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飛感到後背發涼。他想起昨晚自己燒紙時,確實無意中數了自己燒了多少張——這是他的習慣,做事總喜歡計數。而且那片冰涼的紙片...
下班回家路上,蔡明飛又遇到了昨天那位老太太。她站在巷口,似乎特意在等他。
“年輕人,昨天沒事吧?”老太太眼神銳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蔡明飛猶豫了一下,還是把經曆告訴了老太太,包括自己無意中數了紙錢的事情。
老太太臉色凝重:“哎,你還是犯了忌。那東西現在跟著你了。它不會害你命,但會讓你不得安寧,直到它數清楚所有紙錢為止。”
“那怎麼辦?”蔡明飛急切地問。
“隻有一個辦法,”老太太說,“你得知道它到底要數多少張。然後你在同一地點燒完全一樣數量的紙錢,一次燒完,不能多不能少,不能數錯。這樣它就能安息了。”
“可我怎麼可能知道它要數多少張?”蔡明飛絕望地問。
老太太歎了口氣:“它會給你提示的。注意看那些紙灰的圖案,注意聽那些聲音。但它會乾擾你,迷惑你。你必須保持清醒,記住真實的數字。”
當晚,蔡明飛又被輕微的聲音驚醒。這次他鼓起勇氣,沒有開門查看,而是通過門縫向外望。
月光下,那個模糊的身影依然蹲在客廳中央,數著看不見的紙錢。它數得很慢,很專注,但每當數到某個數字時,就會停頓一下,然後重新開始。
蔡明飛注意到,地上的紙灰排列成一些奇怪的形狀。他悄悄拿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
第二天,他請了假,去找一位研究民俗學的教授。教授看了照片,指出這些圖案可能是一種古老的計數符號,常用於祭祀活動。
“這看起來像是某種計數係統,每個形狀代表一個數字,”教授指著照片上的圖案,“這個彎月形代表五,這個圓形代表十,這個尖角代表一...”
蔡明飛根據教授的解讀,拚湊出一個數字。但他不確定這是否正確。
隨後的幾天裡,蔡明飛每晚都會聽到數紙聲,而且聲音越來越清晰。白天他也會出現幻覺,看到紙灰形成的數字圖案無處不在:咖啡杯裡的奶泡、窗外雲朵的形狀、甚至路燈下飛蛾的影子。
他感到自己正在慢慢崩潰。
一周後的深夜,蔡明飛再次被聲音驚醒。這次他下定決心,推開門走了出去。
客廳中央的身影沒有消失,反而更加清晰。它是一個模糊的人形,由旋轉的紙灰組成,手中拿著看不見的紙錢,一張一張地數著。
蔡明飛深吸一口氣,開口說道:“你要的數是一千三百四十七張,對嗎?”
數紙聲戛然而止。灰影緩緩轉向他,雖然沒有五官,但蔡明飛能感覺到它在“看”著自己。
片刻寂靜後,灰影開始慢慢消散,最後化作一小堆紙灰,靜靜地躺在地板上。
蔡明飛知道,他根據教授猜對拚湊出來的數字對了。
第二天黃昏,他準備了一千三百四十七張紙錢,不多不少,再次來到那個十字路口。夕陽西下,天空被染成橘紅色。
他仔細地燒著每一張紙錢,不數數,不回頭,不應聲。當最後一張紙錢化為灰燼時,一陣輕風吹過,紙灰旋轉著升向天空,形成一道優美的螺旋,然後緩緩消散在暮色中。
從此,蔡明飛再也沒有被深夜的數紙聲打擾。但他永遠記得那次經曆,記得那個由紙灰組成的模糊身影,記得那種被無形之物注視的恐懼。
後來,每當有人提起都市怪談,蔡明飛都會保持沉默。但他知道,在老城區某個十字路口,關於燒紙禁忌的傳說又多了一個——那個關於數紙灰影的故事,正在口耳相傳中悄然蔓延,提醒著那些在黃昏時分燒紙祭奠的人們:有些禁忌,不可輕易觸碰;有些規則,必須嚴格遵守。
世間有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如同暗夜中無聲旋轉的紙灰,它們不尋求理解,隻遵循某種古老的規則。而人類所能做的,唯有保持敬畏,在明與暗的邊界謹慎前行。
喜歡靈異短篇故事集請大家收藏:()靈異短篇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