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得選”——這大概是成年人世界裡最常見的借口。可真相是,從你決定“隨波逐流”的那一刻起,就不是“沒得選”,而是主動放棄了選擇的權利。我見過太多人抱怨出身普通、環境受限,卻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事實:人生本就是一場“自定義遊戲”,你想怎麼玩、玩成什麼樣,最終的裁判從來都是自己。那些看似“被注定”的生活,不過是你不敢改變、不願付出代價的結果。
一、你與他人的差距,從不是“出生預設”,而是“選擇勇氣”
很多人把人生的不如意,歸咎於“出生條件”——覺得自己沒有好的家境、沒有出眾的外貌、沒有過人的天賦,所以隻能過平庸的生活。可實際上,“出生預設”並沒有讓人與人之間產生天壤之彆:絕大多數人的天賦、身體條件都處於“平均水平”,你有的優勢彆人未必沒有,你有的劣勢彆人也可能存在,綜合來看,大家的“初始起跑線”其實相差不大。
那些“天賦異稟”的人,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計——我活了這麼多年,也沒真正遇到過一個“天生就比彆人強一大截”的人。社會的規則、資源的分配,本就是為90甚至99的普通人設計的,你完全有“上牌桌”的權利,有爭取更好生活的資格。沒人會剝奪你的機會,真正剝奪機會的,是你自己的“自我設限”。
我認識一個朋友,出身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工,家裡連供他上大學的錢都要東拚西湊。可他從大一開始就做兼職、學編程,畢業時彆人還在愁找工作,他已經拿到了互聯網公司的offer,月薪是父母年收入的兩倍。後來他又辭職創業,現在公司年利潤過百萬。他常說:“我從沒覺得出身能決定什麼,我隻知道,我想過的生活,必須自己去掙。”
所謂“出身差距”,更多時候是你逃避努力的借口。當你把“我不行”歸咎於“我沒條件”時,早已有人在同樣的條件下,走出了不一樣的路。
二、成長環境不是“枷鎖”,出社會的那天,就是你重塑自己的開始
有人說:“我從小就被家裡灌輸‘賺錢難、混社會難’,我早就被定型了,改不了了。”可我想說:成長環境能塑造你,但不能定義你。從你出社會的那天起,你就有權利選擇新的環境、新的人生。
已經發生的事無法改變,但未來的事,永遠握在你手裡。前18年被環境塑造的“業力”,你完全可以用18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去抵消——就像我自己,從小被父母灌輸“普通人就該過普通生活”,他們總說“賺錢難”“我們窮是命”,甚至不允許我嘗試自己想做的事。可18歲高中畢業那天,我就暗下決心:“這個世界上一定有更好的路,我要自己找。”
大學時,我瞞著家裡做兼職、嘗試創業,失敗了無數次也沒跟他們說——我知道,在他們眼裡,我的失敗隻會是“早就料到的結果”,他們永遠不會明白“失敗裡藏著成長”。畢業第一年,我月入過萬,遠超父母的總收入,那時我才真正明白:所謂“被定型”,不過是你不願改變的托詞。
現在的社會,早已不是“亂世”——它足夠包容,哪怕你“未開化、不完美”,也能輕鬆活下去,解決溫飽根本不是問題。可正是這份“包容”,讓很多人失去了“改變的動力”:既然不改變也能活,為什麼要折騰?可你忘了,“能活下去”和“能活得好”,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社會不會逼你提升自己,但也不會主動給你“超額的待遇”——你想要的更好的生活,隻能靠自己去爭取。
三、你從未“沒得選”,隻是怕付代價
“我沒看到過改變的方法”“我沒遇到過好機會”——這是很多人逃避的另一個借口。可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你敢說自己從沒看過“教你改變、教你成長”的內容嗎?第一次看到時,你改變了嗎?第n次看到時,你行動了嗎?還是直到現在,都隻是“看看而已”?
選擇權一直都在,隻是很多人沒說:選擇需要代價和堅持,不是像做題選abcd那麼簡單。你隻把“輕鬆的選項”當成選擇——比如“安安穩穩上班、平平淡淡過一生”,而把“需要付出努力、可能會失敗的選項”當成“沒選擇”。甚至還會質問:“為什麼就沒有輕鬆又能變好的選擇?”
可我想說:更好的生活,本就需要付出超額的代價。能在這個社會輕鬆活下去,已經是萬幸了。那些隻擁有“生存能力”,卻想跟社會要“超額待遇”的人,根本沒看清自己的位置——你什麼都不想付出,憑什麼什麼都想要?
就像我創業時,每天工作16個小時,失敗了無數次,欠過債、被人質疑過,可我從沒想過“放棄”——因為我知道,我想要的生活,必須靠這些“代價”去換。現在,我能獨立操縱年入2050萬的業務,不是因為我“運氣好”,而是因為我走了彆人不敢走的路、付了彆人不願付的代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四、你信什麼,就會成為什麼:人生是場“自定義遊戲”
我父母到現在都覺得“賺錢靠運氣”,他們總說“我們努力了但時運不濟”,可我知道:他們不是“時運不濟”,而是從一開始就選擇了“生存遊戲”,而不是“致富遊戲”或“自我實現的遊戲”。他們信“賺錢難”,所以一輩子都在“難”中掙紮;他們信“普通人就該平庸”,所以一輩子都活在平庸裡。
而我信“世界上有更好的路”,所以我去闖、去試、去失敗;我信“我能靠自己改變命運”,所以我堅持、我付出、我成長。最後,我活成了自己想活的樣子——這就是“你信什麼,就會成為什麼”。
人生這場遊戲,從來沒有“固定的劇本”。你可以選擇“隨波逐流”,也可以選擇“逆流而上”;你可以選擇“輕鬆的平庸”,也可以選擇“折騰的精彩”。唯一的區彆是:前者不需要付出代價,但也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生活;後者需要你拚儘全力,但最終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從“給彆人打工都不配”,到“能獨立操縱業務”,這條路很難,但走得值。因為我知道,我玩的是“自己定義的遊戲”,而不是“彆人安排的劇本”。
五、自定義人生,需要勇氣,更需要行動
“我沒得選”——從此刻起,把這句話從你的字典裡刪掉。你從未沒得選,隻是怕付代價、怕失敗、怕折騰。可人生最遺憾的,從來不是“我沒做到”,而是“我本可以”。
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去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你信什麼樣的未來,就去做什麼樣的行動。彆再抱怨出身、彆再糾結環境、彆再害怕失敗——人生是場自定義遊戲,你才是自己的主角。
記住:自定義人生,需要勇氣,更需要行動。從你決定“不再隨波逐流”的那一刻起,你的人生,就已經開始不一樣了。你信什麼,就會成為什麼——這句話,送給你,也送給我自己。
喜歡掙錢一本通請大家收藏:()掙錢一本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