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邊界的集市在臘月初一定下了址。一片開闊的河穀地帶,漢軍士兵與羌、氐部族的人一起,用石塊壘起臨時的貨台,上麵分門彆類擺著鹽袋、鐵犁、鐵鍋,還有關中運來的布匹、糧食。河穀對岸,羌人的馬群正在吃草,氐人的皮毛堆成了小山,空氣中彌漫著鹽的鹹、鐵的腥和牲畜的臊,混雜成一種奇特的熱鬨。
天宇特意從成都府調來十名經驗豐富的市丞,負責主持交易。他站在高處,看著各族人小心翼翼地靠近貨台,眼神裡帶著好奇與戒備,像極了當初蜀地百姓初見官鹽鋪的模樣。
“按市價算,不許偏袒任何一方。”天宇對市丞們叮囑,“羌人的戰馬按齒齡定價,三歲口的最好,一石鹽加一具鐵犁;氐人的狐皮要分等級,上等的換一口鐵鍋,中等的換半石鹽。”
開市的號角剛響,一個羌人漢子就牽著匹棗紅馬走到貨台前,指著鐵犁比劃:“我要這個,換我的馬。”市丞驗過馬的齒齡,笑著給他搬了一具鐵犁,又額外添了一小袋鹽:“第一次交易,送你的。”漢子愣了愣,突然咧開嘴笑了,露出兩排黃牙。
氐人首領帶著族人來得最晚,卻最直接。他指著最大的一口鐵鍋:“我用二十張上等狐皮換這個,再用十匹馬來換十石鹽。”張平親自給他過秤,狐皮每張都夠厚實,戰馬也都是壯實的成年馬。“首領守信,這些鹽多給你半石。”張平讓人搬鹽時,特意多舀了一瓢。
首領抱著鐵鍋,用手敲了敲,發出“嗡嗡”的響聲,滿意得直點頭:“下個月,我帶更多馬來,要十口這樣的鐵鍋!”
集市上漸漸熱鬨起來。羌人用戰馬換鹽和鐵犁,氐人用皮毛換鐵鍋和布匹,漢軍的士兵則用糧食換部族的草藥、奶酪。起初還有些拘謹,後來有人用手勢比劃著說笑,甚至有羌人的孩童學著漢人的樣子,用鹽粒在地上畫畫,引得眾人哄笑。
李信在人群中看到了上次交易的羌人首領,他正拿著鐵犁,讓漢人工匠教他如何安裝在犁架上。“這鐵犁真能一天耕三畝地?”首領還是有些不信。工匠當場借來一匹馬,套上犁架在河灘上演示,鐵犁入土深淺適中,拉出的犁溝筆直整齊,看得羌人嘖嘖稱奇。
“不僅能耕地,”李信遞給他一本用圖畫編成的《耕作圖》,上麵畫著如何播種、如何施肥,“學會這些,你們的糧食能多收一半。”
首領捧著圖冊,像捧著寶貝似的,小心翼翼地塞進懷裡:“我回去就教族人學,下個月……我帶五十匹馬來換!”
日落時分,集市漸漸散了。貨台上的鹽和鐵器少了大半,換來的戰馬拴了滿滿兩排,皮毛、草藥堆成了小山。市丞們核賬時發現,不僅沒虧,還因為交易量大使成本降低了不少。
“將軍,羌人換走鐵犁三十具、鹽二十石,換來戰馬三十匹;氐人換走鐵鍋十五口、鹽十五石,換來戰馬二十匹、狐皮五十張。”市丞遞上賬本,臉上帶著笑意,“他們說下個月還要來,帶更多的馬和皮毛。”
天宇看著那些戰馬,其中有不少是能直接上戰場的好馬,心中暗喜。他讓人將戰馬交給騎兵營,叮囑道:“好生馴養,這些馬比中原的馬更耐山地,是衝鋒的好料子。”
回程的路上,李信不解地問:“將軍,咱們明明能壓低價格,為何還要多給他們鹽和鐵器?”
“做生意,講究細水長流。”天宇指著遠處的祁連山,“羌、氐部族在那裡繁衍生息了千百年,不是靠一次交易就能拉攏的。讓他們覺得占了便宜,才會願意常來,久而久之,就成了咱們的盟友。”他頓了頓,“再說,這些戰馬能讓咱們的騎兵變強,保衛關中,他們的鹽鐵需求也能得到滿足,這是雙贏。”
消息傳回關中,劉邦正在操練新組建的騎兵營。聽聞一次集市就換回五十匹戰馬,他翻身下馬,對天宇道:“照這個速度,半年就能湊齊三千騎兵!到時候,看項羽的鐵騎還敢不敢囂張!”
張良在旁補充:“更重要的是,穩住了羌、氐,西陲就安穩了,咱們能專心對付東邊的楚軍,不用再擔心腹背受敵。”
天宇點頭:“臣已讓人在集市旁修了驛站,派了懂醫術的郎中常駐,免費給部族的人看病。再教他們打井、種麥,讓他們知道,跟著大漢有好日子過。”
一個月後的集市,規模比上次大了一倍。羌人首領果然帶來了五十匹戰馬,還帶了些族人來學習打井;氐人首領不僅帶了戰馬和皮毛,還讓自己的兒子跟著張平學漢話,說要“做永遠的買賣”。
交易時,一個羌人老嫗拉著郎中的手,用生硬的漢話道謝:“我的孫子……病好了,謝謝你。”她身後,一個瘦弱的孩童正抱著一袋鹽,好奇地看著漢軍士兵操練。
天宇看著這一幕,忽然覺得,那些鹽鐵不僅換來了戰馬,更換來了邊地的安寧與信任。當羌、氐的孩童不再害怕漢軍的旗幟,當他們的首領願意讓兒子學漢話,這片土地上的隔閡,正在一點點消融。
騎兵營的馬廄裡,戰馬越來越多,嘶鳴聲此起彼伏,透著蓬勃的生機。士兵們正在練習騎射,馬蹄揚起的塵土中,隱約能看到未來馳騁沙場的影子。天宇知道,用鹽鐵換來的不僅是戰馬,更是大漢騎兵的複興,是西陲的穩固,是天下安定的基石。
他站在馬廄前,望著那些神駿的戰馬,仿佛聽到了它們在戰場上踏破楚軍陣營的轟鳴。而這一切的起點,不過是河穀集市上,那袋雪白的鹽,那具閃光的鐵犁,和一句簡單的“我們來做買賣”。
開春後,第三場集市換回了一百匹戰馬。騎兵營終於湊齊了一千人,劉邦親自為他們賜名“西陲銳騎”,任命趙信為統領。出征前,趙信牽著最壯實的一匹羌馬,對天宇道:“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辜負這些好馬,定不辜負大漢的鹽鐵!”
天宇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讓楚軍看看,咱們的騎兵,回來了。”
看著騎兵們策馬遠去的背影,天宇望向隴西方向。那裡的集市還在繼續,鹽鐵與戰馬的交換,信任與友誼的建立,都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這片土地的命運。而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更廣闊的未來,正在鹽鐵的光芒與戰馬的蹄聲中,緩緩展開。
喜歡秦末龍旗請大家收藏:()秦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