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脆的鈴聲響起,辯論賽正式開始。
首先是主持人上來講了一些官話套話,然後比賽正式開始
高二1)班作為正方率先進行開篇立論。
一辯歐陽瑞站了起來。臉上的表情帶著優越感,仿佛他不是來辯論,而是來給大家普及辯論常識的。
“主席、評委、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方認為,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更應立足遠方。”
不得不說歐陽瑞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最起碼沒有怯場,而且字正腔圓,氣場十足。
“首先,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當我們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滿足後,我們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與社會貢獻,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中學生生於盛世,衣食無憂,我們的眼光理應超越眼前的瑣碎,去關注更宏大的命題……”
歐陽瑞的立論稿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到科技發展的前沿;從家國情懷的構建,到曆史偉人的選擇,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框架搭得是又高又大,格局直接拉滿。
整個論述過程,聽得台下的評委和老師們頻頻點頭,學生們則是一臉“雖然我可能沒有完全聽懂,但感覺他真的好牛逼”的崇拜表情。
這套打法在辯論場上很常見,叫做“升維打擊”。簡單來說,就是用一套你聽不懂但感覺很厲害的理論直接在氣勢上壓倒你,讓你後續所有的反駁都顯得格局太小,不值一提。
歐陽瑞坐下時,臉上帶著勝利者的微笑。他甚至懶得去看14班的表情,在他看來,這場辯論比賽到這裡其實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就是評委們給自己頒獎了。
然而,在角落裡的楊明宇端著他的枸杞保溫杯,輕輕吹了口氣,臉上那老謀深算的笑容反而更濃了。他知道,1班歐陽瑞現在搭建的這個“空中樓閣”有多漂亮,一會兒摔下來的時候就會有多慘。
輪到反方,高二14)班一辯林天發言。
林天沒有歐陽瑞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他隻是平靜地站起來對著話筒,用他一貫清晰邏輯開口說道。
“主席、評委、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方的觀點是,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更應立足身邊。”
“對方辯友剛才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非常宏偉的藍圖,聽得我也很激動。但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我們,是誰?我們是中學生。我們的主要活動範圍是學校和家庭,我們的主要能力是學習和認知世界。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責任實踐必須從這個範圍和能力出發。”
林天的發言稿,是王昊和陳靜被“禁賽”前,四個人反複打磨了三遍的成果。它沒有那些高大上的理論,說的全是大家非常容易聽懂的話。
“對方辯友談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很偉大。但我想問,一個連身邊同學的困難都視而不見的人,你真的相信他會去關心遠方的饑餓和戰爭嗎?一個連班級衛生都懶得打掃的人,你真的相信他有決心去解決全球變暖問題嗎?”
“我們認為,立足身邊不是格局小,而是腳踏實地。它是一個同心圓,最裡麵的一層是管好自己,對自己負責;往外一層,是關心同學,對班級負責;再往外,才是我們力所能及地去了解和關心社會。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一個連走路都沒學會的嬰兒,天天想著要去參加奧運會百米飛人大賽,這不叫誌存高遠,這叫好高騖遠。”
林天的立論,沒有一句廢話,邏輯嚴密,層層遞進。如果說歐陽瑞的立論是一篇華麗的散文詩,那林天的立論就是一份邏輯清晰的論說文。
他把對方那個懸在天上的“格局”硬生生地拽回到了地麵。
台下的風向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大家開始覺得好像14班說的更有道理一點。
接下來是二辯駁論環節。
1班的二辯是個伶牙俐齒的女生,她一站起來就火力全開,直指林天的“格局論”的問題。
“請問對方辯友,你們是不是認為,隻要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如果人人都隻關心身邊,那誰去仰望星空?誰去探索未知?如果錢學森先生隻想著幫鄰居修修收音機,那我們國家的兩彈一星又從何而來?”
她的話語像機關槍一樣,說的又急又快,並且充滿了攻擊性。隨後,她將矛頭直指14班的二辯——趙敏。
“我聽說,貴班最近一直在幫助一位有困難的同學,精神可嘉。但我想請問趙敏同學,你們這種行為,是不是一種典型的‘個例’?你們用一個班級的資源去幫助一個人,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這是一種為了自我感動而進行的‘道德表演’?這種‘身邊’的責任,除了滿足你們自己的道德優越感,對更廣闊的社會又有什麼實質性的推動作用呢?“
這個問題問得極其惡毒。它不僅否定了14班行為的價值,甚至將其動機都打上了“自私”的標簽。
後台,王昊的拳頭捏得咯咯作響,要不是陳靜死死拉住他,他估計已經衝上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趙敏身上。
趙敏站了起來,她的手因憤怒而微微有些顫抖,但眼神卻異常堅定。她沒有像對方預想的那樣去激烈地反駁“個例”和“道德表演”的問題。
她隻是看著對方辯友,平靜的說道:
“對方辯友,你問我,我們幫助同學對更廣闊的社會有什麼作用。我無法用數據和理論來回答你。但我想給你講一個故事。”
“曾經有一個女孩,她的家庭陷入了絕境。她每天都要麵對生病的家人和還不完的債務。她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了,她看不到任何希望。就在她準備放棄學業,放棄一切的時候,她的老師和同學向她伸出了手。”
“他們沒有跟她講什麼星辰大海,也沒有跟她談什麼家國情懷。他們隻是告訴她,‘彆怕,我們都在’。他們幫她申請助學金,幫她補習落下的功課,在她最撐不下去的時候給了她一個肩膀。”
趙敏說到這裡眼眶已經紅了,但她努力地控製著自己的情緒。
“現在,那個女孩不僅沒有輟學,還考了單科年級第一,她甚至有了夢想,她想當一名醫生,去幫助更多像她一樣的人。”
“你問我,幫助身邊的人有什麼用?我想說,它的用處就是你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而這個人未來或許就能為社會創造出遠超你我想象的價值。我們幫助身邊的人,不是為了感動自己,更不是什麼‘道德表演’。我們隻是在做一件我們認為對的,而且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我們隻是想在我們能力範圍內,讓這個世界因為我們的存在,能多那麼一絲絲的溫暖。我的發言完了,謝謝。”
趙敏坐下了。
全場鴉雀無聲。
她沒有講任何一個大道理,她隻是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但這個故事裡蘊含的情感力量,這個故事溫暖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內心,有些多愁善感的女孩甚至眼圈都有些濕潤了。
喜歡讓你帶個差班,你全員本科了?請大家收藏:()讓你帶個差班,你全員本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