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時硯歸來的消息,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石子,漣漪瞬間擴散至項目基地的每一個角落。沒有盛大的迎接儀式,沒有提前的通告,但當三輛黑色的、風塵仆仆的防彈越野車在晨曦微光中悄無聲息地駛入基地大門時,一種無形的、緊繃的氣場已然籠罩了四周。
林微光正在指揮部最後核對“星芒”竣工儀式的流程安排,韓崢快步走入,低聲通報:“陸總到了。”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握著文件的手指微微收緊,但麵上依舊維持著鎮定。她點了點頭,放下文件,整理了一下因伏案工作而微皺的衣角,深吸一口氣,走了出去。
他站在指揮部外的空地上,背對著初升的太陽,身影被拉得很長。依舊是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裝,身形挺拔如鬆,隻是眉宇間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長途跋涉後的疲憊,以及比離開時更深沉的冷冽。他並沒有刻意釋放壓力,但那久居上位的、經過迪拜數月腥風血雨洗禮後愈發凝練的氣場,讓周圍忙碌的工作人員都不自覺地放輕了動作,下意識地保持著距離。
周景明安靜地跟在他身後半步的位置。
陸時硯的目光,越過眾人,第一時間便精準地落在了剛剛走出指揮部的林微光身上。那目光銳利、深邃,帶著審視,也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仿佛要穿透表象看儘本質的穿透力。
林微光感覺自己的呼吸微微一窒。照片和視頻裡的他,與真人帶來的壓迫感截然不同。她強迫自己迎上他的目光,步伐平穩地走到他麵前。
“陸總。”她開口,聲音是自己都未曾預料的平靜。
陸時硯的視線在她臉上停留了足足三秒,從她略顯清瘦卻精神奕奕的臉龐,到她沉靜如水的眼眸。他沒有忽略她眼底那抹無法完全掩飾的、因連日攻堅和此刻麵對他而產生的細微血絲,但也清晰地看到了那裡麵不再有彷徨和依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澱下來的、內核穩固的堅定。
“嗯。”他最終應了一聲,聲音比通訊器裡聽到的更為低沉沙啞,帶著旅途的風塵,“進去說。”
他率先邁步走向指揮部,林微光和周景明緊隨其後。韓崢則默契地留在外麵,加強了周邊的警戒。
指揮部內,核心團隊成員都已接到通知等候在此。埃米爾、陳錚、趙一諾看到陸時硯進來,都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體,氣氛瞬間變得嚴肅。
陸時硯沒有寒暄,直接走到了懸掛著項目全景圖和最新進度表的牆壁前。
“彙報情況。”他言簡意賅,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林微光身上。
林微光上前一步,開始有條不紊地彙報。她從風暴後的修複工作講起,到“星芒”主體工程的最終完成狀態,再到竣工儀式的籌備進度,語速平穩,數據準確,重點突出。她沒有刻意誇大困難,也沒有居功自傲,隻是客觀地陳述事實。
當彙報到“基石”計劃時,她略微停頓了一下。陸時硯的目光微凝,示意她繼續。
林微光調出了加密終端,展示了最終通過的“動態偏振加密”方案模擬測試數據和高光時刻的錄像片段,並簡要闡述了其核心原理和優勢。
“……該方案已於模擬環境中通過所有極端測試,誤碼率、帶寬、切換延遲及隱蔽性均優於預設指標。實際部署的施工圖和控製係統編碼已完成百分之八十,預計在竣工儀式前可全部就位,具備實施條件。”
她彙報完畢,指揮部內一片寂靜。陳錚和趙一諾都有些緊張地看著陸時硯,等待著他的評判。這個方案畢竟過於大膽。
陸時硯沉默地看著屏幕上的數據和方案摘要,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輕輕敲擊了兩下,這是他深度思考時的習慣動作。幾分鐘後,他抬起眼,目光再次投向林微光。
“可行性評估報告。”他開口,不是疑問,而是指令。
林微光立刻將一份厚厚的、由核心小組共同完成的、包含了所有技術細節、風險分析和應對策略的加密文件通過終端傳給了他。
陸時硯接過周景明遞來的專用平板,快速而專注地翻閱起來。他的閱讀速度極快,目光掃過那些複雜的公式和圖例,時而停頓,時而快速劃過。整個指揮部裡,隻剩下他翻動電子頁麵的細微聲響和眾人壓抑的呼吸聲。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林微光站在一旁,心情反而奇異地平靜下來。她對自己的方案,對團隊的努力,有足夠的信心。
終於,陸時硯放下了平板。他抬起眼,目光掠過陳錚、趙一諾和埃米爾,最後定格在林微光臉上。
“方案批準。”他吐出四個字,語氣沒有任何波瀾,卻如同最終的裁決,一錘定音。“按計劃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