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光穿透薄霧,灑在永寧城高低錯落的屋簷上。
楚驍站在自家小院的石階上,深吸一口帶著涼意的空氣,目光落在角落裡那堆發酵中的牲畜糞便上。
三個月前,他從現代穿越到這個類似古代華夏的世界,成了這個邊陲小城中的一個普通青年。
前世作為化工工程師的他,此刻正醞釀著一場足以顛覆整個永寧城能源格局的技術革命。
“驍兒,又在琢磨你那糞坑了?”鄰居李大爺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笑著打趣道。
楚驍回過神,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微笑:“李大爺,這可不是普通的糞坑,再過幾日,它就能產出比煤炭更耐燒的沼氣,到時候您老做飯就不用砍柴了。”
李大爺滿臉狐疑地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種“年輕人真是異想天開”的表情,然後拄著拐杖,緩緩地朝著街市走去。
然而,楚驍並沒有把李大爺的態度放在心上。
他心裡很清楚,在這個以煤炭和木柴為主要燃料的時代,他所帶來的沼氣技術將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怎樣的衝擊。
回到屋裡後,楚驍輕輕地關上了門,然後走到桌前,緩緩地展開了一卷粗糙的紙張。
這卷紙看起來已經有些年頭了,上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沼氣池的建設要點和發酵原理。
作為一個穿越者,楚驍深知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這個類似古代的世界裡,一項關鍵技術的推廣能夠引發巨大的變革,甚至可能改變整個社會的發展軌跡。
他凝視著這卷紙,仿佛看到了未來的景象: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清潔能源,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便利和舒適。
“少爺,用早飯了。”老仆人忠伯端著簡單的粥菜走進來,看著楚驍專注的樣子,忍不住歎氣,“您整天研究這些,不如想想怎麼把老爺留下的布莊經營好...”
楚驍抬頭,眼中閃著光芒:“忠伯,布莊賺的是小錢,我要做的是能讓全城百姓受益的大事。”
忠伯搖搖頭,不再多言。自從三個月前楚驍大病一場後醒來,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整天琢磨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說什麼“技術改變世界”。
飯後,楚驍照常來到城西的貧民區。這裡居住著永寧城最底層的百姓,矮小破舊的房屋擠在一起,街道上汙水橫流,空氣中彌漫著難聞的氣味。
“楚哥哥來了!”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歡呼著圍上來。
楚驍從兜裡掏出幾塊麥芽糖分給孩子們,然後走向一處正在施工的空地。
十多個漢子正在那裡挖著一個巨大的坑穴,見楚驍到來,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
“楚先生,按您的要求,池子已經挖好了,正在砌磚。”工頭老趙上前彙報。
楚驍仔細檢查了工程的進度和質量。這是他籌資建設的第一個公共沼氣池,旨在為這片貧民區的百姓提供免費的燃料。
“很好,照這個進度,月底就能投入使用。”楚驍滿意地點頭,“到時候,家家戶戶都能用上清潔的沼氣,再也不用砍柴買煤了。”
工人們聞言,臉上都露出期待的神色。
在這個貧民區,燃料支出是家家戶戶的一大負擔,若是真有免費可用的燃氣,無疑是天大的福音。
然而楚驍的舉動早已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
永寧城中心,一座氣派的宅邸內,煤炭商賈仁義正聽著管家的彙報。
“老爺,那楚驍又在貧民區搞什麼‘沼氣池’,說是能用糞便製造燃氣,免費供窮人使用。”管家小心翼翼地說,“現在好多原本買煤的貧民都在等著用他的沼氣,咱們在城西的煤鋪這幾天銷量減了三成。”
賈仁義眯起眼睛,手中的兩個鐵球轉得飛快:“一個毛頭小子,也敢動我的奶酪?查清楚了嗎?他什麼來頭?”
“查過了,就是城裡楚家布莊的少爺,父母雙亡,沒什麼背景。不過據說三個月前大病一場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懂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
賈仁義冷笑一聲:“免費?我看他能免費到幾時!找幾個人,給他點顏色看看。”
......
三日後,楚驍的公共沼氣池終於建成。池子周圍圍滿了好奇的百姓,大家都想看看這個號稱能“變糞為寶”的神奇裝置到底管不管用。
楚驍站在池邊,朗聲向眾人解釋:“各位鄉親,這個沼氣池原理很簡單。就是將人畜糞便、秸稈等有機物在密閉環境中發酵,產生一種叫做甲烷的氣體,這種氣體可以像煤炭一樣燃燒,但卻更加清潔安全。”
有人質疑道:“楚先生,糞便真能燒出火來?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楚驍笑道:“口說無憑,我演示給大家看。”
他打開沼氣池出口的閥門,接上一根竹管,另一端連接著一個特製的灶具。
隨著他劃著火柴,灶具上“噗”地一聲竄起一道藍色的火焰。
圍觀的百姓發出一陣驚呼,不少人擠上前來想看個清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神奇!太神奇了!”
“這火苗真旺,比柴火強多了!”
“居然真的能用糞便燒火做飯?”
