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西區的老居民樓總是流傳著一些怪事。其中最令人不安的,是關於一個午夜電台和樓道燈的傳說。
李明浩是個出租車司機,四十多歲,獨自住在西區一棟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樓裡。他習慣深夜收車後聽本地電台的《夜話》節目,主持人低沉的嗓音能幫他緩解疲勞。
那是個尋常的周三淩晨,李明浩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住處。樓道裡的老式感應燈像往常一樣,隨著他的腳步聲亮起,昏黃的光勉強照亮通往三樓的台階。
剛進家門,他就打開老舊收音機調到了熟悉的頻率。主持人正用平緩的語調讀著聽眾來信:“...有位匿名聽眾分享了他的經曆,說每次深夜回家,樓道燈總會在走到二樓與三樓之間的轉角時突然熄滅,他不得不摸黑走完最後十幾級台階...”
李明浩皺了皺眉,這描述太像他自己的經曆了。他繼續聽著,主持人的聲音忽然帶上了一絲異樣:“...這位聽眾還提到,如果在燈熄滅時停下腳步,仔細傾聽,會聽到...”
收音機突然發出一陣刺耳的雜音,打斷了主持人的話。李明浩拍了拍收音機,信號恢複了,但節目已經轉入下一話題。
第二天淩晨,李明浩再次深夜歸家。當他走到二樓轉角時,燈果然熄滅了。他下意識地停住腳步,屏息傾聽。
寂靜中,他聽到了極其輕微的電流嘶嘶聲,像是從牆壁裡傳出來的。除此之外,彆無他物。他搖搖頭,繼續上樓,燈沒有再亮起。
回到家,他打開收音機,《夜話》主持人正說道:“...許多老樓的電路確實老化嚴重,特彆是照明線路,有時會產生微弱的電磁場,影響敏感設備...”
這話仿佛是對他剛才經曆的回應,李明浩感到一絲莫名的不安。
隨後的幾天,他開始留意這個現象。每次淩晨回家,燈總在二樓轉角準時熄滅,再也不會亮起。而每晚的《夜話》節目,總會或多或少地提到與燈光、電路或老舊建築相關的內容。
一天晚上,李明浩忍不住在節目熱線時間打去了電話。
“您好,主持人,我最近總是遇到樓道燈熄滅的問題,就是在二樓轉角那裡,每次都一樣...”他描述了自己的經曆。
電話那頭靜默了片刻,主持人回答:“很多老樓都有類似問題,可能是接觸不良或者感應器老化。建議您向物業反映。”
這回答合情合理,但李明浩卻感到一陣失望。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麼。
掛斷電話後,他忽然意識到——剛才打電話時,他並沒有告訴主持人自己住在哪一棟樓,也沒有說燈是在二樓轉角熄滅的。
那麼主持人是怎麼知道的?
淩晨兩點,李明浩收車回家。走到樓前時,他注意到整棟樓隻有他家的窗戶是暗的——他記得自己出門前明明留了一盞客廳燈。
心裡升起一股寒意,他慢慢走上樓梯。腳步聲在寂靜的樓道裡回響,燈一如既往地亮起又熄滅,在二樓轉角處陷入完全的黑暗。
這次,他清晰地聽到了那電流嘶嘶聲,似乎還夾雜著彆的什麼...像是極輕微的呼吸聲,又像是收音機調頻時的靜電噪音。
他猛地回頭,身後隻有濃稠的黑暗。
衝回家中,他第一時間打開收音機。《夜話》主持人正在說話,但聲音似乎有些不同,更加低沉,幾乎不像同一個人:
“...當我們談論老樓的電路問題時,很少人知道電流有時會形成特殊的頻率,這種頻率能夠承載信息,甚至...承載記憶。牆內的電線就像神經纖維,整棟樓成了一個巨大的生物...”
李明浩感到脊背發涼,他伸手想關掉收音機,卻發現開關失靈了。主持人繼續說著:
“...有的建築因為年代久遠,吸收了太多的生活痕跡,形成了某種‘回路’。在特定時間,比如深夜,當大部分電器都關閉時,這種回路就會激活...”
突然,收音機裡的聲音開始扭曲變形,夾雜著刺耳的雜音和難以辨彆的語句碎片。李明浩驚恐地拔掉了電源插頭——但收音機依然在響!
