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傳檄周邊郡縣,揭露漢朝腐朽_秦末龍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秦末龍旗 > 第168章 傳檄周邊郡縣,揭露漢朝腐朽

第168章 傳檄周邊郡縣,揭露漢朝腐朽(1 / 1)

天武元年暮春,一隊隊快馬從長安出發,馬蹄踏過剛抽芽的麥田,將一封封印著玄色“武”字的檄文,送向關中、河東、河西、漠南……檄文的蠟封上,沒有華麗的紋飾,隻有一枚簡單的印章——那是用邊郡最常見的青石刻成的,刻著“天武”二字,邊角還留著刻意不磨平的棱角,像極了天宇那柄用了十年的鐵劍。

檄文的開篇,沒有稱孤道寡的自矜,隻有一句沉甸甸的話:“吾乃邊郡戍卒天宇,今日傳檄天下,非為爭帝業,實為訴民苦。”

長安城的布告欄前,擠滿了踮腳圍觀的百姓。一個瞎眼的老秀才被孫兒攙扶著,指尖撫過檄文上凹凸的字跡,聽著周圍人的誦讀,渾濁的眼裡滾下淚來:

“……去年冬,長安大雪,未央宮炭薪堆積如山,而邊郡哨卡三名士兵,裹著單衣凍斃於烽火台,其屍身被野狗啃食,直至半月後才被發現——而此時,李德全正用軍餉為其母祝壽,一場壽宴耗銀萬兩,夠邊郡千人吃一年。”

人群中發出抽氣聲。一個曾在邊郡做過驛卒的漢子紅著眼喊道:“是真的!那三個士兵裡,有個是我同鄉,他娘還在等著他捎冬衣回去,最後等來的,隻有半塊帶血的鎧甲碎片!”

檄文繼續寫道:“……河西走廊,本是絲綢之路要衝,卻被貪官以‘巡查’為名,設卡盤剝。往來商隊,十稅其七;過路百姓,身帶銅錢者需交‘過路費’,帶糧者需交‘養兵糧’,甚至有婦人因帶了給孩子的奶水,被誣‘私藏酒水’,當眾受辱。”

“畜生!”一個西域商人氣得渾身發抖,他想起去年自己的商隊被盤剝得隻剩三匹駱駝,差點死在戈壁灘上,“我當時就說,這漢朝氣數儘了!”

更讓人心驚的是檄文中附的賬冊抄錄——李德全及其黨羽三年來的貪腐明細:

“長安糧倉:賬麵存糧十萬石,實際不足三萬石,其餘皆被倒賣,換得珍珠瑪瑙無數,藏於其私宅地窖。”

“邊軍軍餉:每月應發銀五千兩,實際到賬不足兩千兩,其餘被層層克扣,連掌管賬簿的小吏都能在一年內買三進宅院。”

“賑災款項:去年關中大旱,朝廷下撥賑災銀二十萬兩,真正用於打井引水的,不足五萬兩,其餘被用於修建官員的‘望災樓’,美其名曰‘觀測災情’。”

“望災樓?我知道那樓!”一個關中老農啐了一口,“就在渭水邊上,雕梁畫棟,比龍王廟還氣派!咱村人渴死了七個,官府卻說明年才能‘觀測’到咱這兒的旱情!”

檄文的末尾,天宇沒有號召立刻起兵,隻寫道:“吾天武軍,暫居長安,不為劫掠,隻為清汙。若各郡縣願自查自糾,將貪腐之吏綁送長安,吾必以禮相待;若執迷不悟,護賊自重,待吾軍兵臨城下,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清汙!清汙!”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隨即喊聲傳遍長安街頭。百姓們扛著鋤頭、拿著扁擔,自發湧向那些曾作威作福的官員府邸,昔日門庭若市的宅院,此刻成了過街老鼠的巢穴。

河東郡的郡守接到檄文時,正在宴請同僚。他看著檄文上羅列的自己去年克扣河工工錢的明細,酒杯“哐當”掉在地上,癱坐在椅子上——他終於明白,天宇要的不是地盤,是人心。

河西的戍將則在城樓上燒掉了檄文,卻在深夜悄悄召集親信:“把這三年貪墨的銀子吐出來,悄悄送到邊郡災民手裡……天宇這小子,是來真的。”

漠南的匈奴部落首領拿著譯好的檄文,對兒子笑道:“漢人常說我們是蠻夷,可看看他們的朝廷,比豺狼還貪。這天宇,倒是個敢說真話的漢子,或許,我們可以和他做筆交易。”

快馬還在奔馳,檄文還在傳揚。長安的布告欄前,那瞎眼老秀才忽然抬手,讓孫兒扶他對著宮城方向深深一拜:“盼了一輩子清明,總算盼到敢說真話的人了。天武……天武……這名字好,以武止戈,民才能安啊。”

陽光穿過人群,照在檄文上“揭露漢朝腐朽”六個字上,仿佛要將那些肮臟的過往,徹底曬在光天化日之下。天宇站在城樓上,望著街頭湧動的人潮,手裡捏著一份未發出的檄文底稿,上麵有他親筆塗改的痕跡——最初寫的是“討伐漢朝”,後來劃掉了,改成了“揭露腐朽”。

他知道,推翻一個王朝容易,喚醒人心難。這檄文,不是戰書,是鏡子,讓天下人看看,這看似穩固的大漢江山,早已被蛀蟲掏空,而他要做的,是把這麵鏡子遞到每個人手裡,讓他們自己選擇:是繼續忍受,還是跟著他,用刀劍刮去那些腐爛的血肉,讓這片土地重新長出新的生機。

喜歡秦末龍旗請大家收藏:()秦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八零隨軍:改嫁冷麵糙漢被嬌寵 撩倒四個病嬌,翻車後被日日求寵 資本家小姐搬空家產,隨軍養崽撩機長 穿書八零,鹹魚致富日常 民間鬼狐傳 冷婚三年忍夠了,直播賣掉前夫哥遺物! 尋人啟事,你家毛茸茸托錯夢啦! 綜漫:雨夜被不登校酒蒙子拖回家 八音盒裡的世界 火影:大筒木的寶可夢培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