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是冰冷的,但人心是溫暖的。1班那位二辯精心構建的邏輯陷阱,在趙敏真誠的敘述麵前潰不成軍。果然,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
如果說,之前的比賽是勢均力敵,那麼從這一刻起,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進入自由辯論環節,1班顯然是急了。他們試圖將話題重新拉回到他們擅長的宏大敘事上。
三辯站了起來,拋出了他們早就準備好的“殺手鐧”:“請問對方辯友,你們一再強調身邊的溫暖,可你們的溫暖能解決非洲的饑荒問題嗎?能阻止冰川的融化嗎?你們的眼淚,除了自我感動,還有什麼價值?”
這個問題,問得居高臨下,充滿了傲慢。
然而,沒等林天和趙敏開口,張偉站了起來。
隻見他因為情緒激動,臉漲得通紅,他甚至都忘了用話筒,直接扯著嗓子就吼了出來:
“非洲饑荒?冰川融化?你說得都對!都牛逼!可我就想問你一句——你,為這些事做過什麼?!”
這一嗓子也把1班的辯手給吼的懵了。
張偉可不管這些,他完全貫徹了王昊教他的“王八拳”戰術——不講章法,逮住一個點往死裡捶。
“你去過非洲嗎?你沒去過!你見過冰川嗎?你也沒見過!你連你同桌的數學題都不會做,你跟我談解決世界難題?你啥也沒乾,就在這兒張張嘴皮子,不覺得臉紅嗎?”
“我們是沒去非洲,我們是沒看見冰川!但我們看得見我同學吃不上飯!我們看得見他媽住院了沒錢交!我們幫他,是因為他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能幫!而且我們幫了!”
“做,永遠比說重要!你們站著說話不腰疼,我們是彎下腰去拉人了!你說我們眼淚沒用,那你們的嘴皮子就有用嗎?!”
張偉的發言,毫無邏輯可言,甚至有點胡攪蠻纏。但他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
“樸素”,這是極致的樸素。但“真實”,這也是極致的真實。
1班那位辯手被他這套組合拳打得暈頭轉向,下意識地反駁了一句:“我們這是在討論一種價值取向,你這是在進行人身攻擊……”
“我攻擊你怎麼了?”張偉脖子一梗,體育生的氣勢全開,“你坐那兒說風涼話,還不讓人說了?有本事你也去做點身邊的事啊!我們班籃球隊還缺個撿球的,你要不要來?!”
“噗嗤——”
台下不知道是誰先沒忍住,笑了出來。緊接著,整個禮堂爆發出了一陣快樂的笑聲。
就連評委席上幾個一本正經的老師都忍俊不禁,嘴角比ak47都難壓ak狗都不玩,俺隻玩內格夫和野牛,勸大家儘早加入野牛神教)。
1班的陣腳徹底亂了。
歐陽瑞的臉已經從漲紅變成了鐵青。他引以為傲的邏輯框架,被張偉這個“莽夫”用最不講道理的方式破了攻。
他想站起來反駁,卻發現自己無從開口。因為張偉的核心論點——“你做了嗎?”,是一個他無法回答的死結。
是的,他們什麼都沒做。
最後的四辯總結陳詞環節,幾乎成了“垃圾時間”。
1班的四辯同學努力地想把已經跑偏到爪哇國的話題拉回來,重新升華到家國情懷和人類未來的高度。但他的發言在經曆了剛才張偉那場鬨劇般的衝擊後,顯得無比蒼白甚至可笑。
輪到14班的四辯,侯曉欣。
這個女孩站了起來。全場所有人都自覺地安靜了下來,認真地聽著。
她看著自己麵前那張寫滿了陳靜心血的圖紙,深吸了一口氣。
“主席、評委、各位同學。今天,我們討論的不是遠方和身邊哪個更重要,而是在我們中學生這個特定的人生階段,哪種責任觀,更能讓我們成長為一個真正‘大寫的人’。”
她的開場沉穩而出彩。
“我方的林天同學告訴我們,要從力所能及處著手,這是‘知’;我方的趙敏同學告訴我們,要懷有同理之心,這是‘情’;我方的張偉同學告訴我們,要化思想為行動,這是‘行’。”
她將自己隊友的觀點完美地串聯並升華了。
“對方辯友擔憂我們立足身邊會變得目光短淺。恰恰相反,我們認為,身邊才是通往遠方的唯一道路。一個在身邊都學不會愛與責任的人,他口中的遠方不過是逃避現實的借口。正如一句話所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我們幫助身邊的同學,不是我們責任的終點,而是我們踐行社會責任的起點。在這裡,我們學會了如何溝通,如何協作,如何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這份在‘身邊’習得的能力與品格,才是我們未來走向‘遠方’,去承擔更大責任的、最堅實的行囊。”
“所以,我方堅信,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更應立足身邊。因為,每一個被我們拉起來的同伴,都將成為我們未來一同走向遠方的力量。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侯曉欣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她發言結束的那一刻,全場靜了三秒。
隨後,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歐陽瑞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他看著對麵那四個他曾經無比輕視的對手——一個技術宅,一個“不良少女”,一個體育莽夫,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孩。
他想不通為什麼會輸給這樣一支“雜牌軍”。
他不知道,他輸掉的從來不是邏輯。
而是人心。
觀眾席的角落裡,楊明宇擰開他那寶貝保溫杯的蓋子,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溫熱的枸杞茶,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堂關於“傲慢與偏見”的公開課很成功啊!
喜歡讓你帶個差班,你全員本科了?請大家收藏:()讓你帶個差班,你全員本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