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團集體起立鼓掌的場景,在整個報告廳裡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波瀾。經久不息的掌聲,不僅是送給14班這堂課的,更是送給這場顛覆了所有人認知的教學盛宴。
楊明宇站在舞台中央沒有再進行任何畫蛇添足的總結。他隻是帶著他那十二位眼眶泛紅、激動不已的“主創”弟子,以及不知何時已經從座位上站起列隊走上舞台兩側的全體14班同學,再一次向著台下所有起立的觀眾深深地鞠躬。
這一刻,舞台上站著的是整個高一14)班。
他們用一個整齊劃一的集體動作,為這場屬於他們的“主場秀”畫上了一個最震撼、也最完美的句號。
當楊明宇和他的學生們退場時,整個報告廳依舊沉浸在激動、震撼與回味的複雜情緒之中。主持人上台說了些什麼,後麵的隊伍又表演了什麼,似乎已經沒有人真正關心了。所有人的腦海裡,還在反複回放著剛才那堂課的每一個精彩瞬間——林天的“數據之眼”、陳靜的“曆史星河”、張偉的“戰神之魂”,以及趙敏那直擊靈魂的“仁心之問”。
後台,14班的學生們徹底釋放了。他們互相擁抱、擊掌,甚至有幾個女生喜極而泣。張偉興奮地將馬飛和孫鵬都抱了起來,像奪得了總冠軍一樣歡呼。林天則被王昊和李磊架著,臉上露出了難得的有些靦腆的笑容。陳靜也被趙海燕和吳菲緊緊地抱住,臉上掛著淚痕卻笑得比任何時候都燦爛。
楊明宇沒有打擾他們,隻是靠在牆邊安靜地看著這群可愛的孩子。他知道,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他們都已經贏得了比任何獎杯都更寶貴的東西——成長、自信,以及一份足以銘記一生的集體回憶。
與此同時,評委席上一場小小的“爭論”正在發生。
“這堂課,在‘教學創新’和‘價值引領’這兩項上,我認為應該給滿分!”錢佩玲老師激動地說。
“我同意!”另一位評委附和道,“它完全突破了我們對語文課的固有想象,而且立意極高,真正做到了‘培根鑄魂’!”
“但是,”一位思想較為保守的評委提出了不同意見,“在‘知識點密度’和‘文本分析嚴謹性’上,還是略有欠缺。比如張偉同學的表演激情是有了,但對詩歌本身的格律對仗,幾乎沒有涉及。”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評委會主席周國棟教授,清了清嗓子,做出了總結性的發言。
“各位,”他的聲音不大,卻讓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我們是在評一堂‘課’,還是一堂‘好課’?”
他扶了扶眼鏡,眼神銳利:“如果隻是‘課’,那它確實有瑕疵。但如果是一堂‘好課’,它的標準是什麼?是讓學生精準地背誦知識點,還是點燃他們對這門學科、乃至對整個世界的熱愛?”
“今天這堂課,或許沒有講清楚‘平仄’,但它講清楚了‘風骨’;它或許沒有細摳‘對仗’,但它細摳了‘擔當’!”
“它讓技術變得有溫度,讓曆史變得可觸摸,讓力量變得有詩意,讓情懷變得有根基。”
周國棟教授站起身,拿起了自己的評分表,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這樣一堂能夠讓學生熱血沸騰、讓聽者熱淚盈眶、讓我們的下一代真正理解並愛上我們民族偉大精神財富的課——在我這裡,它就是滿分!”
上午的比賽全部結束後,進入了最激動人心的成績公布環節。
主持人拿著一個信封,走上了舞台。所有參賽的老師和觀摩的師生,都屏住了呼吸。
“下麵,我宣布本次江城市青年教師優秀公開課大賽的最終評選結果。”
“獲得三等獎的是……”
“獲得二等獎的是……”
每念到一個名字,台下都會響起一陣禮貌性的掌聲。
省實驗中學的王坤,坐在第一排,雙手交叉在胸前,臉上帶著一絲穩操勝券的自信。他那堂課雖然不如14班那般石破天驚,但勝在毫無瑕疵,他相信,嚴謹的評委團最終還是會回歸“專業”本身。
“下麵,將要宣布的是本次大賽的一等獎!”主持人的聲音也提高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