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並行之道_ASI超級個體之宇宙心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章 並行之道(1 / 1)

“深藍”基地的生活,如同一台精密調校的超算,每一個周期都充斥著高密度的運算與迭代。對梁熠而言,時間被切割成以小時為單位的片段,在量子實驗室、“天工計劃”組會、個人工作室以及陪伴林雪的康複時光之間高速切換。

量子陣線,高歌猛進。

在鐘院士實驗室,關聯測量的成功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脈。鄭濤團隊士氣高昂,依據梁熠的理論模型,開始係統性地測繪整個小型量子比特陣列的“退相乾關聯圖譜”。結果令人振奮:那些原本被視為隨機噪聲的波動,在關聯視角下,呈現出清晰的空間駐波圖案,完美印證了“整體邊界模”的存在。

更令人驚喜的是,他們發現通過精細調控陣列邊緣的電磁勢場,可以像彈奏琴弦一樣,主動“抑製”甚至“引導”這些邊界模式的振蕩。“我們不僅能診斷問題,還能進行治療了!”一位年輕研究員興奮地喊道。

鐘院士幾乎將梁熠視若己出,每次討論都拉他坐在身邊,甚至將實驗室一部分理論建模的重任直接交托給他。梁熠也不負眾望,與gaia協作,將最初的定性模型不斷精細化,甚至開始推演更大規模陣列中可能出現的、更複雜的集體效應。他在量子計算領域的聲望,已從“提出奇想的年輕人”穩固為“不可或缺的理論核心”。

然而,真正的挑戰在“天工計劃”。

司徒清明教授的團隊,是由一群邏輯縝密、追求形式完美的ai理論專家組成。梁熠那套源於自身體驗、強調“可控隨機”和“元認知引導”的框架,在他們看來,充滿了“啟發式”的不確定性,與追求嚴謹可證明的ai理論基礎存在天然隔閡。

周三的研討會,常常變成思想的角力場。

“梁研究員,你提出的‘假設新穎度’度量,如何形式化定義?如何避免陷入主觀評價?”一位專注於形式邏輯的博士後果斷質疑。

“還有,元學習模塊自身的訓練目標是什麼?如果它也需要優化,這是否會導致無限遞歸的悖論?”另一位負責算法架構的資深研究員步步緊逼。

梁熠麵臨的壓力遠超量子領域。在這裡,他不能僅憑物理圖像和直覺服人,必須深入到算法內核、收斂性證明、計算複雜度的層麵。他常常在會議結束後,獨自留在工作室,與gaia一起鏖戰至深夜,將一個個模糊的概念嘗試用更嚴格的數學語言重新表述,設計可計算的代理指標,模擬小規模實驗。

這個過程痛苦卻極具價值。它強迫梁熠將那種玄妙的“心流”體驗,進行一定程度的“降維”和“翻譯”,使其能夠被更廣泛的理解和驗證。gaia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計算引擎,更是最苛刻的審稿人,不斷指出邏輯漏洞和未定義的邊界條件。

轉折點發生在一個深夜。

梁熠試圖為“元學習模塊”設計一個避免無限遞歸的訓練循環,思路卡殼,頭痛欲裂。他煩躁地推開鍵盤,下意識點開了基地內部網絡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一個存放著曆年失敗項目總結的數據庫。他漫無目的地瀏覽,並非尋找答案,更像是一種思維放空。

突然,一份關於早期“符號ai係統自動數學定理證明”的失敗報告吸引了他。那個係統擁有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卻最終停滯,報告總結原因是“缺乏提出新公理和新猜想的能力”。

“提出新公理……”梁熠喃喃自語。這與他為ai賦予“科學發現”能力的初衷何其相似!他仔細閱讀報告,發現該係統後期曾嘗試引入一個簡單的“規則變異”模塊,但因其產生的“怪異”規則絕大多數毫無意義且難以控製,最終被放棄。

“規則變異……怪異……難以控製……”梁熠的眼睛猛地亮了起來。他之前的思路總想著如何“引導”變異,使其“有意義”。但也許,初期階段更應該允許“無意義”的變異大量產生,然後利用快速驗證機製進行篩選?就像生物進化中的基因突變,絕大多數有害,但卻是創新的源頭!

