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更鼓既齊,殘拍歸位,真朝理應風調雨順。
可自太廟鼓聲合縫後,皇城一連三月無雨,亦無雪。
禮部請旨,開春壇、祭風伯、鞭春牛,皆不應。
欽天監夜半觀星,呈密折:
“心宿二暗而複明,其光分裂,成雙星並踵,一前一後,相距——恰半拍。”
閏帝既“無”,新帝未立,政歸簾內。
簾後是誰,無人敢問;隻聞珠簾深處,時有鼓點,輕敲慢撚,像戲子試嗓。
二
守廟老閹奴名阿吾,自幼入宮,已曆四朝。
自那夜摸得自己心跳慢半拍後,他再不敢臥眠。
每至子正,他必赤足奔至太廟梁上,以耳貼瓦。
瓦下並無更鼓,隻有一枚逆鱗,貼鼓而眠。
可阿吾卻聽見另一番動靜——
“撲——撲——”
像春芽頂破種殼,像胎兒蹬宮,像……另一顆心,在鼓裡發芽。
他想起老皇祖的秘檔:
“逆鱗者,非鱗,乃龍種之胚;遇閏月、閏日、閏時,則生閏人,代天行拍。”
阿吾不禁低頭,看自己胸口。
皮膚下,有條青線自膻中蜿蜒,每夜子正,便向前爬毫厘。
三月初三,青線抵咽喉;
三月十五,青線入唇,抵左齒;
三月既望,齒根發癢,他張口對鏡——
齒列之間,竟萌生一粒細小鼓槌,骨質,色蒼白,徑僅分許,
敲舌作響:
“嗒。”
三
同夜,皇城九門更鼓齊啞。
鼓吏慌報兵部,兵部轉報內閣,內閣趨至簾前。
簾內人未語,先伸一手,手白如玉,指七寸長,指尖托一器——
赫然是那麵“一尺小鼓”,鼓麵卻裂作兩半,
一半刻“真”,一半刻“閏”。
簾後人輕叩“真”麵,
“咚——”
百官忽覺心跳加速,血湧如潮;
再叩“閏”麵,
“咚——”
心跳驟停,眼前黑白。
兩聲既罷,百官齊跪,額觸地,如麥遇鐮。
簾後人始開口,聲若幼童,卻帶老朽回音:
“朕乃真朝第十子,
昔被竊走半拍,
今以閏帝之骨、阿吾之舌,
重鑄雙心鼓。
真朝若無朕,則天下無春。”
言罷,鼓自掌心懸起,
“真”“閏”兩麵相對,互擊——
“咚——咚——”
一快一慢,一追一逃,
像父子,像兄弟,像君臣,
像兩瓣終於重逢、卻永不合拍的心。
四
鼓聲未絕,皇城忽降初雨。
雨點疏密亦循半拍:
一滴落瓦,一滴懸空;
一滴入土,一滴倒流。
雨中,太廟屋脊“哢嚓”作響,
逆鱗鼓裂,生出一條青枝,
枝上無葉,唯結兩蕾,
一蕾紅,一蕾白。
阿吾齒間小槌自發躍出,化作流光,
擊紅蕾——
蕾開,露出一顆極小的心臟,
心室壁薄如蟬蛻,
卻清晰刻著“七”。
再擊白蕾——
蕾開,竟空無一物,
唯聞一聲嬰兒初啼,
卻比常嬰慢半拍,
像被世界遺忘、終於追上的
第一口呼吸。
五
簾後人收鼓,長身而起。
珠簾掀起,露出一張麵孔——
左半童顏,右半枯骨,
中間一道裂縫,
裂縫內兩顆心,
一真一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