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時硯指出的三大挑戰,如同三座亟待翻越的山峰,矗立在林微光麵前。她將大部分日常運營工作移交給了david,讓自己能專注於技術戰略和最關鍵的事項——為“普羅米修斯”尋找一位能獨當一麵的o。
周景明協調的頂級獵頭公司很快提供了一份經過嚴格篩選的候選人名單。履曆光鮮,背景顯赫,大多來自全球知名的科技巨頭或管理谘詢公司,精通規模化運營、供應鏈管理和市場擴張。麵試安排在迪拜總部一間私密的會議室。
第一位候選人,詹姆斯·米勒,前某矽穀獨角獸公司的運營副總裁,口若懸河,對“建立可複製的商業引擎”和“閃電式擴張”充滿激情。他侃侃而談如何通過標準化流程和激進的市場投放,在十八個月內將“普羅米修斯”的用戶基數擴大十倍。
林微光聽著他描繪的宏大藍圖,眉頭卻微微蹙起。他幾乎不提技術本身,不關心“場協同”的獨特性和可能麵臨的物理限製,仿佛“普羅米修斯”與任何一款手機app或saas服務沒有本質區彆。他是一把鋒利的開拓之劍,但可能缺乏對技術內核的敬畏,容易在追求速度的過程中,偏離“普羅米修斯”的價值根基。
第二位候選人,是一位來自德國的女士,安娜·舒爾茨,以嚴謹和效率著稱,曾成功地將一家精密儀器公司的運營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她對“普羅米修斯”的供應鏈、製造成本和售後維護體係提出了極其細致的問題,並立刻給出了優化方案。
她的專業能力毋庸置疑,但林微光在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種過於強烈的“控製”和“壓縮”傾向。她擔心,在安娜手中,“普羅米修斯”可能會被過度優化成一台冰冷、高效的賺錢機器,失去其探索性和應對未知技術挑戰所必需的靈活性與容錯空間。
幾位候選人麵試下來,林微光感到一種深深的疲憊和失落。這些人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但他們似乎都無法真正理解“普羅米修斯”的本質——它既是商業產品,更是前沿探索。她需要的不是一個純粹的商人或管理者,而是一個能理解並駕馭這種雙重屬性的“翻譯官”和“守護者”。
就在她幾乎要對獵頭渠道失去信心時,周景明帶來了一份新的簡曆,語氣有些特彆:“林小姐,這個人選……是陸總那邊直接推薦過來的,建議您看看。”
陸時硯直接推薦?林微光心中一動,接過了簡曆。
姓名:顧知行。履曆並不像前幾位那樣集中在某幾個光鮮的巨頭公司,而是顯得有些……跨界。他早年在一家頂尖的物理實驗室做過研究員,之後轉入一家高科技製造企業負責產品工程,再後來,在一家專注於科技成果轉化的風險投資機構擔任運營合夥人。最近三年,他在一家規模不大但以攻克“卡脖子”技術聞名的硬科技創業公司擔任o,帶領團隊完成了從實驗室原型到規模化量產的全過程。
他的經曆,像是一條串聯起科研、工程、資本和商業化的鏈條。
麵試安排在當天下午。顧知行準時出現,四十歲上下,穿著合身但並不刻板的商務休閒裝,眼神沉靜,帶著一種經曆過風浪後的從容。
他沒有急於展示自己的豐功偉績,而是先花了足足二十分鐘,向林微光提問,問題全部圍繞“普羅米修斯”的技術內核、當前的工程化瓶頸、以及對未來技術路徑的思考。他的問題精準地切中了幾個林微光正在擔憂的、關於規模化後場穩定性和材料耐久性的深水區難題。
當林微光闡述時,他聽得極其專注,並能用工程師的語言與她進行深入探討,甚至提出了兩個基於他過去製造經驗的可能解決方案思路。
“我理解,‘普羅米修斯’賣的不是硬件,也不是軟件,而是一種‘環境體驗’。”顧知行總結道,“這就決定了它的運營邏輯,不能完全照搬消費電子或互聯網模式。它需要一套融合了精密製造、複雜係統維護、數據驅動迭代,以及……對不確定性保持敬畏的獨特運營體係。”