楚驍繼續講解:“這個沼氣池建成後,我會教大家如何維護和使用。它不僅能夠產生燃料,發酵後的糞渣還是極好的肥料,比直接施糞肥效果更好。”
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討論聲。對於這些貧民來說,免費燃料和高效肥料無疑是雪中送炭。
然而就在眾人興奮之際,幾個彪形大漢推開人群,氣勢洶洶地走到楚驍麵前。
“誰允許你在這裡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為首的一個刀疤臉漢子厲聲喝道,“我是城西地保劉三,接到舉報,說你在這裡搞邪術妖法,蠱惑人心!”
百姓們見狀,紛紛後退,臉上露出畏懼的神色。這劉三是城西一霸,與煤炭商人賈仁義關係密切,平日裡沒少欺壓百姓。
楚驍麵不改色:“劉地保,我這是在造福百姓,何來邪術妖法之說?”
“造福百姓?”劉三冷笑,“用糞便生火?這不是妖法是什麼?我看你是用障眼法欺騙鄉親們!”
他身後的幾個手下開始推搡圍觀的百姓,試圖驅散人群。
楚驍心知這是賈仁義派來搗亂的人,卻不慌不忙:“既然劉地保認為是障眼法,不妨親自試試這火焰是真是假?”
劉三一愣,沒想到楚驍如此鎮定。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上前,伸手試探那藍色的火焰。
“燙!”他猛地縮回手,手指已經被灼傷,證明這火焰絕非幻術。
圍觀的百姓見狀,膽子大了起來,紛紛出聲支持楚驍:
“劉地保,你也看到了,這火是真的!”
“楚先生是在為我們做好事,你不要為難他!”
“我們窮人家用不起煤炭,有這免費燃氣是好事啊!”
劉三麵色鐵青,眼看無法以“妖法”的借口製止楚驍,便換了個說法:“就算這火是真的,你這池子建在這裡,臭氣熏天,引發瘟疫怎麼辦?我必須為整個城西的百姓健康著想!”
這時,一個蒼老但有力的聲音從人群後方傳來:“劉地保多慮了。”
眾人回頭,隻見李大夫提著藥箱走來。李大夫是城西最有聲望的郎中,為人正直,深受百姓敬重。
“李大夫,您怎麼來了?”劉三態度稍微緩和了些。
李大夫不看他,徑直走到沼氣池邊,仔細查看後說道:“這沼氣池設計精妙,完全密閉,不但不會有臭氣散發,反而能夠將糞便中的病菌殺死,減少瘟疫傳播。楚公子此舉,實乃利民之大善!”
有了李大夫的支持,百姓們更加堅定地站在楚驍一邊。劉三見勢不妙,隻得撂下幾句狠話,帶著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楚驍向李大夫致謝,李大夫卻擺擺手:“老夫隻是實話實說。楚公子這項技術若真能推廣,實乃百姓之福。不過...”他壓低聲音,“你動了某些人的奶酪,恐遭報複,務必小心。”
楚驍點頭:“多謝李大夫提醒,我自有準備。”
......
當晚,楚驍在家中書房整理技術資料時,聽到院外有異響。
他悄悄走到窗邊,隻見幾個黑影正在院牆外晃動,似乎在準備縱火。
楚驍冷笑一聲,並不驚慌。
他早有準備——院牆四周早已暗中布置了簡易的報警裝置和防禦措施。
就在那幾個黑影準備行動時,突然從暗處衝出十多個壯漢,將他們團團圍住。
原來是楚驍事先聯係好的貧民區青年們,他們自願組成護衛隊,保護楚驍和沼氣池的安全。
一場混戰後,縱火者全部被擒。
經審問,果然是賈仁義指使的。
楚驍並沒有將這些人送官,而是讓他們帶話給賈仁義:“技術進步的潮流不可阻擋,與其阻撓,不如順應時代,轉型求存。”
然而賈仁義並未接受這番好意。
三日後,一場針對楚驍的陰謀在暗中展開。
賈仁義買通了官府中人,以“擅自改造土地,危害公共安全”為由,要將沼氣池強行拆除。
當官府差役來到貧民區時,卻發現成百上千的百姓已經圍在沼氣池周圍,手挽手組成人牆,誓死保護這個給他們帶來希望的設施。
“差爺,這沼氣池是我們窮人的命根子啊!”
“楚先生是好人,你們不能這樣!”
“要拆池子,先從我們身上踏過去!”
差役們麵對群情激憤的百姓,不敢強行執法,隻得回去複命。
賈仁義得知後勃然大怒,決定采取更極端的手段。
......
夜深人靜,楚驍獨自在書房研究另一項技術——海鹽粗提煉法。
他明白,單靠沼氣技術還不足以撼動舊有的利益格局,必須有多方麵的技術突破,才能真正推動社會進步。
“鹽...”楚驍喃喃自語,“在這個時代,鹽的重要性不亞於燃料。”
他正在整理一份簡易的海鹽提煉工藝,準備公之於眾,打破鹽商對鹽業的壟斷。突然,他聽到屋頂有輕微的響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楚驍迅速吹滅油燈,躲到暗處。
隻見一個黑衣人從屋頂悄然落下,輕手輕腳地潛入書房,開始在書桌翻找。
“在找這個嗎?”楚驍的聲音從角落傳來,他手中舉著一卷圖紙。
黑衣人大驚,猛地轉身,手中已多了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楚驍卻不慌不忙:“賈仁義派你來的?想偷我的技術資料?”
