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氏被流放三千裡的旨意傳下後,宮中總算恢複了往日的平靜。蘇合香每日除了在“香作監”指導學徒調製新香,便是泡在宮中藏書閣——唐玄宗特許她查閱所有香料古籍的恩典,成了她尋找“長安十二香”的重要助力。這日午後,她循著太醫院送來的香料圖譜指引,在藏書閣最深處的“經史子集”區,找到了一個積滿灰塵的紫檀木書櫃。
書櫃上著一把銅鎖,鎖身已生出綠鏽,顯然許久無人問津。蘇合香喚來藏書閣的老吏,說明來意後,老吏才從袖中取出一串鑰匙,費力地打開鎖:“蘇大人,這櫃裡存的都是前朝遺留的孤本,多是關於祭祀、醫藥的冷門典籍,近十年都沒人翻閱過,您可得小心些,彆損壞了書頁。”
蘇合香點頭應下,輕輕拉開櫃門。一股混雜著樟木與舊紙的氣息撲麵而來,櫃中典籍按卷軸、線裝書分類擺放,紙頁泛黃發脆。她蹲下身,指尖拂過一本本典籍的封皮,目光最終停在一本封麵寫著《雍城香考》的線裝書上——“雍城”是長安古稱,這本書或許藏著與“長安十二香”相關的記載。
她小心翼翼地將書取出,放在窗邊的案幾上。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書頁上,照亮了紙頁上細密的墨字。翻開第一頁,扉頁上寫著“隋大業年間,京兆尹房彥謙撰”,蘇合香心中一喜:房彥謙是唐代名相房玄齡之父,曾掌管京兆地區今西安周邊)的行政事務,他所著的香譜,可信度定然極高。
她逐頁翻閱,書中前半部分多記載長安周邊香料產地、民間製香技藝,直到翻至第三十七頁,一段關於“長安十二香”的文字突然映入眼簾:“長安十二香,傳為上古神農氏所創,每香有靈,或安神、或辟邪、或通幽。其九曰鬱金香,非西域所產鬱金,乃上古異種,生於法門寺地宮之側,伴佛骨舍利而存。取其蕊,與乳香、沒藥共蒸九日,可成鬱金香,燃之能引魂歸正,祈福避災。”
“法門寺”“地宮”“佛骨舍利”——這幾個關鍵詞像驚雷般在蘇合香腦中炸開。她連忙往下翻閱,卻發現後續內容被人撕去,隻留下參差不齊的紙邊。即便如此,這段殘缺的記載也已給出關鍵線索:“長安十二香”中的“鬱金香”,竟與法門寺地宮有關!
她按捺住心中的激動,繼續在書櫃中翻找,希望能找到《雍城香考》的殘卷,或是其他提及鬱金香的典籍。可直到夕陽西下,藏書閣的燈籠被一一點亮,她也隻找到幾本提及“西域鬱金香”的普通香譜,與書中記載的“上古異種鬱金香”並非一物。
“蘇大人,天色已晚,藏書閣要閉館了。”老吏的提醒讓蘇合香回過神,她將《雍城香考》小心收好,向老吏道:“這本《雍城香考》,臣想借回‘香作監’研讀,明日一早便歸還,不知可否?”
老吏麵露難色:“這孤本按規矩不可外借,不過……陛下既特許大人查閱所有典籍,想必也不會怪罪。隻是大人務必妥善保管,不可損壞。”
蘇合香連聲應下,抱著書快步離開藏書閣。回到“香作監”時,暮色已濃,兩名學徒早已收拾好工具,見她回來,連忙上前見禮:“大人,您今日怎麼回來得這麼晚?蕭將軍傍晚來過,說想請您明日去曲江池畔的‘聞香樓’小聚,還說有要事與您商議。”
“蕭策?”蘇合香心中一動,蕭策定是聽說了韋氏被流放的消息,特意來關心她。不過眼下,《雍城香考》中的線索更為重要,她決定明日先向楊貴妃請旨,再告知蕭策此事。
次日清晨,蘇合香帶著《雍城香考》前往沉香亭求見楊貴妃。此時楊貴妃正與幾位嬪妃品茗賞花,見她前來,笑著招手:“合香來了?快過來坐,今日新采的雨前龍井,你嘗嘗。”
蘇合香躬身行禮後,將《雍城香考》遞到楊貴妃麵前:“娘娘,臣昨日在藏書閣找到一本前朝香譜,其中記載了‘長安十二香’中‘鬱金香’的線索,特來向娘娘稟報。”
楊貴妃接過書,翻到記載鬱金香的頁麵,幾位嬪妃也好奇地圍了過來。“法門寺地宮?”楊貴妃讀完後,眼中滿是驚訝,“法門寺乃皇家寺院,地宮供奉著佛骨舍利,向來禁地,若鬱金香真在那裡,怕是不好取啊。”
“臣也知曉地宮禁地的規矩,”蘇合香連忙道,“但‘長安十二香’關係重大,臣若能集齊所有古香,不僅能為宮中增添奇香,或許還能為陛下、娘娘祈福。臣鬥膽請旨,前往法門寺實地勘察,探尋鬱金香的蹤跡。”
一位嬪妃擔憂道:“法門寺在扶風縣今陝西寶雞),離長安有三百多裡路,路上多有山匪,蘇大人一介女子,獨自前往太過危險。”
“這倒不必擔心。”楊貴妃放下書,看向蘇合香,“若陛下同意你去,本宮可派禁軍護送。隻是法門寺地宮需陛下特批才能開啟,你還需親自向陛下上奏。”
蘇合香心中一暖:“多謝娘娘體恤,臣這就去勤政殿求見陛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剛走出沉香亭,便見蕭策身著銀甲,大步走來。原來蕭策一早便在宮門外等候,得知蘇合香要去勤政殿,便主動提出陪同:“陛下近日因邊境戰事心煩,你獨自去奏請,恐難成事。我隨你一起去,或許能幫你說幾句話。”
