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擊退蘇氏對“北極光”項目的低價狙擊,如同打了一劑強心針,但“普羅米修斯”團隊還來不及慶祝,更洶湧的暗流便已襲來。顧知行入職後建立的競爭情報監測係統,很快捕捉到了蘇氏策略的轉變——他們不再僅僅針對單個項目進行價格騷擾,而是啟動了多維度、係統性的競爭打壓。
首先顯現的是人才爭奪。短短一周內,團隊內兩名資深場控算法工程師和一名負責材料集成的核心骨乾,相繼收到了來自蘇氏旗下研究機構或關聯公司開出的、薪資待遇高出百分之五十至一倍的挖角邀請。對方顯然對“普羅米修斯”團隊的人員構成和能力特點做了深入研究,挖掘極具針對性。
“他們這是在直接抽取我們的技術血脈。”david拿著離職麵談記錄,語氣凝重地向林微光和顧知行彙報。雖然經過極力挽留,仍有一名算法工程師選擇了離開。
顧知行迅速行動,他並非簡單地要求加薪留人。他首先與林微光、伊莎貝爾重新評估了核心技術模塊的知識產權分割與保密措施,確保即使有人離開,核心算法和關鍵參數也不會泄露。隨後,他推動人力資源部門製定了一套更具吸引力的長期激勵計劃,包括與項目價值增長掛鉤的期權、更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以及在尖端研究上的署名權機會,試圖用事業前景和歸屬感來對衝對方純粹的金錢誘惑。
“我們必須承認,在純粹現金的比拚上,我們可能不占優勢。”顧知行在管理會議上冷靜分析,“但我們要構建的是一個能吸引並留住真正頂尖人才的生態係統,而不僅僅是提供一個高薪職位。”
另一方麵,市場層麵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蘇氏利用其更成熟的渠道和品牌影響力,開始大規模宣傳其“生命繭房”的“標準化套餐”,主打快速部署和“無需複雜調試”,目標直指那些對技術細節不敏感、但追求概念和效率的中端市場客戶。同時,業界開始流傳一些針對“普羅米修斯”的模糊質疑——“技術過於複雜,難以大規模穩定應用”、“定製化成本高昂,不適合主流市場”。
這些輿論,旨在動搖潛在客戶對“普羅米修斯”技術路徑的信心。
麵對輿論攻勢,林微光采納了顧知行的建議,沒有進行公開的口水戰。她授權技術團隊,撰寫了一係列深入淺出的技術科普文章,通過行業權威媒體和自有平台發布,客觀解釋“場協同”與傳統環境控製技術的本質區彆、其技術難點與價值所在,用知識和透明來對抗模糊與質疑。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最根本的破局之道,在於加速“普羅米修斯”自身的進化,尤其是顧知行和林微光共識中的關鍵——標準化產品的推出。
內部將其命名為“啟明星”計劃。目標是在一年內,開發出兩到三種基於“普羅米修斯”核心技術的、可快速部署的標準化空間模塊,如“深度專注艙”、“團隊協作盒”、“靜養恢複室”。這些模塊將儘可能采用預製化生產和簡化調試流程,大幅降低成本和交付周期,瞄準更廣闊的企業辦公、高端公寓、教育機構等市場。
“啟明星”計劃由林微光親自掛帥,伊莎貝爾負責核心技術向標準化產品的“翻譯”和固化,顧知行則負責打通從設計、供應鏈、生產到交付的整個運營鏈條。
壓力巨大。標準化意味著要在性能、成本和可靠性之間找到最艱難的平衡點。伊莎貝爾團隊需要將那些精妙複雜的場控算法,封裝成穩定、易用的“黑箱”模塊,同時確保其核心效能不出現顯著衰減。顧知行則需要尋找和認證新的、成本更優且質量可靠的供應商,並設計出高效的預製化生產和現場拚裝流程。
進展並非一帆風順。第一次“深度專注艙”原型機測試時,預設的場均勻度未能達到設計閾值,內部溫控係統與場發生模塊出現了能量耦合乾擾。團隊連續加班兩周,反複調整設計和參數。
這天晚上,林微光還在實驗室和伊莎貝爾一起分析最新的測試數據,試圖找到乾擾的根源。顧知行走了進來,手裡拿著平板,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依舊專注。
“林總,伊莎貝爾博士,”他開口道,“供應鏈那邊有個消息。我們原定的一家核心傳感器供應商,剛剛被蘇氏參股的一家公司收購了。對方已正式通知我們,後續訂單交付可能麵臨‘優先級調整’。”
又是一個壞消息。蘇氏正在利用其資本優勢,試圖掐斷“普羅米修斯”的上遊供應鏈。
實驗室裡一片沉寂,連續的技術難題加上外部的步步緊逼,讓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林微光看著屏幕上那些代表失敗的數據曲線,又看了看身邊兩位核心戰友臉上無法掩飾的疲憊,一股巨大的壓力讓她幾乎喘不過氣。
就在這時,她的加密通訊器響了。是陸時硯。沒有通過周景明。
信息內容出乎意料的簡單,甚至與眼前的困境毫無直接關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8權限,材料科學分類,檢索關鍵詞:‘非對稱諧振阻尼材料’。」
林微光愣住了。非對稱諧振阻尼材料?這聽起來像是用於解決特定頻率振動或能量乾擾的……她腦中電光火石般地一閃——難道這能解決他們正在頭疼的場與溫控係統的耦合乾擾?
她立刻登錄係統進行檢索。果然,找到了一份關於這種新型材料在複雜電子係統中應用的研究摘要,其描述的特性,正好適用於隔離不同頻率能量係統間的相互乾擾!
這簡直……如同在黑暗的迷宮中被直接遞給了鑰匙!
她甚至來不及思考陸時硯為何會在此刻提供這個信息,立刻將資料分享給伊莎貝爾。
伊莎貝爾快速瀏覽後,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這個……理論上是可行的!我們可以嘗試用這種材料作為隔離層!”
新的思路帶來了新的希望。實驗室裡的低沉氣氛被瞬間打破。
林微克走到窗邊,看著窗外迪拜的璀璨夜景,握緊了通訊器。
他沒有提供直接的解決方案,也沒有安撫情緒。
他隻是在她和團隊最迷茫、最受擠壓的時刻,精準地投遞了一束微光,一個可能的方向。
這束光,不足以照亮整個“啟明星”計劃的漫長征途,卻足以驅散眼前的迷霧,讓他們重新找到前進的坐標。
暗流依舊洶湧。
但“啟明星”的方向,從未如此刻般清晰。
她回複了兩個字:
「收到。」
然後,轉身投入了新的攻堅。
她知道,這場戰爭,遠未結束。
喜歡星光偏要吻煙台請大家收藏:()星光偏要吻煙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