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宮束班的召集
時間:北宋年間,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
地點:宋朝宮廷教坊內的排練廳
人物:
王大膽:宮束班的鼓手,性格直爽,技藝高超,但有時過於魯莽。
李機靈:擅長吹奏笛簫,頭腦靈活,點子多,常能想出新奇的演奏點子。
張胖墩:演奏琵琶的高手,體型富態,為人憨厚老實,是大家的開心果。
趙文靜:彈奏古箏的才女,性格文靜內斂,琴藝精湛,能將情感融入演奏之中。
劉班主:宮束班的班主,經驗豐富,對音樂有著極高的追求,負責組織和指導宮束班的排練與演出。
排練廳內,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劉班主站在廳中央,神色嚴肅,周圍是宮束班的成員們,或坐或站,氣氛有些緊張。
劉班主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大夥都聽好了!這次可是咱們宮束班的大機會,過幾日就是太後壽辰,皇上特地欽點咱們班去表演,這可是天大的恩寵,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王大膽一聽,興奮地跳了起來,手中的鼓槌差點飛出去:“好嘞!太後壽辰,那可得好好露一手,讓他們見識見識咱們的厲害!”
李機靈白了他一眼,調侃道:“你可彆到時候掉鏈子,鼓敲得震天響,把太後的耳朵都震聾了!”
眾人哄堂大笑,張胖墩笑得肚子直抖:“李機靈,你就彆損大膽了,他的鼓技那可是沒得說,到時候肯定能讓全場都熱血沸騰!”
趙文靜微笑著,輕輕撥弄了一下琴弦,發出悅耳的聲音:“大家都彆吵了,還是想想怎麼排練吧,太後喜好優雅的音樂,咱們可得好好準備。”
劉班主點了點頭,讚許地看了趙文靜一眼:“文靜說得對,這次演出,咱們不僅要展現出高超的技藝,還要讓音樂富有情感,給太後送上最誠摯的祝福。對了,這次演出,我們準備加入杖鼓獨奏,這杖鼓在宋代宮廷教坊中可是占有重要地位,既能合奏,又能獨奏,音色獨特,定能為演出增色不少。大膽,這杖鼓獨奏就交給你了,你可得好好練習。”
王大膽拍了拍胸脯,自信滿滿地說:“班主,您就放心吧!這杖鼓我從小就練,肯定不會讓您失望。這杖鼓‘廣首而纖腰,左拍以手,右擊以杖’,演奏起來可帶勁了,而且它的聲音激昂振奮,一定能讓太後開心!”說著,他拿起一旁的杖鼓,比劃了幾個動作,那架勢仿佛已經在舞台上表演了。
第二幕:初識杖鼓
時間:上午,第一幕後不久
地點:教坊的樂器陳列室
人物:
王大膽:宮束班的鼓手,對新樂器充滿好奇,迫不及待想要嘗試。
李機靈:心思細膩,善於觀察和思考,對樂器的構造和演奏方法很感興趣。
張胖墩:對樂器的音色很敏感,總是能準確地分辨出不同樂器的獨特之處。
趙文靜:安靜地站在一旁,認真傾聽老樂師的講解,偶爾提出一些問題。
老樂師:經驗豐富,對各種樂器了如指掌,是教坊裡的樂器專家。
王大膽等人跟隨劉班主來到樂器陳列室,老樂師早已等候在那裡,他的身旁擺放著一麵製作精美的杖鼓。
老樂師輕輕撫摸著杖鼓,眼中滿是愛惜):“孩子們,這就是杖鼓,它在咱們宋代宮廷教坊十三部中,那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樂器啊,‘廣首而纖腰,左拍以手,右擊以杖’,既能在合奏中增添氣勢,又能單獨演奏,展現獨特的風采。”
李機靈湊近杖鼓,仔細觀察著,好奇地問道:“老樂師,這杖鼓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啊?”
老樂師微微一笑,拿起鼓槌和鼓板,開始演奏起來。一時間,激昂振奮的鼓聲在陳列室裡回蕩,那聲音時而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時而如潺潺流水,婉轉悠揚,仿佛能將人帶入一個充滿激情與活力的世界。眾人都被這美妙的聲音吸引,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隨著節奏輕輕點頭。
張胖墩聽得如癡如醉,忍不住讚歎道:“哇,這聲音太好聽了!比我以前聽過的任何鼓聲都要獨特,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力量。”
王大膽更是興奮得手舞足蹈:“太棒了!這就是我想要的聲音,等我學會了,在太後壽辰上演奏,肯定能把所有人都震住!”
