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陸聯邦,西北,鼎新空軍基地,試飛員培訓中心,2990年,夏末,下午三點。
“補天”行動的勝利讓整個基地都沉浸在喜悅與振奮之中,那架“gj7改01”戰機在付華飛等人的努力下成功完成使命,也讓眾人看到了科技與修行結合的巨大潛力。然而,勝利的喜悅並未持續太久,新的挑戰已然擺在麵前。
付華飛、趙建軍、何飛和楊華四人剛剛結束了一場簡單的慶功會,便被通知來到試飛員培訓中心。此時的培訓中心裡,一群年輕的試飛員正整齊地坐著,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未知的期待和緊張。
一位頭發花白、眼神深邃的老人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講台。他就是基地裡德高望重的老試飛員張宏,有著數十年的試飛經驗,見證了基地從簡陋到如今的現代化。
“孩子們,”張宏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補天’行動你們乾得很漂亮,這是一次了不起的勝利。但你們要清楚,這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麵對的是更加嚴苛的訓練和挑戰。”
付華飛四人坐在前排,認真地聆聽著。他們知道,在這勝利的背後,還有許多未知的困難等待著他們去克服。
“今天,我要給你們講的是航空領域裡至關重要的一個概念——邊界層。”張宏說著,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三個字。
“邊界層,簡單來說,就是流體與物體表麵接觸時形成的一層薄薄的流體層。在航空工程中,邊界層的狀態直接影響著飛機的飛行性能和安全。”張宏一邊解釋,一邊用手比劃著,“當飛機在空氣中飛行時,邊界層的氣流狀態會發生變化。如果邊界層處理不好,就會導致氣流分離,產生阻力,降低升力,甚至引發飛行事故。”
付華飛微微皺眉,陷入了思考。他想起在“補天”行動中,戰機機翼表麵結冰時,升力下降的情況,似乎與邊界層的變化有著某種聯係。
“在我們的修行體係中,邊界層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張宏繼續說道,“禦氣術裡的邊界層控製,就如同在風洞裡調控擾動一樣,需要我們先識勢再行力。它與我們的定息、禦氣等修行階段緊密相關。”
趙建軍的眼睛亮了起來,他一直致力於將修行術法轉化為工程參數,張宏的話讓他有了新的思路。
“定息階段,我們要建立穩定的靈氣‘底噪’,這就好比讓邊界層保持穩定的狀態。而禦氣階段,我們通過‘翼型重構’‘螺旋禦氣盾’等方法實現微小場域的再分配,其實就是在對邊界層進行調控。”張宏看著眾人,目光中充滿了期待,“你們要明白,邊界層是我們的性命線,無論是在航空工程中,還是在修行道路上,都容不得半點馬虎。”
張宏的一番話,讓眾人陷入了沉思。付華飛深知,接下來的訓練將會圍繞著邊界層控製展開,這不僅是對他們技術的考驗,更是對他們心性的磨礪。
培訓結束後,張宏把付華飛四人留了下來。
“接下來的訓練會很艱苦,你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張宏看著他們,語重心長地說,“尤其是付華飛,你作為團隊的核心,要帶領大家儘快適應基地的嚴苛紀律和全新的技術挑戰。”
付華飛點了點頭,堅定地說:“張老,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
“好,我相信你們。”張宏拍了拍付華飛的肩膀,“從明天開始,你們將正式加入試飛員的訓練隊伍,與他們一起進行各項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基地的規章製度,不得有絲毫懈怠。”
四人齊聲應道:“是!”
第二天,清晨,六點。
基地的起床號準時響起,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靜。付華飛等人迅速從床上爬起,整理好內務,穿上整齊的製服,來到了訓練場。
此時,訓練場已經聚集了許多試飛員,他們個個精神抖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堅毅。
“今天的第一項訓練是體能訓練。”帶隊的教官大聲說道,“跟我跑起來!”
眾人跟著教官開始在跑道上奔跑。付華飛雖然平時也注重體能鍛煉,但基地的訓練強度還是讓他感到有些吃力。他咬緊牙關,努力跟上隊伍的步伐。
趙建軍的身體素質相對較弱,沒跑多久就開始氣喘籲籲。何飛見狀,主動跑到他身邊,鼓勵道:“堅持住,趙哥,我們一起。”
趙建軍點了點頭,強忍著身體的不適,繼續向前跑去。
楊華則像一頭獵豹一樣,輕鬆地奔跑在隊伍的前列。他不時地回頭看看後麵的隊友,給予他們鼓勵的眼神。
體能訓練結束後,眾人已經是大汗淋漓。還沒來得及休息,教官又下達了新的指令:“接下來是理論學習,到教室集合!”
眾人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教室,開始了關於邊界層控製的理論學習。課堂上,教官詳細地講解了邊界層的形成、發展以及如何通過各種方法對其進行控製。付華飛等人認真地做著筆記,不時地提出問題,與教官進行交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勝利後的心態調整並非易事。在訓練過程中,付華飛發現團隊成員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浮躁的情緒。有些人覺得“補天”行動已經取得了勝利,接下來的訓練不過是小菜一碟;有些人則對基地的嚴苛紀律產生了抵觸情緒。
付華飛意識到,必須儘快讓大家調整好心態,以更加嚴謹的態度投入到訓練中。
“大家靜一靜。”在一次課間休息時,付華飛站了起來,“我們不能因為‘補天’行動的勝利而驕傲自滿。要知道,我們麵前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困難等待著我們去克服。基地的紀律是為了保證我們的安全和訓練的質量,我們必須嚴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