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雅集過後的第二日,天剛蒙蒙亮,“合香居”的門板還沒卸下,門外就傳來了一陣輕叩聲。阿福揉著惺忪的睡眼去開門,隻見兩名身著青衫的書生站在雪地裡,手裡捧著卷軸,凍得鼻尖通紅卻難掩興奮:“敢問這裡可是合香居?我們是來求購‘墨韻香’的。”
阿福愣了愣,連忙回頭喊:“掌櫃的,有人來買‘墨韻香’了!”
蘇合香剛在調香室整理好香料圖譜,聞言快步走出來。見兩名書生凍得搓手哈氣,她連忙將人請進鋪子,讓夥計沏上熱茶:“兩位公子稍等,‘墨韻香’還在分裝,馬上就能給你們取來。”
“不著急,不著急。”其中一名書生捧著熱茶,眼睛卻不住地打量鋪內,“我們昨日在曲江雅集上聽王摩詰先生誇讚‘墨韻香’清雅獨特,還為貴鋪題了詩,今日一早就趕來,就是想親自嘗嘗這‘墨香伴蘭韻’的意境。”
蘇合香心中一暖——沒想到王維的題詩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她轉身從櫃台下取出一個青瓷瓶,倒出少量“墨韻香”放在香碟裡點燃,瞬間,淡淡的墨香混著蘭草的清冽彌漫開來。兩名書生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隨即露出驚歎的神情:“果然名不虛傳!這香聞著就讓人心靜,難怪能得王先生青睞。”
正說著,門外又傳來一陣腳步聲,這次來的是幾位身穿錦袍的文人,身後還跟著挑著禮盒的仆從。為首的文人一進門就笑著說:“蘇掌櫃,我們是來向你道謝的。昨日在雅集上分得的‘墨韻香’,回去後細品之下更覺精妙,今日特意帶了些薄禮,還望你收下。”
蘇合香連忙推辭:“各位先生太客氣了,能讓你們喜歡‘墨韻香’,就是對我最大的認可,禮物我實在不能收。”
“蘇掌櫃不必推辭。”另一位文人笑著將禮盒遞過來,“我們這些人平日裡就愛尋些雅致之物,你這‘墨韻香’恰好合了我們的心意。再說,我們還想向你預定些‘墨韻香’,日後吟詩作對時用,也好沾沾這‘墨香雅韻’。”
推脫不過,蘇合香隻好收下禮物,同時讓人登記下各位文人的預定需求。短短一上午,前來求購“墨韻香”和預定香料的文人就絡繹不絕,鋪子裡的“墨韻香”很快售罄,連帶著之前推出的“茴香香丸”和“迎春香包”也銷量大漲。
傍晚時分,李婉兒帶著一個錦盒來到“合香居”,一進門就笑著說:“蘇掌櫃,你猜我給你帶什麼好東西了?”
蘇合香放下手中的賬本,好奇地看著她:“難不成是雅集上的文人給我的題詩?”
“你怎麼知道?”李婉兒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隨即打開錦盒,裡麵裝著十幾張寫滿詩句的宣紙,“這些都是昨日雅集上的文人特意為你和‘墨韻香’寫的詩,王維先生還特意囑咐我,讓我把他的題詩裝裱好送給你,掛在鋪子裡,也能添些雅致。”
蘇合香拿起一張宣紙,上麵正是王維寫的“墨香伴蘭韻,曲江流雅風”,字跡蒼勁有力,墨色濃淡相宜,一看就是精心書寫的。她又翻看其他詩句,有的寫“合香居裡香滿溢,墨韻一縷醉文人”,有的寫“西市香名傳長安,蘇娘調香冠京華”,字裡行間都是對“合香居”和“墨韻香”的讚譽。
“真是太感謝各位先生了。”蘇合香感動地說,“我這就讓人把王維先生的題詩裝裱起來,掛在鋪子最顯眼的地方,也讓顧客們感受一下文人的雅致。”
阿羅憾從後院進來,看到滿桌的詩句,忍不住讚歎:“沒想到一場雅集,竟讓‘合香居’在文人圈裡這麼受歡迎。現在不僅西市的百姓知道‘合香居’,連長安的文人都來追捧,咱們這香鋪算是真正在長安站穩腳跟了。”
“這還得多虧了婉兒姑娘的引薦和王維先生的題詩。”蘇合香笑著說,“若是沒有你們的幫助,我也不會有這麼好的機會。”
接下來的幾天,蘇合香讓人將王維的題詩裝裱成匾額,掛在“合香居”的正廳中央,又將其他文人的詩句貼在鋪子的牆上。過往的行人看到匾額上的題詩,都忍不住駐足觀看,有的還走進鋪子裡,想要見識一下能讓王維題詩的香料。
為了滿足文人們的需求,蘇合香特意擴大了“墨韻香”的生產量,還推出了“墨韻香禮盒”,裡麵除了“墨韻香”,還搭配了一支精致的毛筆和一方墨錠,深受文人喜愛。不少文人還將“墨韻香禮盒”作為禮物,送給外地的友人,“合香居”的名氣也隨之傳到了長安城外。
