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上頭,往往隻是一瞬間的事。
教室裡,那股由憤怒和屈辱點燃的火焰,在學生們的胸膛裡熊熊燃燒。一張張年輕的臉上寫滿了不服和衝動,“拚了”、“乾他娘的”、“跟他們死磕到底”之類的口號此起彼伏,好像下一秒他們就要衝出教室,用拳頭去扞衛14班的尊嚴。
然而,楊明宇隻是靜靜地站在講台上,沒有趁機煽風點火,也沒有發表任何激昂的演說。他耐心地等待著,等待著這股初起的最猛烈的內心火焰,慢慢沉澱為能夠持續的動力。
他太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了。三分鐘的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不能將這股衝動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行動和堅韌不拔的意誌,那麼今天喊得再響亮的口號,也隻會在明天第一道解不出的數學題麵前,化為一地雞毛。
果然,在最初的群情激奮之後,教室裡的聲音漸漸小了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複雜的沉默。
有學生開始坐下,眉頭緊鎖。憤怒褪去後,一個冰冷而殘酷的現實,開始浮現在他們每個人的腦海裡——
拿什麼去拚?
尖子班是什麼樣的存在?是全校學習金字塔的塔尖,是每次考試都霸占紅榜前列的“怪物集團”。而他們14班呢?即便在楊老師的帶領下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可那也隻是從年級倒數第一,爬到了中遊。班裡大部分人的成績,依舊在及格線的邊緣苦苦掙紮,甚至還有不少“特困戶”連三十分都拿不到。
拿平均分去硬碰硬,這差距,宛如天塹。
“老師……”一個平時成績中等偏下的女生,怯生生地舉起了手,聲音裡帶著一絲顫抖,“可……可是我們……真的能行嗎?他們的平均分,比我們高了快一百五十多分……”
這個問題,像一盆冷水,澆在了剛剛還熱血沸騰的眾人頭上。
是啊,不行怎麼辦?
剛剛喊出的豪言壯語,會不會最後變成一個天大的笑話?
“是啊,老師,這差距也太大了。”
“萬一……萬一我們輸了,您一個月的工資……那我們……”
擔憂、畏縮、不自信的情緒,開始像病毒一樣在班級裡蔓延。剛剛還同仇敵愾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泄氣。
楊明宇的目光掃過全場,將學生們的表情變化儘收眼底。他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現在,他需要做的,不是打雞血,而是給他們信心,給他們方法,給他們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路。
他沒有直接回答那個女生的問題,而是轉身,在黑板上“唰唰”寫下了一個名字。
林天。
“一個月前,”楊明宇的聲音平穩而有力,清晰地傳到每個人的耳朵裡,“當我說,林天能在月考中進入年級前三十名時,有人信嗎?”
全班一片安靜。大部分人下意識地搖了搖頭,教室裡依舊鴉雀無聲。
“沒有人信。”楊明宇用粉筆,重重地敲了敲那名字,“包括他自己,可能都不完全相信。因為在你們所有人,乃至全校師生的眼中,一個是無可救藥的網癮少年,他們和你我一樣,被貼上了‘不行’的標簽。”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全班,從林天、趙敏,到體育生張偉,再到自卑的陳靜,最後落在了那個剛剛提問的女生臉上。
“但是結果呢?他做到了。他用事實,撕掉了彆人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簽。他告訴了所有人,他‘行’!”
楊明宇停頓了一下,給學生們留出思考的時間。
“林天和我們在座的各位,有任何不同嗎?沒有。他也是我們14班的一份子。他們能做到的事情,憑什麼我們這個集體,就做不到?”
他的話,像一顆石子,精準地投進了學生們的心湖,激起了一圈圈漣漪。
是啊,林天的逆襲,是他們親眼所見、親身經曆的奇跡。這兩個活生生的例子,就坐在他們中間,遠比任何空洞的口號都更具說服力。
看著學生們眼神裡的迷茫漸漸被思索所取代,楊明宇知道,是時候將他們從“我行不行”的個人視角,拉升到“我們行不行”的集體視角了。
“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他繼續說道,“你們在擔心差距,在擔心失敗,在擔心自己會拖後腿,辜負我的期望。這些都是正常的。”
“但是,同學們,請你們記住。”楊明宇的語氣變得前所未有的嚴肅,“從劉峰發起挑戰,我選擇應戰的那一刻起,這就不再是我一個人的戰鬥,也不再是林天尖子生的戰鬥。這是我們高一14)班,作為一個整體,每一個人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