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過後,a大的空氣裡浸透了涼意,陽光變得稀薄而珍貴,透過高大喬木稀疏的枝葉,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駁晃動的光斑。林微光抱著幾本厚重的建築理論書,從圖書館走出來,微微眯起眼,有些不適應這突如其來的明亮。
論壇風暴的餘波並未完全平息,偶爾仍有探尋或異樣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但比起前幾日的狂風驟雨,已成了微不足道的漣漪。她挺直了背脊,將這些視線連同秋日的涼意一並隔絕在外。與陸時硯之間那場始於“共傘”和“速寫”的意外糾葛,將她推至風口浪尖,也迫使她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她不再是那個隻沉浸在藝術線條與光影世界中,對外界紛擾敏感卻略顯被動的女孩。
手機在口袋裡震動了一下,是課程群的通知。下周將進行《建築結構與構造二)》的期中考核,形式是小組模型製作與結構負荷測試。這門課是建築係的基石,也是公認的“殺手課程”,其成績直接關係到後續眾多專業課程的學習資格。
林微光深吸一口氣,涼意沁入肺腑,卻讓她更加清醒。她知道,真正的挑戰,現在才剛剛開始。這不僅是一場關於專業知識的考核,或許,也是那個人…冷眼旁觀的又一場測試。
她點開分組名單,目光在觸及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時,指尖幾不可查地頓了一下。
——同組成員:林微光,陸時硯。
命運,或者說那位嚴苛的教授,再次將她和他捆綁在了一起。
通知下達不到半小時,陸時硯的消息便發了過來,言簡意賅,如同他本人:
“明早八點,建築係專教三樓,模型實驗室。討論方案。”
沒有寒暄,沒有詢問,隻有不容置疑的時間與地點。
林微光盯著那行字看了幾秒,回了同樣簡短的一個字:“好。”
次日清晨,林微光提前十分鐘到達實驗室。偌大的空間裡彌漫著木材、膠水和圖紙特有的氣味。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照亮空氣中漂浮的微塵,也照亮了早已端坐在長桌一端的身影。
陸時硯穿著簡單的白色襯衫,袖口一絲不苟地挽至小臂,露出線條流暢的手腕。他麵前鋪開了一張巨大的白色硫酸紙,上麵已經用極細的針管筆勾勒出一些抽象的結構線,旁邊散落著幾本厚重的結構力學外文原版書籍。他聞聲抬頭,目光在她臉上停留一瞬,沒有任何溫度,亦無波瀾。
“很準時。”他語氣平淡,聽不出是讚許還是僅僅陳述事實。
“我一向如此。”林微光在他對麵坐下,將帶來的草圖本和參考資料放在桌上,目光掃過他手邊的草圖,“你已經有了初步構想?”
陸時硯將草圖推向她。“這次考核的核心是‘輕質高強’與‘視覺通透’。我傾向於采用空間網架結構spacefrae)的變體。利用三角形單元的穩定性,通過節點連接杆件,形成大跨度、低自重體係。”
他的指尖點過圖紙上幾個關鍵節點,語速平穩,術語精準,如同在做一個專業的項目彙報。“材料選擇上,可以用輕木或碳纖維杆,節點考慮3d打印定製,確保精度。”
林微光凝神聽著,目光緊隨他的指尖。她必須承認,陸時硯在結構上的敏銳度與前瞻性遠超同儕,甚至不輸於一些高年級學生或初級建築師。他的方案大膽、高效,充滿了理性的力量感。
但是……
她微微蹙眉,手指無意識地在自己的草圖本上摩挲著。
“有問題?”陸時硯捕捉到她細微的表情變化。
“結構很完美,力學邏輯無懈可擊。”林微光抬起眼,直視他深不見底的黑眸,“但是,它缺少溫度,缺少…‘光’。”
陸時硯眉峰微挑,靜待她的下文。
“建築不僅僅是力的傳遞與空間的圍合,它更應該是情感的容器,是光與影的舞台。”她翻開自己的草圖本,上麵用炭筆快速勾勒了一些更富有流動感的形態,靈感來源於自然中的蛛網、葉脈,以及水晶的晶格結構。“你的網架結構穩定,但形態過於機械和冰冷。如果我們在這裡,”她的指尖落在他的一個標準三角形單元上,“引入一些非等邊的、帶有微妙弧度的三角形變異體,或者在節點處,不是簡單的幾何連接,而是設計成具有折射光效的小型晶體結構……”
她一邊說,一邊快速在草圖上補充了幾筆,原本嚴謹的幾何線條中,悄然融入了些許靈動與不可預測性。“這樣,在承受荷載的同時,當光線穿過這些結構,會在內部和投射麵形成不斷變化、豐富細膩的光影效果。結構本身,就成為了一件光的雕塑。”
實驗室裡安靜下來,隻有鉛筆劃過紙麵的沙沙聲,以及窗外隱約傳來的鳥鳴。
陸時硯的目光落在她補充的草圖上,那冰冷的幾何框架,因她添加的幾筆而仿佛被注入了生命,變得生動起來。他久久沒有言語。
林微光的心微微提起。她知道自己的提議帶著理想化的藝術色彩,可能會挑戰結構的純粹性與計算難度。她甚至做好了被他以“不符合結構效率”為由直接否決的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他開口,聲音裡聽不出情緒,卻也沒有立刻否定:“計算量會增加。節點處理需要更精細的建模和模擬。”
“我知道。”林微光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清亮而堅定,“但值得嘗試,不是嗎?最堅固的結構,未必不能同時擁有最動人的詩意。”
陸時硯深邃的眼底,似乎掠過一絲極淡的、難以捕捉的微光。他重新拿起筆,在硫酸紙上快速寫下一連串複雜的結構力學公式,邊寫邊說:“你的變異三角形單元,角度偏差必須控製在正負五度以內,否則會顯著影響節點區域的應力集中。晶體節點……”
他抬起眼,看向她,“需要對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力學性能及連接方式做額外研究。”
他沒有拒絕。他甚至開始在她的構想基礎上,進行更嚴謹的技術深化。
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如同細小的暖流,悄然漫過林微光的心田。這不是妥協,更像是一種…基於專業認可的協同。
“材料研究交給我。”她立刻回應,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振奮。
“嗯。”陸時硯低下頭,繼續演算,“我先完成主體結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你負責形態推敲與光影模擬,並提供節點部分的設計草圖和數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