黑衣人一言不發,猛地撲向楚驍。
就在此時,書房門被撞開,忠伯帶著幾個貧民區青年衝了進來。
原來楚驍早已在家中設置了警報係統,一旦有入侵者,就會觸發院外的警鈴。
黑衣人見勢不妙,試圖跳窗逃走,卻被窗外守候的人逮個正著。
經審問,這名黑衣人是賈仁義重金聘請的江湖大盜,專門來偷竊楚驍的技術資料。
楚驍沉思片刻,做出了一個決定:既然賈仁義如此渴望這些技術,不如就“送”給他。
第二天,楚驍故意讓人放出消息,稱他正在研究一種“海鹽精煉秘法”,能夠以極低成本生產高質量食鹽。
同時,他假裝加強了對書房的守衛,製造出嚴防死守的假象。
賈仁義果然上鉤,再次派盜賊前來偷竊。
這次,楚驍早已準備好了一份“特彆”的技術資料——表麵上是一種高效鹽提煉法,實際上卻存在嚴重缺陷,按照該方法操作,不僅產量低,還會造成設備嚴重腐蝕。
貪婪的賈仁義得到這份“秘方”後如獲至寶,立即投入大量資金按照該方法建設鹽場,準備大賺一筆。
與此同時,楚驍開始了他的真正計劃。
......
初冬的第一場雪輕輕覆蓋了永寧城。這一天,楚驍在城中心的廣場上設立了一個講台,宣布將要公開傳授“海鹽粗提煉法”。
消息傳出,不僅永寧城,連周邊城鎮的百姓都蜂擁而至。
鹽在這個時代是生活必需品,但價格昂貴,許多貧苦人家常常吃不起鹽。
廣場上人山人海,楚驍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麵前擺著簡單的實驗器具。
“各位鄉親,今日我要向大家公開一種簡單的海鹽提煉方法,無需複雜設備,家家戶戶都可以自己製鹽!”
台下爆發出驚呼和議論聲。
自己製鹽?
這在當時簡直是天方夜譚,鹽業一直是由官府和少數大鹽商壟斷的。
楚驍開始演示:如何從海水中初步提取鹽分,如何去除雜質,如何安全地食用自製的鹽。
他講解得詳細易懂,每一步都讓台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這些方法雖然不能生產出最精細的上等鹽,但足以滿足日常食用需求,而且幾乎沒有任何成本,隻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勞力。”
演示結束後,楚驍將詳細的技術資料免費分發給大家,並承諾任何人如有疑問,都可以到他那裡谘詢。
這一舉動猶如投下一顆重磅炸彈。
消息迅速傳開,不僅永寧城,整個地區的百姓都開始嘗試自製食鹽。
鹽商們驚恐地發現,他們的鹽突然賣不出去了。百姓們寧願花點時間自己製鹽,也不願購買價格高昂的商品鹽。
鹽商股價應聲暴跌,短短數日內,跌幅高達90!
許多投機鹽商的富戶一夜之間傾家蕩產。
而賈仁義更是雪上加霜——他按照偷來的“秘方”投入巨資建設的鹽場,不僅產量低下,設備還頻繁故障,維修費用高昂,很快陷入了嚴重虧損。
......
一個月後,永寧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貧民區的沼氣池成功運行,上百戶人家用上了免費燃氣,再也不用為燃料發愁。
街道因為不再需要堆放柴火而變得整潔,空氣中的煙塵也減少了許多。
沿海地區的百姓則享受到了自給自足的食鹽,不再受鹽商盤剝。
一些聰明的人甚至開始小規模生產食鹽,以極低的價格出售,進一步壓低了食鹽市場價格。
楚驍成為了百姓口中的“技術聖人”,每天都有許多人來到他的小院,感謝他帶來的變革,或請教技術問題。
而曾經囂張一時的賈仁義,因投資失敗和煤炭生意萎縮,終於撐不下去,宣告破產。
在一個寒冷的清晨,有人發現他在自家倉庫中上吊自儘,結束了他壟斷牟利的一生。
楚驍站在院中,望著遠處覆蓋白雪的屋頂,心中沒有太多勝利的喜悅,反而感到沉甸甸的責任。
忠伯走過來,為他披上一件外衣:“少爺,天冷了,進屋吧。”
楚驍搖搖頭:“忠伯,你說我這樣做對嗎?賈仁義雖然為富不仁,但畢竟是一條人命...”
忠伯歎氣:“少爺心善,但那賈仁義是自作自受。若不是他貪心不足,屢次加害於您,也不至於此。您這是為民除害。”
楚驍沉默片刻:“技術本身沒有對錯,關鍵在如何使用。我怕的是,有一天這些技術會落入惡人之手,反而成為害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