老樂師停下演奏,看著眾人,耐心地講解道:“這杖鼓啊,演奏起來講究的是手法和節奏的配合。左手拍擊時要輕柔有韻律,右手敲擊則要有力且富有變化。不同的節奏和力度,能奏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圍。比如在表現戰鬥場景時,就可以用快速而有力的節奏,展現出英勇無畏的氣勢;而在描繪自然風光時,就可以用舒緩而輕柔的節奏,讓人感受到寧靜與美好。”
趙文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原來如此,這杖鼓的演奏裡還有這麼多學問呢。我覺得它的聲音有一種獨特的感染力,能讓人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種情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樂師讚許地看著趙文靜:“小姑娘,你說得很對。這樂器啊,不僅僅是發出聲音,更是表達情感的工具。你們要用心去感受它,才能發揮出它的最大魅力。”
王大膽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了,他拿起鼓槌和鼓板,學著老樂師的樣子,開始敲擊起來。然而,由於他太過心急,手法不夠熟練,敲出的聲音雜亂無章,毫無美感。
李機靈忍不住笑了起來:“大膽,你這敲得也太難聽了,還是先好好跟老樂師學學吧。”
王大膽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嘿嘿,我這不是太激動了嘛。老樂師,您快教教我,怎麼才能敲得像您一樣好?”
老樂師笑著走過去,手把手地教王大膽正確的演奏方法:“彆著急,先從最基本的手法練起,掌握好節奏和力度。來,跟著我的節奏,一下一下地敲。”
在老樂師的指導下,王大膽逐漸找到了感覺,敲出的聲音也越來越有模樣。其他成員也紛紛圍過來,認真學習,大家都對這神奇的杖鼓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它的演奏技巧,為太後壽辰的演出做好準備。
第三幕:艱難學藝
時間:接下來的幾天,每天上午
地點:教坊的排練廳
人物:
王大膽:練習杖鼓時狀況百出,總是掌握不好節奏和手法,但依然堅持不懈。
李機靈:雖然聰明,但在學習杖鼓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尤其是手法的協調性。
張胖墩:體型的緣故讓他在演奏時有些笨拙,手法的靈活性不足。
趙文靜:嘗試演奏杖鼓時,發現與古箏的演奏方式截然不同,感到很不適應。
劉班主:在一旁耐心指導,不斷糾正大家的錯誤,鼓勵大家堅持下去。
老樂師:定期前來查看大家的學習進度,給予專業的建議和指導。
排練廳內,王大膽正全神貫注地練習杖鼓,他的臉上寫滿了認真,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然而,他的演奏卻狀況百出,節奏時而快時而慢,完全沒有規律。左手拍擊時用力過猛,發出沉悶的聲響;右手敲擊時又總是打偏,鼓槌與鼓麵碰撞出雜亂的聲音。
李機靈在一旁看著,也忍不住著急,他走上前,試圖給王大膽示範:“大膽,你看,左手要這樣輕輕拍,右手的鼓槌要拿穩,用力要均勻。”說著,他拿起鼓槌和鼓板,開始演奏。可他自己也還不夠熟練,沒敲幾下,就因為手法不協調,鼓槌差點掉在地上。
張胖墩也不甘示弱,他吃力地拿起杖鼓,想要試試。由於他體型富態,手臂的靈活性欠佳,演奏起來顯得十分笨拙。他的左手好不容易找準了位置,右手的鼓槌卻怎麼也敲不到點子上,急得他滿臉通紅。
趙文靜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大家練習。她也拿起了杖鼓,嘗試著演奏。但習慣了古箏輕柔細膩的演奏方式,她對杖鼓這種充滿力量感的樂器很不適應,敲出的聲音軟弱無力,完全沒有杖鼓應有的氣勢。
劉班主在排練廳裡來回踱步,不時地走到大家身邊,耐心地指導:“大膽,節奏要穩,彆著急,跟著心裡的節拍走。機靈,手法再放鬆一些,不要太僵硬。胖墩,注意手臂的動作,要靈活。文靜,你力氣再大一點,把杖鼓的氣勢給打出來。”
老樂師也會定期前來查看大家的學習進度。他聽著眾人參差不齊的演奏,微微皺了皺眉頭,但還是鼓勵道:“大家都彆灰心,學習新樂器哪有那麼容易的。這幾天你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隻要堅持下去,一定能掌握的。來,我再給你們示範一遍。”說著,老樂師拿起杖鼓,開始演奏。那激昂振奮的鼓聲再次響起,仿佛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鼓舞著大家的士氣。
王大膽深吸一口氣,重新調整了姿勢,再次開始練習。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儘管還是會出錯,但他沒有放棄,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練習。李機靈也靜下心來,仔細回憶老樂師的示範,專注地糾正自己的手法。張胖墩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繼續努力,他相信隻要自己不偷懶,一定能克服體型帶來的不便。趙文靜也不斷地給自己打氣,嘗試用不同的力度和手法去敲擊杖鼓,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演奏方式。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宮束班的成員們每天都早早地來到排練廳,刻苦練習杖鼓。他們的努力和堅持,逐漸讓那原本雜亂無章的鼓聲變得有模有樣,大家都期待著在太後壽辰的演出中,能夠用這美妙的杖鼓演奏,為太後獻上最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