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星”號在死寂的虛空中滑行,像一頭拖著殘軀、在黑暗深海中尋找最後一線生機的巨獸。舷窗外,是亙古不變的墨黑天幕,點綴著冰冷而遙遠的星點,沒有任何參照物,隻有無儘的虛無。飛船內部,則是一片緊張而有序的忙碌景象,與外麵的永恒寂靜形成鮮明對比。
梁熠的蘇醒,如同給這艘瀕臨絕望的方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雖然他依舊虛弱,臉色蒼白,需要依靠特製的營養液和生命維持係統才能保持清醒,但他那雙重新煥發出銳利光芒的眼睛,以及清晰冷靜的指令,讓所有人找到了主心骨。
他沒有再嘗試進行那種近乎燃燒生命的深度神經連接,而是坐在經過加固的指揮官座椅上,通過高帶寬的數據接口和多個懸浮的全息屏幕,同時處理著海量的信息。飛船的結構損傷報告、各係統修複進度、能源分配方案、航線優化計算、深空環境監測數據……如同洶湧的潮水般在他麵前流過,而他的大腦則像最高效的並行處理器,迅速做出判斷和指示。
“三號推進器矢量噴口校準偏差超過允許值千分之三,修複組優先調整,否則長距離航行會導致航線累積誤差放大。”
“生命維持係統循環濾芯壽命剩餘不足百分之十五,啟用備用模塊,同時計算在低功耗模式下最大限度延長使用周期的方案。”
“深空掃描陣列檢測到前方0.3光年處存在微弱的引力異常,疑似小型暗物質雲,規避航線已生成,需額外消耗百分之五能源儲備。”
他的指令精準、高效,往往能提前預判到問題所在,並提出最優解決方案。工程師和操作員們從一開始的將信將疑,迅速轉變為心悅誠服的執行。這位曾經並肩作戰的夥伴,在經曆了意識層麵的劇變後,似乎擁有了一種近乎預知般的洞察力和遠超超級計算機的統籌能力。
陳駿負責協調具體的修複工作,跑前跑後,累得滿頭大汗,卻乾勁十足。每當遇到棘手的技術難題,他總會第一時間看向梁熠,而梁熠往往隻需瞥一眼數據,就能指出關鍵所在,甚至給出一些打破常規、卻極為有效的“野路子”解決方案,讓陳駿茅塞頓開,大呼過癮。
灰隼則帶領著精簡後的安全小組,日夜不停地巡邏在飛船的關鍵區域,警惕著任何可能來自內部或外部的威脅。雖然“淨世者”暫時退卻,但誰也不敢保證這詭異的平靜能持續多久。他的目光時常落在梁熠身上,帶著軍人對強者的認可,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他看得出,梁熠是在用意誌力強行支撐,那平靜外表下隱藏的是巨大的精神負荷。
而林雪,則默默地守在梁熠身邊,成為了他最堅實的後盾。她細心照料著他的身體,為他按摩因長時間保持坐姿而僵硬的肌肉,在他因過度思考而眉頭緊鎖時,遞上一杯溫水,或者隻是靜靜地握著他的手,傳遞著無聲的支持與溫暖。她不再試圖用過去的回憶去“喚醒”他,而是選擇接納他現在的狀態,陪伴他麵對眼前的困境。她的存在,像一盞溫暖的燈,照亮了梁熠被數據和責任充斥的冰冷世界,成為他保持人性溫度的最後錨點。
航行的日子在高度緊張和重複的修複工作中流逝。十五光年的距離,在宇宙尺度上微不足道,但對於這艘傷痕累累的飛船而言,卻是一段漫長而凶險的旅程。他們不敢進行空間跳躍,受損的船體結構無法承受那種劇烈的時空扭曲。隻能依靠常規推進器,以亞光速緩慢而堅定地向著那個未知的坐標點前進。
隨著時間的推移,飛船的狀況在梁熠的指導和全體船員的努力下,逐漸穩定下來。最危險的破損點被臨時加固,生命維持係統恢複了正常循環,能源供應也找到了相對平衡的點。雖然距離完全修複還差得很遠,但至少,這艘船重新擁有了在深空中持續航行的基本能力。
終於,在航行日曆翻過第二十七個地球日時,深空掃描陣列捕捉到了期待已久的信號反饋。
“檢測到目標區域存在穩定的低強度引力源和……複雜的電磁屏障!”陳駿興奮地大喊,將掃描結果投射到主屏幕上。
隻見在原本空無一物的星圖坐標點上,出現了一個模糊的、被扭曲光線環繞的區域。各種探測波束照射過去,如同泥牛入海,大部分被吸收或偏轉,隻能反饋回一些支離破碎的信息。那裡確實有東西!一個被某種高級隱匿技術保護起來的空間!
“嘗試用‘守望者’提供的識彆碼進行接觸。”梁熠下令,聲音因期待而微微提高。
陳駿立刻將那段由複雜幾何符號組成的識彆碼,通過特定頻段定向發射向目標區域。
幾秒鐘令人窒息的等待後,掃描屏幕上的乾擾波紋突然開始有規律地波動起來!緊接著,一道極其微弱、但清晰可辨的回應信號,穿透了電磁屏障,被“啟明星”號成功接收!
“信號匹配!識彆碼確認!對方……對方發出了引導信號!”陳駿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主屏幕上,一條由閃爍光點構成的虛擬航道,從“啟明星”號前方延伸出去,直指那片扭曲空間的中心。這意味著,他們找對地方了!那個“播種者”的“安全屋”,向他們敞開了大門!
