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是個殺熟的世界:熟人易鑽“情麵”空子,警惕過度信任
村裡的老王想裝修房子,沒找外麵的裝修隊,反而找了“認識多年的熟人”——對方拍著胸脯說“保證給你最優惠的價格、最好的材料”,老王不好意思多問細節,連合同都沒簽。結果裝修時,對方用了劣質材料,工期還拖了三個月,老王想追責,對方卻哭窮說“都是熟人,你還能逼我不成”,最後老王隻能吃啞巴虧。
周老栓說:“以前‘朋友多了路好走’,現在‘熟人辦事更要小心’——熟人知道你‘不好意思翻臉、不願追責’,反而會肆無忌憚地坑你。騙子從不缺誓言,發誓越狠,越可能藏著壞心思。涉及利益時,彆光看‘情麵’,該簽的合同、該問的細節,一點都不能少。”
2、有些人窮是有原因的,有些人窮到老也是有原因的:年齡不代表人品,辨彆需看本質
村裡的張大爺,總愛“占小便宜”——去鄰居家串門,會順手拿點水果;買東西時,總想著“能不能少給點錢”,甚至還會偷偷拿彆人曬在門口的蔬菜。有人覺得“他年紀大了,窮了一輩子,彆計較”,可他卻變本加厲,連村裡合作社分的種子,都要多搶一袋。
周老栓說:“不是所有老人都值得尊重,有些人‘窮’是因為‘懶’,有些人‘壞’是刻在骨子裡的——占了一輩子便宜,從不會覺得自己錯。彆用‘年齡’當判斷人品的標準,不然很容易掉進彆人設的陷阱。該拒絕就拒絕,該較真就較真,才不會被欺負。”
3、生活不會偏袒一個弱者:努力是底氣,弱者難獲優待
村裡的小李,總“不想努力”——種地時偷懶,彆人施肥他不施;找工作時挑三揀四,嫌累嫌工資低,最後隻能靠打零工勉強糊口。後來他母親生病住院,需要一大筆醫藥費,他四處借錢,卻沒人願意幫他;孩子在學校因為“家裡窮”,還被同學嘲笑。
而隔壁的小王,每天早起種地,晚上還去學汽修,慢慢開了自己的維修鋪,不僅能輕鬆承擔家人的醫藥費,孩子在學校也能自信地參加各種活動。周老栓說:“生活從不會偏袒弱者——你不努力,親人生病時沒能力救,辦事時沒人認你的身份,連孩子都會跟著受委屈。世界就是這麼現實,它不會辜負每一份努力,也不會可憐每一個偷懶的人。”
4、聖人從來都在書裡,而不在現實生活中:接受人性常態,彆用“聖人標準”苛求
鎮上的劉老板,以前總“想做個完美的人”——喝酒時從不喝醉,怕“失了體麵”;彆人得罪他時,也強忍著不生氣,怕“顯得沒格局”;看到漂亮的姑娘,也刻意保持距離,怕“被人說閒話”。可時間久了,他卻覺得“太累了”,甚至因為“憋太久”,跟員工發了一次大脾氣。
後來他想通了:“沾酒不醉是喝得少,以德服人是打不過,見色不迷是夠不著——現實裡沒有聖人,每個人都有欲望和弱點。擁有過才談放下,經曆過才有資格說看破。彆把自己當聖人,這是自知;彆把彆人當聖人,這是慈悲。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包容彆人的小缺點,才能活得輕鬆。”
5、到中年以後會發現,世界上除了家人一無所有:家人是最後的港灣,善待才是根本
村裡的老周,年輕時總“忙著交朋友、拚事業”——和朋友喝酒到半夜,陪客戶應酬到淩晨,覺得“朋友多、事業成功,人生才有意義”。可到了中年,他生意失敗,以前常來往的朋友都躲著他,曾經並肩作戰的同事也沒了聯係。隻有家人,沒日沒夜地照顧他,幫他重新振作。
現在的老周,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陪老伴買菜、給孩子做飯”,他說:“人生就是漸行漸遠的過程,朋友會離開,同事會散場,隻有家人永遠不會拋棄你。以前覺得重要的東西,現在看來都不重要;以前忽略的家人,現在才知道是最珍貴的。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善待家人,因為他們才是你最後的依靠。”
6、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都是在忠誠於他自己而已:人性本“利己”,彆高估他人的“利他”
