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很疑惑“為什麼我經常請同事吃飯、送禮物,可真遇到難事兒了,願意伸手幫一把的人卻沒幾個?難道這人情真就這麼薄,涼得像塊冰?”
朋友的語氣裡滿是委屈,像個攢了好久糖卻被人騙走的孩子。可咱們得琢磨琢磨,請客吃飯這事兒,到底是啥本質?它頂多是遞塊糖、抹點潤滑油,讓關係順溜點,卻永遠成不了能拉著你往前跑的發動機——沒那股子勁兒,也撐不起事兒。
你請人吃十頓飯,酒桌上人家可能會拍著你肩膀說“兄弟夠意思”“你這人敞亮”,可要是你沒法一直給人家帶來實在的好處,這好感就像夏天把冰塊放太陽底下,用不了多久就化得沒影了,連點涼勁兒都留不下。
戰國時候的孟嘗君,家裡養著三千門客,靠的是天天擺宴席、給人吃大魚大肉嗎?不是的。他真正能把人留住、讓人死心塌地跟著的,是“咱們是一條船上的人,有我的好處就有你的份”。
就說那個叫馮諼的,一開始就是個混飯吃的,天天彈著劍喊“食無魚”“出無車”,看著沒啥能耐。可孟嘗君沒趕他走,還真給了他魚吃、給了車坐。後來馮諼去薛地收債,把那些窮得還不起錢的人的債券全燒了,幫孟嘗君收買了民心,孟嘗君這才知道他是個能辦大事的,立馬把重要的活兒交給他。還有那倆會學雞叫、會鑽狗洞的門客,平時看著沒啥用,可到了關鍵時刻,一個學雞叫騙開城門,一個鑽狗洞偷來通關文書,幫孟嘗君從秦國逃了出來。
這些門客為啥願意為孟嘗君拚命?因為孟嘗君沒隻給他們一桌酒席,而是給了他們能發揮本事的機會,讓他們覺得“跟著這主子,我能有出息,能活出個人樣來”。你請人吃頓飯,人家頂多記個三天五天;可要是你能讓他覺得“跟著你乾,以後有肉吃、有奔頭”,他才會真把你當自己人,遇事了不用你開口,他就主動往前湊。
村裡的李大叔以前也愛請人吃飯,今天喊這個來家裡喝酒,明天叫那個來吃燉肉,村裡不少人都受過他的請。可後來他兒子結婚要蓋新房,缺人幫忙,喊了一圈,沒幾個來的。李大叔納悶:“我平時待他們不薄啊,咋關鍵時候沒人肯幫襯?”後來村支書跟他說:“你請人吃飯是好,可你除了能請吃飯,還能幫人家啥?王二家的地要澆水,你沒幫著挑過水;張三家的孩子要上學,你沒幫著打聽學校——人家跟你處,除了吃口飯,啥實在好處也撈不著,憑啥要幫你?”李大叔這才明白,光靠請吃飯,換不來真人情。
第一,關係的核心是“互相幫襯”,不是“一頭熱的討好”
有些人總覺得,人際關係就是“我對他好,他就該對我好”,這想法太天真,跟菜市場裡“我給你錢,你就得給我菜”似的,可人情比買菜複雜多了。你送同事一盒月餅,人家回你一袋水果,這叫禮尚往來,誰也不欠誰;可要是你覺得,憑這點小恩小惠,就能讓人家替你扛雷、幫你背鍋,那就是做夢,跟盼著天上掉餡餅一樣不現實。
成年人的世界裡,真能讓人信任你、願意幫你的,從來不是你請過幾頓飯,而是“你能幫他解決難題”。就說你是個寫代碼的,同事對著電腦愁眉苦臉,代碼卡殼了半天沒頭緒,你走過去看兩眼,三言兩語就指出“這兒少個括號”“那兒邏輯錯了”,幫他把問題解決了;或者你擅長跟人打交道,團隊要申請資源,彆人去說半天沒結果,你去了幾句話就搞定了——這種實實在在的本事,比請十頓飯都管用。
就像《大明王朝1566》裡的胡宗憲,嘉靖皇帝為啥那麼倚重他?不管嚴閣老在不在位,東南那片兒都離不了他。因為他能平倭寇,能把東南的亂局穩住,能給朝廷省心。要是他沒這本事,光靠會討好嘉靖、會送禮,嘉靖才不會把這麼重要的活兒交給他。你有本事,彆人才會敬你、幫你;你沒本事,再怎麼討好,人家也隻把你當空氣。
第二,管住嘴,彆越界
其實啊,人人都討厭彆人瞎摻和自己的事兒,就像你種了一盆茉莉花,天天有人過來指手畫腳:“你這花該澆水了,澆少了要蔫”“你這枝該剪了,不剪長不好”,哪怕人家是好意,你聽多了也覺得煩,想把花盆抱走,眼不見心不煩。
人和人相處,最忌諱的就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硬往彆人的地盤裡闖,把人家的邊界踩得稀碎。心理學裡有個“刺蝟效應”,說的是兩隻刺蝟想靠在一起取暖,離得太近了,身上的刺會紮到彼此;保持點距離,才能既暖和又不受傷。
有些路,得他自己走,哪怕走歪了、摔疼了,也是他該有的經曆;有些跟頭,得他自己摔,摔疼了才知道下次該繞著走。成年人的分寸感,就是明白“關心不是管著,惦記不是盯著”。他下雨沒帶傘,你可以把傘遞給他,說句“拿著用,明天還我就行”;但彆追在他屁股後麵,硬把傘塞給他,還說“你必須拿著,不然要淋雨感冒”——這不是關心,是控製,隻會讓人想躲著你。
我有個朋友,特彆熱心,同事家裡有點事兒,她比誰都積極,今天勸人家“你該跟你老公好好談談”,明天又說“你孩子該報那個補習班”,結果同事們都躲著她,覺得她管得太寬。後來她才明白,不是自己的好心錯了,是沒把握好分寸,把“關心”變成了“多管閒事”。
“彆費勁追一匹馬,不如用追馬的時間,在地裡種上草。等到來年春天,草長得綠油油的,自然會有一大群馬跑過來,任你挑、任你選。”把那些討好彆人的心思和時間,用來打磨自己的本事,提升自己的價值。你會寫文章,就把文章寫得越來越好,讓人覺得“找他寫東西靠譜”;你會做設計,就把設計做得越來越精,讓人覺得“他做的圖就是好看”。
等你變成彆人眼裡“有用的人”,變成一片能讓馬吃飽的草原,還愁沒人願意跟你並肩走嗎?你活成一座山,自然有清風繞著你轉;你修得一片海,自然有百川奔著你來。成年人的世界裡,最好的關係從來不是誰討好誰,而是你好好乾活,我好好努力,彼此都能從對方身上看到光,互相照著,一起往前走。
喜歡人性的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人性的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