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高一年級組辦公室。
空氣沉悶得像一塊吸飽了水的海綿。
二十幾位高一班主任圍坐在一張巨大的會議桌旁,大部分人臉上都帶著一絲熬了一下午的疲憊。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煙霧繚繞的空氣中切割出一條條斑駁的光帶,照在每個人或嚴肅或麻木的臉上。
楊明宇安靜地坐在角落的位置,像一塊融入背景的石頭。
他沒有像其他新老師那樣,局促不安地試圖融入集體,也沒有主動去和任何人攀談。他隻是靜靜地聽著,觀察著。
這裡的大部分麵孔,他都無比熟悉。
坐在主位上,正在慢條斯理地用保溫杯吹著茶葉末的,是年級組長,一個即將退休、萬事但求無過的老好人。他左手邊,一臉嚴肅,正襟危坐的,是二班的班主任,一個以治學嚴謹著稱的女強人……
而坐在年級組長右手邊第一個位置,那個穿著一身筆挺的白襯衫,頭發梳得一絲不苟,下巴微微上揚,眼神中總帶著一股若有若無的優越感的男人,就是劉峰。
高一1)班,全校矚目的尖子班的班主任。
會議的內容,和楊明宇記憶中的彆無二致。
開場是年級組長念了半個小時索然無味的開學工作安排,強調紀律,強調安全,強調各項教學指標。然後,便進入了各個班主任“交流”教學心得的環節。
這所謂的“交流”,很快就演變成了劉峰一個人的“表演”。
“……我們班的情況,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劉峰清了清嗓子,身體微微後仰,靠在椅背上,用一種看似謙虛實則炫耀的口吻說道,“學生的基礎都很好,學習的主動性也很強。當然,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我給他們製定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開學一個星期內,必須把整個高一上學期的數學和物理,全部預習一遍。下周,我們班會進行一次內部的摸底考試。”
這番話一出,辦公室裡響起一片低低的驚歎聲和附和聲。
“哎呀,不愧是尖子班啊!”
“劉老師帶的兵,就是不一樣!”
“一個星期預習完半學期的理科?這學習能力也太強了!”
劉峰很享受這種眾星捧月的感覺。他矜持地擺了擺手,臉上卻帶著壓抑不住的得意:“哪裡哪裡,主要還是孩子們自覺。我們做老師的,無非就是給他們一個正確的引導,把他們的學習習慣,從一開始就抓緊、抓牢。這就像蓋房子,地基一定要打得正,打得穩。地基歪了,後麵再怎麼努力,都是白費功夫。”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話鋒卻突然一轉,目光若有若無地,瞥向了角落裡的楊明宇。
“當然,我也聽說啊,咱們有些年輕老師,精力很旺盛,想法也很多。不喜歡走我們這種‘打基礎’的老路子,喜歡搞一些……嗯,‘創新’。”
他特意在“創新”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那其中蘊含的譏諷意味,連遲鈍的人都能聽得出來。
辦公室裡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微妙。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在劉峰和楊明宇之間來回掃視。
關於楊明宇在14班“裝神弄鬼”的事跡,早已通過各種渠道,在老師們之間傳得沸沸揚揚。有的人當笑話聽,有的人覺得是嘩眾取寵,但像劉峰這樣,敢於在公開場合直接拿出來說的,還是第一個。
王海德坐在不遠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他端著茶杯,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看戲姿態。他就是要讓劉峰這根“老油條”,來好好敲打敲打楊明宇這個“愣頭青”。
楊明宇依舊麵無表情,仿佛劉峰說的“年輕老師”,和他沒有半點關係。
他的平靜,在劉峰看來,卻是一種無聲的挑釁。
劉峰放下茶杯,聲音不大,卻足以讓整個辦公室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我個人認為啊,教學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來不得半點虛的。尤其是麵對那些基礎差、習慣差的學生,我們更應該腳踏實地,從最基本的紀律抓起,從最簡單的知識點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