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架構初立,各司其職_秦末龍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秦末龍旗 > 第293章 架構初立,各司其職

第293章 架構初立,各司其職(1 / 1)

臨晉縣衙的正堂被重新粉刷過,原本斑駁的牆壁換上了乾淨的白灰,唯一保留的是堂上懸掛的“明鏡高懸”匾額,隻是匾額下的公案換了張新製的木桌,桌麵上攤著五城的輿圖,用朱砂標出的職能區域像一張細密的網,將這片土地的脈絡清晰勾勒。

張頜站在堂中,看著陸續走進來的三十餘人——有降兵中識文斷字的校尉,有本地鄉紳推舉的老者,還有天策軍裡戰功赫赫卻不善廝殺的老兵。他們穿著統一的青色公服,雖略顯局促,眼神裡卻透著鄭重。

“從今日起,五城設‘三司’,”張頜的聲音在堂內回蕩,指尖點向輿圖,“戶曹管人口、田畝、賦稅;兵曹管城防、巡邏、軍械;工曹管水利、修繕、工坊。每司設主事一人,佐官兩人,分駐五城,統一聽令於軍府。”

他拿起三份印信,分彆刻著“戶曹之印”“兵曹之印”“工曹之印”,銅質的印身在晨光中閃著冷光。“李鄉老,”張頜將“戶曹之印”遞給須發皆白的老者,“您久居安邑,熟悉農桑,戶曹主事一職,非您莫屬。”

李鄉老接過印信,雙手微微顫抖。他原是安邑的老秀才,秦末戰亂時躲在鄉下,沒想到花甲之年竟能執掌一司,當下躬身道:“老朽定不負將軍所托,管好這五城的生計。”

“趙昂,”張頜轉向曾奇襲河津的騎兵校尉,將“兵曹之印”擲過去,“你帶過兵,懂防禦,兵曹的事交給你,我要五城的城牆像鐵桶一樣結實。”

趙昂接住印信,抱拳時甲胄碰撞作響:“末將保證,蒼蠅都飛不進城門!”

最後,“工曹之印”被遞給了原楚軍的軍械官王匠。此人雖出身敵軍,卻精通工坊營造,河津渡口的浮橋就是他帶人連夜修好的。“王匠,”張頜看著他,“鐵坊、水利、城牆修繕,全歸你管,缺人缺料,直接報軍府。”

王匠捧著印信,眼眶微紅。在楚軍時,他因進言減少軍械浪費被鞭笞,如今卻能執掌工曹,當下單膝跪地:“將軍信我,我必以死相報!”

一、戶曹的第一筆賬

戶曹的臨時辦公點設在臨晉的舊糧倉旁,三間打通的庫房裡堆滿了賬簿,李鄉老帶著兩個佐官,正對著五城的田畝冊核賬。

“安邑的鹽堿地有三百畝,得先改良,”李鄉老用毛筆在冊子上批注,“每畝撒十斤草木灰,連續三年才能種莊稼。記著,讓兵曹派些士兵幫忙,百姓的勞力得留著春耕。”

佐官是個年輕書生,聞言提筆記錄:“鄉老,賦稅按‘十抽一’征收,會不會太少?軍餉、修繕都要用錢。”

李鄉老放下毛筆,指著窗外正在翻地的農夫:“你看他們,以前每畝地要交‘十抽五’,還得服徭役,地裡的收成不夠填窟窿,誰還肯好好種?咱們收得少,但要收得勻,讓百姓看到盼頭,明年的地才能種得更用心。”

正說著,蒲阪的戶曹佐官匆匆進來,手裡拿著新登記的戶籍冊:“鄉老,蒲阪查出二十戶隱田,都是以前楚軍校尉強占的,現在百姓不敢認。”

李鄉老翻看冊子,眉頭緊鎖:“傳我令,隱田歸還原主,三年免征賦稅。另外,貼出告示,凡舉報隱田者,賞粟米五石——但不許誣告,誣告者加倍罰糧。”

傍晚時,戶曹的第一本賬冊封皮了。上麵記載著:五城共八千三百二十七戶,三萬四千六百五十一人,可耕良田兩萬一千畝,鹽堿地一千二百畝,預計秋收可產糧三萬石。李鄉老撫摸著賬冊,仿佛能看到金黃的麥浪在田野裡翻滾。

二、兵曹的防禦圖

兵曹的議事房裡,趙昂正和五城的兵曹佐官圍著防禦圖爭論。圖上用墨線標出了五城的城牆高度、箭樓位置,還有巡邏路線,密密麻麻的標注幾乎覆蓋了原本的輿圖。

“陝城的西城牆必須再加高五尺,”趙昂用紅筆在圖上畫了道線,“那裡對著函穀關,章邯的投石機能打到城裡,太危險。”