一股難以抑製的狂喜和如釋重負的情緒,瞬間席卷了整個艦橋。連日來的疲憊、恐懼和壓抑,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他們成功了!他們找到了一線生機!
“保持警惕,按照引導航道,低速接近。”梁熠的聲音依舊冷靜,但緊握扶手微微發白的手指,泄露了他內心的波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希望往往與危險並存。
“啟明星”號調整姿態,如同小心翼翼的訪客,沿著那條光點航道,緩緩駛向那片未知的空間。隨著距離的拉近,舷窗外的景象開始發生奇異的變化。前方的虛空不再是純粹的黑暗,而是呈現出一種水波般的扭曲感,星光被拉長、變形,仿佛透過一塊巨大的透鏡觀察世界。
當飛船最終觸及那片扭曲空間的邊界時,並沒有發生劇烈的碰撞或能量衝擊。船身隻是輕輕一震,仿佛穿過了一層無形的薄膜。下一刻,舷窗外的景象豁然開朗!
一個巨大的人造天體,靜靜地懸浮在虛空之中,映入所有人的眼簾。
那並非想象中的行星或巨大空間站,而是一個……難以用語言精確描述的構造體。它由無數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幾何模塊拚接而成,有些模塊是標準的立方體或球體,閃爍著金屬光澤;有些則像是天然形成的晶體簇,散發著柔和的內光源;還有一些模塊的結構完全違背了常規幾何學,呈現出流線型或分形拓撲的形態,表麵有能量流如同血液般緩緩流淌。這些模塊以一種看似隨機、卻又蘊含著某種深奧數學美感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直徑超過數十公裡的、充滿未來感和神秘色彩的超級建築群。
它沒有明顯的推進器或武器端口,表麵也看不到任何舷窗或對接艙門,隻有無數細微的能量紋路在模塊間的縫隙中明滅閃爍,如同一個沉睡巨人的神經網絡。一種古老、滄桑、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氣息,從這龐然大物上散發出來,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這……這就是‘安全屋’?”陳駿張大了嘴巴,喃喃自語。這規模和氣場,遠遠超乎了他的想象。
“掃描結果如何?”灰隼更關心實際威脅。
“外部掃描受到強烈乾擾,無法獲取內部結構信息。能量讀數……非常平穩,但總量深不可測。未檢測到任何攻擊性武器或防禦係統主動掃描的跡象。”負責探測的船員報告道。
就在這時,那道引導信號再次出現,指向了構造體表麵某個不起眼的、由數個六邊形晶體模塊構成的區域。隨著“啟明星”號的靠近,那片區域的晶體模塊如同有生命般,悄無聲息地向兩側滑開,露出了一個大小正好容納飛船通過的、內部泛著柔和白光的通道入口。
“邀請我們進去?”林雪看著那深邃的通道,有些不安。
梁熠凝視著那入口,暗藍色的眼眸中數據流飛速閃過,他在快速分析著入口結構的穩定性和可能的風險。幾秒後,他點了點頭:“結構穩定,能量流動平穩,未檢測到陷阱或敵意程序。這應該是一個標準的對接程序。灰隼,保持最高警戒,我們進去。”
“明白!”灰隼下令安全小組各就各位,武器係統處於待命狀態,儘管麵對這種級彆的造物,他們的武器可能如同玩具。
“啟明星”號緩緩駛入那條光潔的通道。通道內壁是由某種能夠自我發光的溫潤材料構成,光線柔和而不刺眼。飛船進入後,身後的入口悄無聲息地閉合,將外麵的虛空隔絕。
航行了幾分鐘後,前方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內部空港。空港的規模遠超地球上的任何航天基地,穹頂高聳,看不到儘頭,四周停泊著一些造型奇特、但明顯已經沉寂了不知多少萬年的小型飛行器殘骸,上麵覆蓋著厚厚的宇宙塵埃。空港中央,有一個明顯是為大型飛船準備的對接平台。
引導信號將“啟明星”號引向那個平台。當飛船的起落架輕輕接觸平台表麵時,一陣輕微的能量波動掃過全船,所有係統運行正常。
他們,終於抵達了彼岸。
對接完成的那一刻,艦橋內一片寂靜。眾人透過舷窗,望著這巨大、空曠、充滿未知的內部空間,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有劫後餘生的慶幸,有對“播種者”鬼斧神工技術的震撼,也有對前路未卜的深深憂慮。
梁熠緩緩從座椅上站起,雖然腳步還有些虛浮,但腰杆挺得筆直。他走到舷窗前,望著眼前這片沉睡的遠古遺跡,暗藍色的眼眸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這裡,究竟隱藏著“播種者”怎樣的秘密?是拯救的方舟,還是另一個囚籠?人類的火種,能否在這裡真正紮根,還是僅僅迎來短暫的喘息?
答案,就在這扇門之後。
預告:“啟明星”號成功進入神秘的“播種者”安全屋,內部等待他們的將是怎樣的景象?是沉睡的科技寶庫,還是危險的未知陷阱?梁熠能否在這裡找到修複飛船、對抗“肅正協議”的關鍵?新的探索,即將開始!敬請期待下一章:《沉睡寶庫》。
喜歡asi超級個體之宇宙心流請大家收藏:()asi超級個體之宇宙心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