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時硯那句“讓光呼吸”如同醍醐灌頂,徹底重塑了林微光對“光影共生”的構想。她不再將光影視為獨立的藝術裝置,而是將其定義為建築生態係統的延伸,一個能夠感知環境微氣候溫度、濕度、氣流甚至空氣中花粉的濃度)、並與訪者生命節奏心跳、呼吸頻率)產生共鳴的、活著的“光之生命體”。
這個概念的複雜度和實現難度呈指數級上升,但也真正將“光之巢”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個蘇氏集團絕無可能通過模仿和竊取所能觸及的領域。
項目組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辦公室徹底淪為不分晝夜的戰場。咖啡機的使用頻率達到了頂峰,外賣盒子堆積如山,每個人的眼睛都布滿血絲,但眼神卻燃燒著近乎狂熱的火焰。林微光將新的藝術概念拆解成數百個技術參數和交互邏輯,分發給團隊成員。馬丁需要調整結構以容納更多隱藏的環境傳感器和微型執行器;莎法需要將這種“生命共鳴”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空間敘事和訪客體驗流程;阿米爾則要重新計算這套龐大動態係統的能耗,並確保其穩定性。
林微光自己,則負責最核心的“光之生命體”控製中樞算法的編寫。這幾乎是在創造一個數字意義上的生命雛形,其代碼的複雜性和對實時數據處理的要求,遠超之前的自適應基礎算法。她再次將自己封閉在加密工作室內,與外界唯一的聯係就是代碼和模擬數據流。
與此同時,周景明那邊傳來的信息顯示,蘇氏集團旗下的“環球生態科技”也加快了步伐,他們似乎獲得了新的資金注入,正在東南亞當地大肆宣傳他們的“紅樹林奇跡”計劃,並試圖搶先與一些關鍵土地所有者簽訂意向協議。一場沒有硝煙的輿論和資源爭奪戰,在正式方案對決前已然打響。
陸時硯對此的回應,是透過周景明,給予了林微光團隊更高的資源調動權限和更果斷的決策支持。當莎法報告蘇氏試圖用高價壟斷當地一種特定建築材料的供應時,陸時硯的指令直接而冰冷:「買斷替代材料源頭,抬升其成本。」
當阿米爾發現蘇氏試圖通過第三方接觸挪威實驗室的個彆研究員時,指令同樣迅速:「啟動競業協議,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長期合作合約。」
他像一個冷靜的棋手,在林微光團隊專注於技術攻堅時,不動聲色地清除著棋盤上所有潛在的障礙,確保最終的決戰能在公平或者說,更有利於己方)的環境下進行。
終於,在最終對決日前四十八小時,“光之巢”的終極方案整合完成。
一份超過五百頁的、圖文並茂、數據詳儘的方案報告被加密打印出來。一個精細到毫米級的、包含了所有隱藏係統和動態效果的全息建築模型在專用設備上生成。而最核心的“光之生命體”演示程序,則被封裝在一個獨立的、需要林微光生物特征才能啟動的加密設備中。
決戰的地點,並非陸氏總部,而是移師到了東南亞項目所在地附近的一座國際會議中心。顯然,投資方希望更直觀地感受項目與環境的關係。
會議當天,氣氛凝重。巨大的環形會議室裡,坐著來自不同國家、代表著龐大資本的投資方代表。阿爾·哈米德赫然在列,他的目光在林微光和對麵“環球生態”團隊之間逡巡,帶著審視。
“環球生態”的團隊先進行提報。他們的方案確實與“光之巢”的初期概念有諸多相似之處,同樣強調生態、光影和可持續。演示文稿製作精良,數據也看似紮實。其首席設計師,一位名叫安德森的中年男人,口才頗佳,將他們的“紅樹林奇跡”描繪得前景廣闊。
然而,在林微光聽來,對方的方案充滿了似是而非的技術術語和經不起推敲的細節。尤其是在核心的建築與生態係統交互層麵,他們提出的還是一種相對靜態和機械的“保護”思路,而非“共生”。當安德森提及他們的“智能光影係統”時,林微光更是敏銳地察覺到,那不過是一種預設程序的燈光秀,與“生命體”的概念天差地彆。
輪到陸氏團隊上場。
林微光走到台前,她沒有急於展示華麗的視覺效果,而是從“光之巢”最根本的設計哲學講起——不是建造在自然之上,而是讓建築從自然中“生長”出來。當她展示動態自適應基礎如何與紅樹林根係共舞的全息模擬時,會場第一次出現了明顯的騷動。
隨後,馬丁、莎法、阿米爾依次上場,用無可挑剔的數據和充滿感染力的敘述,一層層夯實方案的可行性、文化獨特性和經濟價值。每一個環節,都明顯比“環球生態”的方案更深、更細、更具創新性。
阿爾·哈米德的眼神漸漸發生了變化,從審視變成了專注,甚至帶著一絲驚訝。
最後,壓軸的部分,交給了林微光。
她沒有打開複雜的ppt,而是走到了會場中央那個連接著“光之生命體”演示設備的全息投影儀前。她將手指按在加密設備的識彆區,設備無聲啟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諸位剛才看到的,是‘光之巢’的骨骼、肌肉和血脈。”林微光的聲音在安靜的會場裡回蕩,“現在,請感受它的……靈魂。”
刹那間,整個會議室被一片柔和而充滿生命力的光芒籠罩。那不是固定的光,而是在緩緩“呼吸”,光線隨著模擬的微風、潮汐聲,甚至與會者不自覺調整坐姿的細微聲響,發生著微妙而持續的律動。色彩不再是簡單的變幻,而是仿佛擁有情緒,從晨曦的寧靜,到午後的活力,再到黃昏的溫柔。
更令人震撼的是,當阿爾·哈米德下意識地靠近全息投影,試圖看得更清楚時,那片環繞他的光芒仿佛感知到了他的好奇,變得更加明亮而柔和,甚至隱隱與他呼吸的節奏同步了一瞬!
“這……這是……”阿爾·哈米德忍不住低呼出聲,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我們稱之為‘光之生命體’。”林微光平靜地解釋,“它不僅是光,更是建築與自然、與人的情感紐帶。它讓‘光之巢’真正地……活了過來。”
演示結束,光芒散去。
會場內一片死寂。
隨即,爆發出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勝負,已無懸念。
“環球生態”的團隊麵色鐵青,安德森更是頹然坐倒在椅子上。
阿爾·哈米德第一個站起身,走向陸時硯和林微光,他臉上的精明審慎已被興奮所取代:“陸先生,林小姐!這才是我們想看到的未來!請務必給我們詳細討論投資細節的機會!”
其他投資方代表也紛紛圍攏過來。
林微光站在人群中,感受著成功的浪潮,目光卻不自覺地尋找那個身影。
陸時硯站在稍遠的地方,正與周景明低聲交代著什麼。他似乎感應到她的目光,抬起頭,隔著喧鬨的人群,與她對視。
他依舊沒有什麼表情,但那雙深邃的眼眸裡,冰封的湖麵之下,似乎有什麼東西,因她此刻身上閃耀的、無可爭議的光芒,而清晰地、不易察覺地……鬆動了一瞬。
那一眼,短暫得如同錯覺。
卻比所有的掌聲,都更讓她心潮澎湃。
終極對決,以“光之巢”的絕對勝利告終。
而冰山堅硬的表麵,似乎也終於被這極致的光輝,照出了一絲微不可察的裂痕。
喜歡星光偏要吻煙台請大家收藏:()星光偏要吻煙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