陝城的佐官是個老兵,聞言急道:“主事,加高三尺就夠了,五尺要動用太多工匠,會耽誤春耕的。”

“春耕重要,命更重要!”趙昂拍著桌子,“從工曹調三十個鐵匠,再從百姓裡雇五十個壯丁,工錢按市價給,絕不拖欠。”他轉向河津的佐官,“河津的渡口要加派巡邏,白天兩班,晚上三班,每隊不得少於十人,帶弩箭。”

爭論聲中,安邑的佐官突然道:“主事,城外發現一股流寇,約百餘人,搶了兩個村子的糧食,要不要派兵清剿?”

趙昂立刻起身,抓起兵符:“傳我令,調臨晉的三百騎兵,隨我去安邑!”他走到門口時,又回頭道,“記著,抓活的,問問他們是從哪來的,附近還有沒有同夥。”

騎兵出發時,夕陽正染紅天際。趙昂勒馬站在城門口,看著士兵們檢查裝備,突然對身旁的佐官道:“告訴各城,每晚亥時,城頭點三盞燈籠,若有異動,滅一盞;遇襲,滅兩盞;城破,全滅——這是信號,彆記錯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工曹的煙火氣

工曹的工坊裡,王匠正指揮著工匠們安裝新鑄的水輪機。這是他根據秦代的圖紙改良的,利用水流驅動齒輪,能帶動石磨碾米、鐵錘打鐵,比人力效率高十倍。

“再加兩個齒輪,讓轉速慢下來,不然磨出的米太碎。”王匠趴在水輪機旁,手裡拿著扳手調整零件,油汙沾滿了他的公服,“還有,鐵軸得塗些牛油,免得生鏽。”

旁邊的鐵匠鋪裡,叮當聲不絕於耳。工匠們正在打造新的農具,犁鏵、鋤頭、鐮刀整齊地排列在地上,王匠走過去,拿起一把鋤頭掂量:“刃再薄一分,省鐵,還輕便。”

河津的水利佐官匆匆跑來,手裡拿著水位記錄:“主事,黃河快漲水了,河津的堤壩得加固,不然會淹了附近的良田。”

王匠立刻放下鋤頭:“帶五十個工匠去,用夯土和石塊,築三尺高的子堤。告訴戶曹,從糧倉撥些粟米,給乾活的百姓當口糧,管夠。”他望著工坊外正在修建的水渠,“安邑的渠也得快點挖,春耕前必須通水,不然秧苗插不下去。”

入夜後,工曹的工坊依舊燈火通明。水輪機轉動的“吱呀”聲、鐵錘打鐵的“叮當”聲、工匠們的吆喝聲混在一起,像一首充滿生機的歌謠。王匠站在工坊門口,看著五城方向陸續亮起的燈火,知道那些光裡,有他親手點燃的希望。

四、軍府的深夜燈

張頜的軍府設在臨晉縣衙的後堂,此刻燭火正映著他和三司主事的身影。李鄉老捧著戶籍冊,趙昂拿著防禦圖,王匠展開工坊進度表,三人輪流彙報,張頜則在輿圖上一一標注。

“戶曹已核定賦稅,下月開始征收,預計可收糧三千石。”

“兵曹清剿了安邑流寇,審出附近還有三股,明日派兵去滅。”

“工曹的水輪機成了,一個頂十個勞力,準備在五城推廣。”

張頜點頭,在輿圖上的安邑旁畫了個圈:“流寇肅清後,把他們的土地分給無田的百姓,每戶兩畝,三年內免稅。”他看向王匠,“水輪機先給安邑、蒲阪用,那裡的良田多,能多打糧食。”

三更時分,三司主事才離開軍府。張頜獨自留在堂中,對著輿圖看了許久,伸手撫摸著“戶曹”“兵曹”“工曹”的標記,仿佛能看到無數雙手正在這片土地上忙碌——有人在丈量田畝,有人在修補城牆,有人在鍛造農具。

窗外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咚——咚——”,沉穩而有力。張頜吹熄燭火,轉身走出軍府,臨晉的夜色裡,戶曹的賬房、兵曹的營房、工曹的工坊都還亮著燈,像三顆明亮的星,指引著這片土地的方向。

行政體係的框架已經搭起,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這架機器順暢運轉,讓每一顆螺絲釘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他知道,這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但隻要看著那些亮起的燈火,他就有足夠的信心等待收獲的那一天。

喜歡秦末龍旗請大家收藏:()秦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