村裡的小芳,總“對朋友掏心掏肺”——朋友找她幫忙,她哪怕自己吃虧也答應;朋友創業,她還主動投了錢,以為“朋友會記得她的好”。可結果呢?朋友創業成功後,不僅沒給她分紅,還慢慢疏遠了她;她遇到困難時,朋友也找各種理由拒絕幫忙。
小芳很傷心,周老栓跟她說:“彆覺得委屈,每個人都在‘忠誠於自己’——你付出感情,彆人沒回應,是因為你的感情‘對他沒好處’;你努力了沒回報,是因為你的努力‘沒幫他賺到利益’。你隻是他‘博取利益的工具’,一旦沒了利用價值,他自然會離開。想通這一點,很多矛盾就都能解開了。”
7、做正確的事,比正確的做事重要的多:方向錯了皆為空,方向對了終能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鎮上的小李,在公司裡“很努力”——每天加班到半夜,把領導交代的事做得一絲不苟,可他卻總“做不對事”:領導心胸小,他卻總在會議上“出風頭”,提各種意見;同事愛猜忌,他卻總“單獨跟異性客戶吃飯”,讓同事說閒話。最後,他再努力,也沒得到領導的認可,還被同事孤立了。
而另一個員工小王,雖然沒小李“拚命”,但他“很會選方向”:領導在場時,他多聽少說,隻在私下提建議;和客戶吃飯時,會主動邀請同事一起去。慢慢的,領導覺得他“懂事”,同事也覺得他“靠譜”,很快就升了職。周老栓說:“努力的方向錯了,再怎麼‘正確做事’都是錯的;方向對了,哪怕走得慢,也能到達終點。先選對‘要做的事’,再去想‘怎麼做好’,才不會白費力氣。”
8、永遠不要高估任何一段人際關係:關係需經營,過度自信易破裂
村裡的小王和小李,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小王總覺得“他們的關係堅不可破”,所以平時很少聯係,甚至還會“隨口跟彆人吐槽小李的缺點”。有次小王找小李借錢,小李沒借,小王很生氣,覺得“小李不夠意思”,兩人大吵一架,從此再也沒來往過。
周老栓說:“沒有‘堅不可破’的關係,再親近的人,也可能因為‘一件小事、一句閒話’變成陌路人。彆高估任何人際關係,哪怕是多年的朋友、兄弟,也需要‘用心經營’——常聯係、多體諒、不隨意吐槽,不然關係很容易變得脆弱。有些人就是‘太把自己當熟人’,忽略了對方的感受,才導致關係破裂的。”
9、人生最大的問題在於:明明什麼都懂,卻被懶束縛住了手腳:懶是進步的絆腳石,行動才能破局
村裡的小張,“什麼都懂”——他知道“堅持運動能有好身體”,卻總“懶得早起”,每天睡懶覺;他知道“學技術能賺更多錢”,卻總“懶得學習”,寧願刷手機也不看教程;他知道“控製飲食能減肥”,卻總“懶得做飯”,頓頓吃外賣。結果,他身體越來越差,賺的錢越來越少,還越來越胖。
周老栓跟他說:“你連‘幾點睡覺、起不起床’都控製不了,還想‘控製人生’?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懂很多道理,卻懶得行動’。如果不是因為懶,你可能早就有了好身體、好工作,人生也會達到不一樣的高度。彆再被‘懶’束縛,從現在開始行動,哪怕每天隻進步一點,也比‘原地不動’強。”
10、麵對彆人的誇獎,適當暴露自己的缺點:示弱能消嫉妒,平衡才獲安穩
村裡的小芳,種的蔬菜“又大又好”,每次彆人誇她“能乾、會種地”,她都會說“哪裡哪裡,我這菜也有缺點——長得好看,但口感不如老王種的;而且我每天澆水都要花好幾個小時,累得腰都疼”。彆人聽了,不僅不嫉妒她,還會安慰她“你已經很厲害了,累了就多休息”。
而另一個農戶老張,彆人一誇他“菜種得好”,他就會“得意洋洋”地說“那是,我可是有‘秘訣’的,你們都學不會”,結果彆人都覺得“他太傲了”,還故意在他的菜園旁邊“放蟲子”,讓他的菜生了病。周老栓說:“人天生會嫉妒‘比自己好的人’,適當暴露缺點,能讓彆人‘放下戒備’,覺得‘你也沒那麼完美’,心裡平衡了,自然不會對你‘下狠手’。麵對誇獎時,彆太驕傲,偶爾‘示弱’,才能活得更安穩。”
喜歡人性的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人性的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