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帶的獵殺與反獵殺、圍繞“龍首崖”的無形信息攻防,雖然激烈,但在瓦西裡耶夫和地球聯盟最高統帥部看來,終究是“戰術層麵”的纏鬥。帝國的偵察分隊再狡猾,也如同蚊蟲叮咬,雖令人煩躁,卻難以致命。真正能對地球文明構成生存威脅的,始終是那支退至外緣、正在舔舐傷口並積蓄力量的帝國主力艦隊。被動等待敵人再次兵臨城下,是絕對的取死之道。必須將視野投得更遠,將預警的觸角,儘可能地向深空延伸。
“我們不能隻滿足於在小行星帶這道‘門檻’上布防,”瓦西裡耶夫在最高軍事會議上,用指揮棒指向星圖上那片超越小行星帶、更加廣袤而黑暗的柯伊伯帶及之外的空域,“我們要把‘眼睛’安到敵人的家門口,至少,要能看到他們何時抬腳。‘深空之眼’預警網絡,必須向前推進,直至柯伊伯帶邊緣,乃至奧爾特雲外圍!”
這項被命名為“遠望”的拓展計劃,其核心是在原有“星鏈”網絡的基礎上,建造並部署一係列功能更強、隱匿性更高、續航能力更持久的深空預警探測器,在太陽係的外圍建立起一道綿密而敏感的“警戒線”。
傳統的探測器在廣袤的柯伊伯帶及以外空域麵臨嚴峻挑戰:距離遙遠導致信號延遲巨大、能源補充困難、環境極端,且極易被帝國偵察力量發現並清除。”的部分技術和自身符文科技,開發出了兩種新型專用探測器:
“哨兵”型長程監視平台,體型相對較大,約等於一艘小型穿梭機。其核心是超大孔徑的超長波被動傳感器陣列和超高靈敏度的引力波乾涉儀。它不主動發射任何信號,而是像一塊冰冷的岩石,完全依靠捕捉宇宙背景中極其微弱的能量漣漪和引力擾動來發現目標。其能源核心是高效聚變電池與覆蓋全身的“汲靈符文板”的結合,能從近乎絕對零度的背景和宇宙輻射中汲取微量能量,理論續航時間可達數十年。表麵覆蓋著最新的自適應光學迷彩和靈能吸收塗層,使其在絕大多數觀測手段下都與背景星空無異。
“諦聽”型信號中繼與主動探測節點,體型較小,但數量更多。它們負責在“哨兵”之間構建一個隱蔽的、抗乾擾能力極強的量子通訊網絡,接力傳遞加密數據。部分特殊的“諦聽”節點還配備了低功率、高指向性的主動掃描裝置,隻在接收到“哨兵”的異常警報後,才會對特定空域進行短暫的、難以追蹤的精準掃描以確認目標。
將這些探測器悄無聲息地運送至數十甚至上百天文單位之外的預定軌道,本身就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無法動用大型艦船,那無異於告訴帝國這些節點的位置。
承擔此重任的,是經過特殊改造的“幽靈”級特戰滲透艇的衍生型號——“信風”級深空布設艦。它們拆除了大部分武器,強化了隱匿性能和續航能力,腹部攜帶著數枚如同休眠種子般的“哨兵”或“諦聽”探測器。
“信風7”號正執行這樣一次典型的布設任務。它的目標是柯伊伯帶外圍一個被稱為“塵埃之海”的廣闊區域,那裡彌漫著稀疏的星際塵埃和冰晶,能有效吸收和散射各種探測波。
艦長李牧少校謹慎地操控著飛船,沿著一條利用多個柯伊伯帶天體引力彈弓效應計算的複雜航線航行,儘可能減少引擎開機的次數和時間。艦艙內,隻有儀器運行的微光和環境係統低沉的嗡鳴。
“抵達預定坐標點a17,環境掃描確認安全,背景輻射穩定。”導航官低聲報告。
“釋放‘哨兵apha3’,啟動靜默部署程序。”李牧命令。
“信風7”號腹部打開一個缺口,一台沉睡的“哨兵”平台被機械臂緩緩推出。脫離艦體後,其外殼上的小型冷氣體推進器以幾乎無法探測的脈衝方式微微點火,調整姿態,最終穩定在預定的軌道上。隨後,其表麵的迷彩係統啟動,與周圍的塵埃和黑暗融為一體,隻有內部的核心傳感器開始以最低功耗運行,如同在深海中緩緩張開觸手的水母,感知著最細微的動靜。
整個過程耗時數小時,悄無聲息。完成布設後,“信風7”號再次融入黑暗,駛向下一個坐標點。
這僅僅是“遠望”計劃第一階段數百次類似布設任務中的一次。每一次“信風”的遠航,都充滿了風險與不確定性。有的探測器在布設後不久便因遭遇微隕石撞擊或未知空間現象而失聯;有的“信風”艦在航行中與帝國巡邏隊擦肩而過,憑借極致的隱匿才僥幸逃脫。
曆經數月的艱辛努力,一張以柯伊伯帶外緣為核心、觸角已隱約探入奧爾特雲範圍的隱形預警網絡——“深空之眼”擴展網絡,終於初步編織完成。數以千計的“哨兵”和“諦聽”節點,如同散布在黑暗森林中的無數顆沉默的眼珠,共同凝視著太陽係之外的深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昆侖指揮中心的星圖上,代表擴展網絡覆蓋區域的淡藍色光暈,已經遠遠超出了小行星帶,形成了一個略顯單薄卻意義重大的外圍警戒圈。
網絡的第一次重大考驗,很快來臨。
位於奧爾特雲內側邊緣的一個“哨兵”集群,幾乎同時監測到一陣異常的空間波動。並非明確的艦船信號,而是背景引力場中一絲極其微弱的、規律的“褶皺”,仿佛有什麼龐大的東西,正在遙遠的虛空中進行著持續的空間跳躍前的準備工作,其能量級彆遠超普通的偵察艦。
數據通過“諦聽”網絡,經過多次加密和中轉,跨越數十億公裡的距離,最終呈現在瓦西裡耶夫麵前的指揮台上。bda9,持續性微引力漣漪,特征分析……與帝國主力艦隊躍遷引擎預熱初期擾動有78的匹配度。”ai分析官的聲音帶著一絲凝重。
這不是確切的入侵警報,敵人可能還在非常遙遠的地方,甚至可能隻是進行一次常規的艦隊轉移演練。但這卻是“深空之眼”擴展網絡第一次捕捉到來自帝國主力可能動向的、最直接的物理證據!
“提高所有‘哨兵’對該方向的監控優先級,啟動鄰近‘諦聽’節點的被動監聽模式,過濾一切無關信號。”瓦西裡耶夫立刻下令,“通知小行星帶所有單位,進入三級戰備狀態。這不是警報,但我們必須開始準備了。”
這次預警,為地球聯盟爭取到了或許是以“月”計算的寶貴準備時間。他們可以提前調整防禦部署,加速生產,讓部隊進入更高等級的戒備。
“深空之眼”的擴展,並非沒有代價。數艘“信風”級布設艦在執行任務中失聯,大量資源被投入到探測器的生產和布設中。而且,這張網絡依然脆弱,一旦被帝國發現並針對性清除,前期努力可能付諸東流。
但其戰略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它將地球聯盟的防禦縱深向前推進了數個量級,使得“禦敵於國門之外”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戰略構想。這雙努力望向深空的眼睛,或許無法看清敵人的全貌,但至少,能在敵人舉起屠刀的那一刻,更早地看到那反射的寒光。
喜歡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請大家收藏:()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