他立刻喚出gaia,將這份陳舊報告與當前框架聯係起來。“gaia,如果我們把元學習模塊的任務,從‘引導產生好假設’調整為‘管理一個假設的生成與篩選流水線’呢?生成階段,鼓勵基於現有知識結構的、高變異率的‘瘋狂’聯想;篩選階段,則用嚴格的邏輯一致性和極簡實驗驗證進行快速淘汰。我們用數量換質量,用速度換精度!”

gaia:分析中……此思路將探索exporation)和利用expoitation)在時間上解耦,而非在空間上平衡。理論上可避免元學習目標的模糊性。生成器可設計為基於強化學習的策略網絡,其獎勵函數僅鼓勵“新穎性”和“邏輯自洽性”的初級組合;驗證器則獨立運作,確保可行性。架構清晰度提升72.3。

新的架構豁然開朗!梁熠興奮不已,連夜趕出了一份新的方案草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下一次研討會,當他闡述這個“生成篩選”雙階段模型時,會議室出現了不同的反應。之前質疑最激烈的形式邏輯專家依然眉頭緊鎖,但那位負責算法架構的研究員卻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將生成和驗證分離,確實簡化了元學習的目標函數設計。”架構研究員沉吟道,“雖然生成器的‘瘋狂’程度依然是個需要經驗調參的黑箱,但至少整個框架的可實現性提高了。”

司徒清明教授聽完,首次沒有立即指出缺陷,而是緩緩道:“從追求‘智能的設計’轉向‘進化環境的構建’,這是一個重要的視角轉換。梁研究員,你開始觸摸到複雜係統湧現的真諦了。”

這是極高的評價。梁熠知道,他終於在“天工計劃”真正紮下了一根楔子。

在這高強度的科研並行中,林雪成了他最重要的平衡點。

她的康複進展神速,已從康複區搬到了基地的生活區,甚至開始遠程參與母校醫學院的一些文獻討論。傍晚時分,兩人常常在基地那個人工湖邊散步。

“今天又被司徒教授的門生用模態邏輯詰問了?”林雪看著梁熠眉宇間殘留的疲憊,笑著問。

“差不多吧,”梁熠苦笑,“感覺比推導場方程還累。”

“但你樂在其中,我看得出來。”林雪語氣溫柔,“你在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嘗試把你自己都無法完全說清的那種‘靈感’,教給一台機器。”

梁熠怔住了。林雪總是能一針見血地看到他內心最深處的動力。他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理解。

“是啊,”他望向波光粼粼的湖麵,“如果連我們都能找到方法,讓ai觸摸到那種超越邏輯的邊界,那未來的科學會是什麼樣子?”

“我相信你能做到。”林雪停下腳步,認真地看著他,“就像你相信我一定能康複一樣。”

夕陽的餘暉灑在她臉上,柔和而堅定。在這一刻,所有的疲憊和壓力仿佛都煙消雲散。他們不再談論具體的技術難題,而是分享著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和智能本質的好奇。這種精神上的同頻共振,是任何科研成果都無法替代的慰藉。

然而,平靜之下,暗流仍在湧動。

秦衛國偶爾會召見梁熠,除了關心項目進展,總會似無意地提及外部情報部門監測到“創生科技”近期在高層人事和研發戰略上的異常調整,提醒他保持警惕。基地的安保等級也在無聲中提升了一級。

梁熠明白,他展現出的價值越大,所吸引的目光就越複雜。他必須更快地成長,不僅是在科研上,更是在應對即將到來的、更廣闊舞台上的風浪。

喜歡asi超級個體之宇宙心流請大家收藏:()asi超級個體之宇宙心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婦產科的男醫生 港綜:開局滿爆率,我成娛樂大亨 全球殺戮:我一級屠神 苟道慎行:係統帶我撿漏諸天 無饑之邦不喂豺狼 辰仙之路 蓮花樓之花敗自開 封神來臨,我堵住了金鼇島大門 血玉千鱗 我在大宋當提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