今兒個讓他們現場做,也讓大臣們看看,咱大唐不僅有文人墨客,還有這麼多好工匠。”】
【沒過多久,一塊平整的木料就刨好了。王小勺拿起炭筆,在木料上畫出棋盤的輪廓和邊緣的花紋,孫小果拿起鑿子,開始雕刻牡丹花紋。他的動作又快又準,不一會兒,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就雕好了,大臣們紛紛喝彩。】
【李大錘則開始打磨棋子,他拿著砂紙,小心翼翼地打磨著每一枚棋子,確保每一枚都大小一樣、輕重均勻。皇帝走到他身邊,看著他手裡的棋子。】
皇帝:拿起一枚打磨好的棋子,在手裡掂了掂)小師傅,這棋子打磨得真光滑,得花不少功夫吧?
李大錘:趕緊放下砂紙,躬身回答)回陛下,這棋子得用細砂紙磨三遍,再用絨布擦一遍,才能這麼光滑。這樣彈起來手感好,也不容易磨損。
【皇帝點了點頭,稱讚道:“不錯,做事認真細致,是個好工匠。”】
【李大錘心裡又激動又自豪,乾活更有勁兒了。很快,一副新的彈棋就做好了。李大錘拿起棋盤,走到宴會廳中央,開始教大臣們玩新玩法。】
李大錘:聲音洪亮又清晰)各位大人,這新玩法是在棋盤中間刻了三個凹槽,彈進凹槽就算“中彩”,能多贏一枚對方的棋子。來,哪位大人想試試?
【一位大臣舉手,拿起棋子試了起來。雖然剛開始沒彈進凹槽,但很快就掌握了技巧,成功“中彩”,高興得哈哈大笑。其他大臣也紛紛上前嘗試,宴會廳裡的氣氛一下子變得熱鬨起來,絲竹之聲和笑聲交織在一起,格外歡樂。】
【貴妃娘娘看著這場景,笑著對皇帝說:“陛下您看,這彈棋不僅好玩,還能讓大臣們放鬆心情,真是不錯。宮束班的這些工匠,真是立了大功。”】
皇帝:點頭讚同)是啊,這樣的好工匠,該好好賞賜。傳朕旨意,賞宮束班黃金五十兩,錦緞十匹,以後宮裡的器物,優先交給宮束班製作。
【劉公公高聲宣讀完聖旨,老周頭帶著眾人趕緊跪下謝恩。他們的聲音裡帶著激動,眼眶都有點紅了。他們知道,這不僅是賞賜,更是對他們手藝的認可,對宮束班的認可。】
【晚宴結束後,宮束班的工匠們拿著賞賜,走出皇宮。月光灑在他們身上,照亮了他們臉上的笑容。李大錘看著手裡的黃金,心裡美滋滋的,他想起剛開始做彈棋時的手足無措,想起琢磨玩法時的熬夜,覺得一切都值了。】
趙小辮:興奮地說)班主,咱以後就是宮裡欽點的工匠了!再也不用愁沒活兒乾了!
老周頭:笑著說)這隻是開始。咱得記住,不管得了多少賞賜,手藝不能丟,認真不能少。隻有把活兒做好了,宮束班才能一直走下去,才能讓更多人知道咱大唐工匠的厲害。
【眾人紛紛點頭,跟著老周頭往回走。他們的腳步聲在皇宮外的石板路上回響,像是在訴說著一群憨貨工匠,憑著自己的手藝和真誠,在大唐的長安城裡,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而那副小小的彈棋,不僅成了宮裡的娛樂佳品,也成了宮束班榮耀的見證,在大唐的曆史裡,留下了屬於工匠們的一抹亮色。】
喜歡藝之神請大家收藏:()藝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