這日,蘇合香正在調香室裡研究新的香料配方,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她走出調香室,隻見一群身穿校服的學子圍在鋪子門口,手裡拿著紙筆,正在抄寫牆上的詩句。
“你們這是在做什麼?”蘇合香好奇地問。
為首的學子恭敬地回答:“蘇掌櫃,我們是長安國子監的學生,聽聞貴鋪有王維先生和各位文人的題詩,特意來抄寫學習,也想感受一下‘墨韻香’的雅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合香笑著說:“你們要是喜歡,儘管抄寫便是。我這就讓夥計給你們沏茶,再點燃‘墨韻香’,也讓你們在香氛中感受詩句的意境。”
學子們大喜過望,連忙道謝。蘇合香讓人在鋪子裡擺上幾張桌子,點燃“墨韻香”,學子們圍坐在桌旁,一邊抄寫詩句,一邊感受著淡淡的墨香,時不時還低聲討論詩句的意境,整個鋪子都充滿了書卷氣。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學者看到這一幕,忍不住感歎:“如今長安的商鋪多是追逐利益,像‘合香居’這樣兼具雅致與匠心的鋪子,真是難得一見。蘇掌櫃不僅調香技藝高超,還能引文人墨客駐足,實在令人欽佩。”
蘇合香笑著說:“我隻是想讓香料不僅僅是用來熏香的物品,還能成為傳遞雅致生活的媒介。能得到各位先生和學子的認可,我已經很滿足了。”
隨著“合香居”在文人圈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書畫家也來鋪子定製專屬香氛。有一位畫家特意讓蘇合香為他調製一款“畫屏香”,要求香氛能讓人在作畫時靈感迸發,蘇合香結合畫家的需求,用鬆針、柏木和少量麝香,製作出一款清新又不失厚重的香氛,畫家使用後讚不絕口,還特意為蘇合香畫了一幅《合香居賞香圖》,送給她作為感謝。
蘇合香將《合香居賞香圖》掛在鋪子的牆上,與文人的題詩相得益彰,“合香居”也成了長安文人雅士聚會的好去處。每天都有文人來鋪子裡品香、吟詩、作畫,有的還會和蘇合香探討調香技藝,蘇合香也從他們的交流中,學到了不少唐代的文化知識,對盛唐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這日傍晚,蘇合香看著鋪子裡談笑風生的文人,又看了看牆上的題詩和畫作,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她想起自己剛穿越到盛唐時,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保障,而現在,她不僅擁有了自己的香鋪,還得到了長安文人圈的認可,甚至能通過調香,將現代的調香理念與唐代的文化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香氛。
阿羅憾走到她身邊,笑著說:“看你這笑容,是不是在想這一路走來的不容易?”
蘇合香點點頭:“確實不容易,但也很充實。能在盛唐做出一番事業,還能結識這麼多誌同道合的人,我已經很滿足了。不過,我不會停下腳步,我還要研發更多的香料,複原‘長安十二香’,找到回家的路。”
“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阿羅憾堅定地說,“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支持你。”
蘇合香看著阿羅憾真誠的眼神,心中充滿了感激。她知道,在盛唐的這段旅程中,有阿羅憾這樣的朋友陪伴,有“合香居”這樣的事業支撐,她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窗外的夕陽透過窗戶,灑在鋪子裡,照亮了牆上的題詩和畫作,也照亮了蘇合香眼中的堅定。她知道,屬於“合香居”的傳奇還在繼續,而她的盛唐之旅,也才剛剛開啟新的篇章。
喜歡長安香事:調香師的盛唐浮沉請大家收藏:()長安香事:調香師的盛唐浮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