沒有電源的收音機繼續播放著扭曲的聲音,仿佛有什麼東西正在通過它的喇叭說話。
李明浩跌跌撞撞地衝出家門,卻在樓道裡猛地停住了腳步。整個樓道的燈全滅了,比往常更加黑暗,那種黑暗幾乎具有實體性,濃重得令人窒息。
他摸索著向下走,卻發現自己不是在向下,而是在向上爬樓梯。本該向下的台階變成了向上,他來到了四樓,但這棟樓隻有三層!
轉身想回去,卻發現來時的路已經消失,隻剩下一堵斑駁的牆。牆麵上有著細微的電線裸露在外,發出微弱的嘶嘶聲和幾乎聽不見的低語。
恐懼攫住了他的心臟。他拚命向下跑,台階在腳下似乎沒有儘頭,轉過一個轉角又是另一個轉角,所有的樓道布局一模一樣,但沒有任何門牌號,也沒有出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終於,他精疲力竭地停在某個轉角,癱坐在台階上。這時,他注意到牆壁上有一塊區域看起來較新,似乎最近被修補過。
腦海中突然閃過一段記憶——幾個月前,這棟樓確實進行過電路維修,工人們在二樓轉角處的牆壁裡發現了一些老化的線路,進行了更換。當時還有鄰居閒聊說,這些電線恐怕比他們的年齡都大。
李明浩顫抖著伸手觸摸那塊牆麵,就在指尖接觸的瞬間,整麵牆突然變得透明如玻璃!牆內不是磚石,而是密密麻麻、交織如蛛網的電線,它們發出幽藍的微光,脈衝般有節奏地明滅著。
在這些電線中央,纏繞著一團人形的陰影。那陰影沒有五官,沒有特征,隻是一團模糊的人形輪廓,隨著電流的脈衝微微顫動。
李明浩嚇得縮回手,牆麵恢複原狀。他連滾爬爬地繼續向下跑,這次終於看到了熟悉的樓門口。衝出門外,他頭也不回地跑到街上,直到遠離那棟樓才停下來喘氣。
第二天,李明浩找了家賓館住下,再也不敢回那棟樓。他向物業反映了情況,物業派電工檢查後告訴他,樓道燈的感應器確實老化嚴重,已經更換。關於電台節目,電台方麵表示那晚《夜話》節目是重播,根本沒有接聽任何熱線電話。
一周後,李明浩鼓起勇氣回到樓裡取東西。樓道燈工作正常,沒有再熄滅。鄰居告訴他,電路整修後,一切都很正常。
晚上,在家收拾行李時,他無意中打開了收音機。電流聲中,一個熟悉的主播聲音緩緩說道:“...城市中總有各種怪談,有些關於老樓,有些關於午夜電台。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故事背後是電路老化形成的特殊電磁場,這種場會影響人的感知,甚至產生集體幻覺...”
聲音突然變得低沉詭異:
“...但更少有人知道,有些建築確實會有‘記憶’,通過電線網絡保存下來。偶爾,當條件恰好合適,這些記憶會被‘播放’,就像收音機接收信號一樣。你不是在聽電台,你是在聽這棟樓在說話...”
李明浩猛地關掉收音機,拎起行李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後來,他搬到了城市東區的新公寓,再也沒有遇到類似的事情。但他永遠記得那段經曆,記得牆內那團人形的陰影,和沒有電源卻依然作響的收音機。
西區的老居民間又多了一個怪談——關於一個午夜電台,突然熄滅的樓道燈,以及牆內低語的電線。有人說那是建築的記憶;有人說那是過去被困在牆中的某種東西;還有人說什麼都沒有,隻是老電路造成的幻覺。
但這個版本的故事一直在流傳,每當深夜樓道燈無故熄滅時,總會有人想起這個故事,加快腳步,不敢回頭。
都市的夜晚從不缺少怪談,每一個陰影背後都可能藏著新的傳說,每一個偶然現象都可能被賦予恐怖的解讀。而這些故事之所以長久流傳,或許正是因為它們觸碰到了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恐懼——對那些無法解釋的日常異常,對那些似乎有生命的環境,對那些暗示著我們並非獨居於此世界的細微征兆。
喜歡靈異短篇故事集請大家收藏:()靈異短篇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