這番話,瞬間擊中了林微光。他看到了“普羅米修斯”的複雜性,也理解了她對技術純粹性的堅持。
隨後,他才談及商業化。他認同快速產品化的必要性,但強調必須在保證技術可靠性和價值交付的前提下進行。“我們可以采用‘燈塔客戶+標準模塊’的混合策略,用標杆項目打磨核心模塊,同時基於這些模塊,快速組合出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平衡定製化與規模化的矛盾。”
他的思路,與林微光在戰略會提出的構想不謀而合,且更加係統化。
麵試結束,林微光心中已經有了強烈的傾向。顧知行像一隻經驗豐富的獵鷹,既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又能俯衝下來,精準地抓住技術落地的關鍵細節。
她立刻起草了對顧知行的錄用建議,提交給周景明,並抄送了陸時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幾乎在提交建議的同時,周景明發來了一條加密信息,語氣凝重:
「林小姐,剛收到‘北極光’瑪塔女士的緊急通訊。蘇氏集團向其接觸,提出了一個針對類似‘靈感核心’空間的解決方案,報價比我們低百分之四十。對方聲稱技術同樣成熟,並承諾更短的交付周期。」
林微光的心猛地一沉。陸時硯預言的“價格戰”和“競爭打壓”,來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直接!蘇氏顯然研究了“北極光”項目的價值點,試圖用低價和速度進行精準狙擊。
她立刻召集david和核心團隊開會。
“他們這是在賠本賺吆喝!”david分析道,“百分之四十的差價,加上快速交付,對任何客戶都是巨大的誘惑。瑪塔女士雖然認可我們的價值,但她也必須向她的董事會和采購部門交代。”
“我們能降價嗎?”有人問。
林微光立刻否決:“不能。我們的成本結構基於頂尖材料和精密製造,盲目降價意味著犧牲質量、可靠性和長期價值,是自毀長城。”
“那怎麼辦?”
會議室裡一片沉寂。
就在這時,林微光的加密通訊器亮了,是陸時硯。隻有一句話:
「顧知行可用。蘇氏報價,細節存疑。讓顧處理。」
林微光看著這條信息,愣住了。
他不僅迅速批準了人選,更直接指示將這場突如其來的商業危機,交給尚未正式入職的顧知行處理?
這是何等的信任……或者說,是何等的考驗?
她深吸一口氣,將陸時硯的指示和“北極光”的緊急情況,一並轉發給了剛剛結束麵試的顧知行。
不到一小時,顧知行回複了一份簡潔的分析與應對建議:
1.技術細節存疑:蘇氏的低價方案,很可能簡化或閹割了核心場控係統,其宣稱的“同等效果”需嚴格驗證。建議立刻準備一份技術對比分析,igrisks。
2.價值重申:向“北極光”重申“普羅米修斯”的長期價值、可靠性數據和持續升級能力,強調低價方案可能存在的隱藏成本和性能不穩定風險。
3.靈活方案:提出一個分階段的合作方案,降低“北極光”的初期投入門檻,將部分費用與更長期的價值實現指標掛鉤,化解其采購部門的短期價格壓力。
他的回應快速、精準,直指問題核心,並且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談判策略。
林微光立刻批準,讓david依此方案與“北極光”進行緊急磋商。
處理完這一切,她靠在椅背上,看著窗外漸漸沉入夜色的城市。
顧知行像一道銳利的光,刺破了蘇氏低價策略帶來的迷霧。
而陸時硯,則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再次精準地投遞了最關鍵的武器。
獵鷹已然就位。
而前方的商海迷霧,似乎也並非不可驅散。
喜歡星光偏要吻煙台請大家收藏:()星光偏要吻煙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