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靠楚趙兩國確實不夠,若能得到魏齊相助,勝算會大很多。
李牧搖頭:"魏齊還在觀望,至於韓國就更不用指望了。
要不是燕國自取滅亡,嬴天衡第一個要滅的就是韓國。
"
項燕沉思片刻道:"我們兩國的百萬大軍聯手,倒也未必怕了秦國。
"
"但嬴天衡實力太強,若不設法牽製他,所謂聯盟根本毫無意義!"
李牧深表讚同。
戰場上他們不懼秦國,可嬴天衡行事不循常理,要是直接殺入王宮行刺,那一切都完了。
到時不僅國家動蕩,軍心也會崩潰...
三人苦思許久,卻悲哀地發現根本製不住嬴天衡。
想用天人對付天人,至少需要兩位。
已知秦國除了嬴天衡,還有白起也是天人境,暗中有沒有其他天人更不得而知。
可當今天下天人強者屈指可數。
他們知道的幾位幾乎都歸順了秦國——儒家荀子、陰陽家東皇太一、道家北冥子...
除了鬼穀子,似乎全都投靠了秦國...
三人相視苦笑,這還怎麼打?
由於嬴天衡的出現,秦軍戰力發生了質的飛躍。
所有戰馬都裝備了馬蹄鐵和馬鞍,將士們每日修煉功法,配給天材地寶,實力遠超六國數十倍。
短短三天,秦軍連克燕國十餘城,直逼易水。
白起謹遵嬴天衡旨意,嚴禁傷害平民。
這些百姓將來都是秦國子民,濫殺隻會激起反抗,不利於日後安撫六國民眾。
捷報頻傳鹹陽,舉國歡騰。
而燕國上下哀鴻遍野,都道燕國要亡了!
白起率五十萬大軍駐紮薊城,在易水畔與嬴天衡勝利會師。
薊城就在眼前,燕國士兵早已喪失鬥誌,加上呂布暗通款曲,攻占薊城易如反掌。
這一路呂布假意敗退,直至撤回薊城,實在難為他如此費心周旋。
燕國百姓對這位"大將軍"怨聲載道。
什麼常勝將軍?連戰連敗,往日的赫赫戰功怕不是騙人的吧!
"末將白起拜見太子殿下!"
"末將王翦王賁)參見太子!"
"末將蒙恬拜見殿下!"
中軍帳內,眾將齊至,向嬴天衡行禮。
嬴天衡微微頷首,起身望向帳外:"諸位隨孤去軍營巡視。
"
說起來,這還是他第一次視察軍營。
此番伐燕雖未親自上陣,也算圓了他建功疆場的心願。
"遵命!"
白起領著嬴天衡巡視秦軍大營。
軍營秩序井然,巡邏兵士來回穿梭。
斥候往來不絕,傳遞最新軍情。
嬴天衡所到之處,秦軍士氣大振。
操練時的喊殺聲陡然響亮數倍,兵將們個個精神抖擻,這便是太子的威望。
如今秦國上下,誰人不知太子神威?
單槍匹馬直闖燕王喜五萬大軍!
進退如入無人之境!
更是一言震懾得偃都俯首認輸。
更何況太子傳授修煉之法,賜予天材地寶。
將士們實力大增,戰場存活率大大提高,這恩德如同再造。
"好!不愧是我大秦精銳!"
嬴天衡滿意地點頭。
他見識過趙、燕、韓諸國軍隊,相比之下,唯有秦軍最合他心意。
令行禁止,步調一致。
多年錘煉,終見成效。
"殿下可要訓話?"王翦建議道,"將士們若得殿下勉勵,必當更加勤勉,戰力定能再上一層。
"
自嬴天衡輔佐嬴政重掌大權,王翦便追隨左右,親眼見證這對雄主的崛起。
昔日軍營操練雖勤,總覺得少了些精氣神。
而今太子駕臨,全軍上下煥然一新,鬥誌昂揚。
當年王翦百思不解,如今終得頓悟。
那是烙印在血脈裡的忠誠!
