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半這天,楊超擰緊電動車把手,在迷宮般的巷子裡穿梭。車頭燈切開濃稠的夜色,照亮前方不過五六米的距離。兩旁是城中村自建房的斑駁牆壁,密密麻麻的窗口大多暗著,偶有幾扇亮著昏黃燈光,像困倦至極勉強睜開的眼睛。
今天是鬼節,家家戶戶門前都燃著紙錢。一堆堆明滅的火光在夜色中跳動,紙灰隨風盤旋上升,又紛紛揚揚落下,給整條巷子蒙上一層灰霾。空氣中彌漫著焚燒紙錢特有的氣味,混合著潮濕的黴味和飯菜的複雜味道,形成城中村特有的氣息。
“媽的,這單送完趕緊收工。”楊超低聲咒罵一句,不由得加快車速。
他是美團眾包騎手,專門接城中村區域的訂單。這裡的路線錯綜複雜,正規外賣員都不願進來,但楊超從小在這兒長大,熟悉每一條小巷暗道,接單效率高,賺得也不少。
隻是今晚,他寧願少賺點。
電動車拐進更窄的一條巷子,地圖顯示目的地就在附近。楊超放緩車速,眯眼辨認門牌號。這裡的路燈壞了好幾年,唯一的光源來自路邊燃燒的紙錢堆。火光跳躍不定,在牆壁上投下扭曲搖曳的影子。
一陣陰風突然卷起,紙灰撲了楊超滿臉。他急忙刹車,吐掉嘴裡的灰燼,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明明是盛夏夜晚,這風卻冷得刺骨。
“叮……”
手機突然響起新訂單提示,在寂靜的巷子裡顯得格外刺耳。楊超瞥了一眼,是係統自動派送的附近訂單,取餐點就在前麵不遠,送餐地址是...紙灰巷14號。
他心頭一跳。紙灰巷是這片老城區最古老的巷子,據說清朝時就有了這個名字。老人家常說,那裡是陰陽交界處,鬼節那天尤其邪門。楊超從小聽這些傳說長大,雖然從不信邪,但今晚這氣氛,讓他心裡直發毛。
“沒有什麼比窮更可怕。”他給自己打氣,調轉車頭向取餐點駛去。
取餐的是一家小火鍋店,老板娘默默打包好餐品,遞給他時眼神躲閃,似乎不願多說一句話。楊超瞥見袋子裡是標準的單人火鍋套餐,外加一瓶白酒和兩副碗筷。
兩人份的餐,一人吃?他心裡嘀咕,但沒多問,接過餐盒就往外走。
紙灰巷比主巷更窄更暗,幾乎不見燈火。楊超推著電動車慢慢前行,依靠手機微弱的光線辨認門牌。巷子裡靜得出奇,隻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和心跳聲。兩側房屋門窗緊閉,不見半點人煙,仿佛整條巷子都已荒廢多年。
“10號...12號...”他小聲念著門牌,心跳加速,“應該就在前麵了。”
終於,一扇老舊的木門出現在視線中,門牌號被鏽跡遮蓋,但依稀可辨是“14”。楊超停好車,深吸一口氣,提起餐盒走上前去。
門前沒有燒紙錢的痕跡,這在這天晚上顯得格外突兀。整條巷子每家每戶門前都有燃燒的灰堆,唯獨這家門前乾乾淨淨,仿佛與這個節日毫無關係。
楊超叩響門環,沉悶的聲音在寂靜中回蕩。等待片刻,無人應答。他又敲了一次,力度加重了些。
“外賣!”他喊了一聲,聲音在窄巷中產生輕微回音。
就在這時,門悄無聲息地開了一道縫。沒有燈光透出,隻有一片漆黑。一隻蒼白的手從黑暗中伸出來,招了招,示意他把外賣遞進去。
楊超猶豫了一下。這場景太過詭異,但他告訴自己彆胡思亂想,可能隻是老人家不方便開門。他將餐盒遞到那隻手中,觸碰到對方皮膚的瞬間,一股寒意順著指尖直達脊椎——那手冷得不像活人。
“祝您用餐愉快。”他機械地說著職業用語,下意識地想看清門後人的模樣,但黑暗中什麼也分辨不出。
那隻手接過餐盒後,遞出來幾張紙幣。楊超還沒來得及查看外賣支付方式,卻鬼使神差的接過了,指尖再次觸碰到那冰冷的溫度,不由得一顫。正要說謝謝,門已經悄無聲息地關上了。
“怪人。”楊超搖搖頭,轉身走向電動車。
在車頭燈下,他清點收到的錢幣,頓時愣住了。手裡是四張印著天地銀行字樣的冥幣,麵值一億元,紙質粗糙,圖案詭異,在燈光下泛著不祥的光澤。
楊超倒吸一口涼氣,猛地回頭看向那扇門。門緊閉著,周圍依舊死寂。他手心冒汗,冥幣險些脫手落地。
惡作劇?還是...
不敢多想,他跳上電動車,擰足油門向巷口衝去。輪胎碾過滿地紙灰,揚起一片灰霧。冷風撲麵而來,他卻覺得背後如有實質的視線盯著自己,不敢回頭。
衝出紙灰巷,回到稍寬敞的主巷,楊超才稍稍減速。主巷裡仍有零星的紙錢堆在燃燒,但至少有了些許人煙氣息。他停下車,顫抖著手點了一支煙,試圖平複狂跳的心臟。
“肯定是惡作劇。”他自言自語,強迫自己理性分析,“有些無聊的人受西方萬聖節啟發,就喜歡在鬼節搞這種把戲。”
但那隻冰冷的手的感覺如此真實,那冥幣在手中的觸感也清晰無比。楊超掏出那四張冥幣,借著遠處火光仔細端詳。紙質粗糙,印刷劣質,確實是市麵上常見的祭奠用品。但為什麼會有人用這個付外賣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忽然想起,剛才接單時沒注意看支付方式。急忙掏出手機查看訂單詳情,訂單顯示的確是是“現金支付”。
楊超咽了口唾沫,決定不再糾纏此事。就當倒黴遇到神經病,自認虧本。他把冥幣揉成一團,準備扔掉,但轉念一想,又展開撫平,塞進了口袋。
“證據,”他告訴自己,“萬一要投訴呢?”
雖然他知道,平台根本不會受理這種離奇的投訴。
繼續穿行在巷弄中,楊超試圖忘記剛才的經曆,但那種不安感如影隨形。他總覺得背後有視線跟隨,每次回頭卻隻見空蕩的巷子和飄飛的紙灰。風聲也變得詭異,不再是平常的呼呼聲,而像是低語,又像是歎息,縈繞在耳際。
又送了兩單外賣,一切正常。顧客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提前手機支付的,沒有人再用冥幣戲弄他。楊超漸漸放鬆下來,認為那確實隻是個無聊的惡作劇。
接近午夜時分,訂單終於少了下來。楊超準備再接最後一單就收工回家。這時手機響起,又是一個自動派單,取餐點居然又是那家小火鍋店,送餐地址——紙灰巷14號。
楊超猛地刹車,輪胎在水泥地上摩擦出刺耳的聲音。
同樣的店,同樣的地址,同樣的訂單。
他下意識地想拒絕訂單,但平台規定無故拒單會扣大量積分,影響後續接單質量。猶豫片刻,他咬咬牙:“我就不信這個邪!”
再次來到小火鍋店,老板娘見到他,表情更加怪異。“又是紙灰巷14號?”她確認道,聲音有些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