蘇合香感激地點頭,兩人並肩走向勤政殿。途中,蕭策詢問她為何突然要去法門寺,蘇合香將《雍城香考》中的記載告知,蕭策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沒想到‘長安十二香’竟與佛骨舍利有關。你放心,若陛下同意,我願親自率軍護送你前往法門寺——上次終南山之事,我已放心不下,這次絕不能讓你再涉險。”
蘇合香心中一熱,穿越到盛唐以來,蕭策始終在她身邊守護,這份情誼讓她既感動又愧疚——她終究是要尋找回去的路,或許無法回應這份心意。她避開蕭策的目光,輕聲道:“多謝將軍,待此事了結,臣定當好好感謝將軍。”
兩人來到勤政殿外,宦官進去通報後,很快傳來唐玄宗的傳喚。走進殿內,唐玄宗正坐在龍椅上批閱奏折,見他們進來,放下朱筆:“合香,你今日來找朕,可是有新的香品獻上?”
蘇合香躬身行禮,將《雍城香考》呈上:“陛下,臣昨日在藏書閣發現這本前朝香譜,其中記載‘長安十二香’中的‘鬱金香’藏於法門寺地宮。臣懇請陛下恩準,前往法門寺探尋鬱金香,以集齊十二香,為陛下、為大唐祈福。”
唐玄宗接過書,仔細閱讀後,眉頭微蹙:“法門寺地宮供奉佛骨舍利,乃大唐聖地,豈能隨意開啟?況且你一介女子,前往扶風縣路途遙遠,若有閃失,朕如何向宮中交代?”
蕭策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蘇大人此舉是為集齊古香、祈福大唐,心意可嘉。臣願率軍五百,親自護送蘇大人前往法門寺,確保她的安全。至於地宮,可先派人勘察,若真有鬱金香,再奏請陛下是否開啟,如何?”
唐玄宗沉吟片刻,他素來信奉佛教,聽聞鬱金香“燃之能祈福避災”,心中已有幾分動搖。再加上蕭策主動請纓,安全性有了保障,他終是點頭:“好吧,朕準你所奏。蕭策,你即刻點兵,三日後出發。合香,你務必謹慎行事,若地宮不可輕易開啟,切不可強求。”
“臣遵旨!”蘇合香與蕭策同時躬身領旨,退出勤政殿。
走出宮門,夕陽正緩緩落下,將長安的城牆染成金紅色。蕭策看著蘇合香眼中的光芒,笑著道:“三日後出發,你還有時間準備。需要我幫你采購些路上用的物品嗎?”
蘇合香搖頭:“不必麻煩將軍,‘合香居’的阿羅憾會幫我準備。對了,將軍,此次前往法門寺,或許會遇到未知的危險,你……”
“我既答應護送你,便會護你周全。”蕭策打斷她的話,目光堅定,“你隻管專心尋找鬱金香,其他的事交給我。”
蘇合香心中一暖,不再多言。她知道,三日後的法門寺之行,不僅是尋找“長安十二香”的關鍵一步,或許也是揭開穿越真相的重要契機。而她與蕭策、阿羅憾之間的羈絆,也將在這場尋香之旅中,變得更加深厚。
回到“合香居”時,阿羅憾早已在院中等候。見她回來,阿羅憾迎上前:“我聽學徒說你在藏書閣找到了鬱金香的線索,還向陛下請旨去法門寺?”
蘇合香點頭,將《雍城香考》遞給阿羅憾:“你看,書中說鬱金香在法門寺地宮,或許與佛骨舍利有關。三日後我便出發,蕭策率軍護送。”
阿羅憾翻閱著書,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法門寺地宮……我十年前曾去過一次,當時地宮尚未封閉,我隱約記得寺中高僧說過,地宮中藏有‘香靈之物’,想必就是這鬱金香。隻是,佛骨舍利乃佛門聖物,若要取鬱金香,恐怕會驚動佛門弟子,此事需從長計議。”
“我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蘇合香道,“所以打算先去法門寺與高僧商議,若實在無法取到鬱金香,再另想辦法。對了,你能幫我準備些路上用的調香工具和藥材嗎?或許在法門寺能發現其他稀有香料。”
“放心,交給我。”阿羅憾收起書,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你能找到鬱金香的線索,離集齊‘長安十二香’又近了一步。隻是記住,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要保護好自己——我們的目標是找到回去的路,不可因一時心急而冒險。”
蘇合香點頭應下,心中充滿了期待。三日後,她將踏上前往法門寺的路途,而這場尋香之旅,也將在盛唐的土地上,翻開新的篇章。
喜歡長安香事:調香師的盛唐浮沉請大家收藏:()長安香事:調香師的盛唐浮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