大秦銳士胸膛跳動著赤誠之心。
嬴天衡與嬴政父子賜予的新生,早已化作不滅的星辰,在每位將士眼中,這對天家父子便是他們願為之赴死的信仰。
為信仰揮戈,何懼生死?戰意交融,軍魂自然直衝霄漢。
"要訓示三軍?倒是值得一試,速傳令聚將!"
嬴天衡眼中燃起躍動的火光。
前世見慣高台之上的慷慨陳詞,未曾想今日竟能親執旌旗。
這般體驗著實令人心潮澎湃。
更想為這些即將遠征諸天的勇士點燃心火。
此去征途漫漫,不知幾人能裹屍還朝...
但為人族榮光,這一切犧牲都值得。
"得令!"
王賁虎目放光,當即喝令擂動金鼓。
轟——轟——
蒼勁的鼓聲震徹連營,伴隨每記悶雷般的鼓點,鋼鐵洪流向著校場彙集,各級將校厲聲整飭部屬。
"疾!"
"龜爬的都吃軍棍去!"
"太子殿下親臨訓示,都給我拿出吃奶的勁!"
"平素逛花樓比兔子都快,這會兒腿灌鉛了?"
"後排那個!你當是逛集市?把腰杆給我挺成青銅戟!"
"弓弩手檢查箭囊!騎兵整理鞍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今日誰敢墮我大秦軍威,老子把他釘在轅門示眾!"
"掌旗官聽真!戰旗傾斜半寸,提頭來見!"
"讓太子殿下看看什麼叫虎狼之師!更要讓六國餘孽明白——"
"犯我大秦天威者,雖遠必戮!"
將校們的吼聲此起彼伏。
這是大秦儲君首次親臨點兵,若出半點差池,莫說前程,便是項上人頭都難保全。
如今所有的榮光皆係於那位殿下,若被視作酒囊飯袋,還不如自刎謝罪。
黑色軍團如玄鐵潮水般列陣,矛戟成林映寒日...
光陰流轉,校場之上漸次聚滿鐵甲將士。
除卻巡哨與執行軍務者,四十八萬大秦銳士已列陣待命——原本五十萬雄師經伐燕之戰,折損不過兩萬,此等戰果堪稱奇跡。
嬴天衡身著玄甲,軒轅劍懸於腰間。
他穩步登臨將台最高處,目光如電掃過黑壓壓的軍陣。
喉間暗運內力,一聲雷霆般的呼喝炸響:"大秦銳士何在!"
"恭迎太子殿下!"
"恭迎太子殿下!"
"恭迎太子殿下!"
三聲山呼海嘯般的應答震得地動山搖,無數鐵盔下的麵孔因激動而漲紅。
嬴天衡劍眉一揚,突然引吭高歌:"赳赳老秦!"
瞬息間,數十萬條喉嚨齊聲應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古老戰歌在薊城上空層層激蕩,仿佛喚醒了積澱在血脈中的記憶。
嬴天衡眼前浮現出這樣的畫麵:頂著箭雨的黑色洪流,握著農具的黔首百姓,還未束發的少年郎,都在"與子同仇"的嘶吼中前赴後繼。
喉結微微滾動,這位鐵血太子發現自己的視線竟有些模糊。
台下無數雙發紅的眼睛告訴他,所有人都看見了相同的景象——那些刻在老秦人骨子裡的苦難與榮光。
"聽著!"嬴天衡突然拔劍指天:"在大秦,軍功就是通天梯!哪怕你今日還是馬前卒,隻要斬得敵顱,來日必能封侯拜將!"劍鋒在朝陽下劃出耀目的光弧,霎時點燃了整片校場的沸騰熱血。
大秦軍營內,戰意衝天。
"大秦兒郎們,建功立業就在今朝!"嬴天衡振臂高呼,聲如洪鐘。
"風!大風!"
山呼海嘯般的呐喊響徹雲霄,將士們熱淚盈眶,鬥誌昂揚。
"若敵軍來犯,當如何?"嬴天衡目光如炬,厲聲喝問。
"殺!殺!殺!"
三軍齊吼,聲震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