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體裡,住著一個執教三十載、見慣了無數風浪和人性的靈魂。
他看著眼前這對父母,心中沒有憤怒,也沒有太多的失望,反而生出的是理解。
他太清楚了,在中國,對絕大多數普通家庭而言,“清華北大”這四個字,就是一種信仰,一種能讓所有理智和情感都為之讓路的終極信仰。
他知道,跟他們講“創造力比分數重要”,跟他們談“個性發展比保送可貴”,無異於對牛彈琴。
所以,他決定,換一種方式。
他示意激動不已的張桂蘭坐下,又扶起了鞠躬的林建軍。
他臉上的表情,自始至終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張大姐,林大哥,你們的心情,我完完全全地理解。”
這句話,像一劑鎮定劑,讓焦躁不安的夫妻倆都愣住了。
他們預想過楊明宇的各種反應,唯獨沒想到,是如此平靜的“理解”。
“為人父母,望子成龍,天經地義。省實驗開出的條件,彆說是你們,就是我聽了,都覺得動心。”楊明宇的語氣裡,沒有絲毫的責備,隻有共情。
他拿起那本宣傳冊,翻了翻,然後坦然地承認:“沒錯,省實驗,是比我們江城一中更好的學校。他們有我們給不了的硬件資源,有我們請不來的金牌教練。從這個角度看,讓林天轉學,似乎是一個非常理智的選擇。”
聽到楊明宇親口承認這一點,林建軍和張桂蘭的臉上,都閃過一絲喜悅和釋然。
他們覺得,楊老師“通情達理”,事情已經成了一大半。
然而,楊明宇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沒有強行挽留,也沒有打感情牌,他隻是作為一個專業的顧問開始為他們冷靜客觀地分析這件事背後的風險。
“但是,”他話鋒一轉,“任何選擇,都有它的反麵。我們不能隻看到硬幣的正麵,對吧?”
他看著林建軍,問道:“林大哥,您是廠裡的老師傅,您知道,再精密的機器,把它拆開來,都是由一個個標準化的零件組成的。對嗎?”
林建軍下意識地點點頭。
“省實驗,就是這樣一台無比精密的、高效的、專門生產‘名校生’的機器。”楊明宇的聲音不疾不徐,“它有最標準的流程,最嚴格的品控。林天進去之後,毫無疑問,會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零件’。他會被打磨,被拋光,被安置在一條通往清華北大的、最高速的流水線上。在這條線上,他不需要有太多的想法,隻需要按照圖紙,精準地執行每一個指令,就可以了。”
他頓了頓,給夫妻倆消化的時間。
“這聽起來很棒,對嗎?穩定、高效、成功率極高。”
張桂"蘭聽得連連點頭,這不就是她夢寐以求的嗎?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楊明宇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一個零件,如果離開了它所屬的那台機器,它還剩下什麼?或者說,當這台機器未來被淘汰了,這些被精準打磨出來的零件,還能適應新的機器嗎?”
這個問題,有些超出了夫妻倆的理解範疇。
楊明宇笑了笑,換了一種更通俗的說法。
“而在我們14班,我承認,我們給不了他那麼高速的流水線。我們這裡,更像一個……手工作坊。”
他指了指自己的辦公室,指了指窗外那片普通的操場。
“在這裡,我不想把林天培養成一個標準化的‘零件’。我希望他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一個懂得如何思考,而不僅僅是分數高的人;一個懂得如何與不同的人合作,而不僅僅是競爭的人;一個懂得如何從無到有地去創造一個東西,而不僅僅是完成一個任務的人。”
“在省實驗,他可能會學會全世界最頂尖的解題技巧。而在14班,我希望他能保留那份,想去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遊戲世界’的激情和夢想。”
楊明宇看著他們,目光真誠而坦然。
“所以,林大哥,張大姐。這兩種選擇,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好與壞。隻有……是否適合林天。”
“一個是穩定安逸的康莊大道,通往一個確定的、光明的未來。”
“一個是充滿未知和挑戰的探索之路,通往一個不確定、但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你們希望自己的兒子,走哪一條路?”
說完這番話,楊明宇端起茶杯,輕輕地喝了一口,不再言語。
他把所有的問題,都拋了回去。
辦公室裡,再次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林建軍和張桂蘭,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他們無往不利“情感攻勢”,在楊明宇的理性分析麵前,沒有起到太多作用。
他們開始真正地思考:自己為兒子選擇的,到底是他的人生,還是自己心中的“麵子”和“執念”?
許久之後,楊明宇看著依然糾結的夫妻倆,給出了自己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建議。
“這件事,我完全尊重你們的決定。我隻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他站起身,目光穿過辦公室的玻璃窗,望向遠處正在夕陽下奔跑的學生們,平靜地說道:
“讓林天,他自己來告訴我他最終的選擇。”
喜歡讓你帶個差班,你全員本科了?請大家收藏:()讓你帶個差班,你全員本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