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屏幕上,鮮豔的五星紅旗在“祝融二號”的艙體上熠熠生輝。
隨著一陣劇烈引擎反推,飛船在火星地表揚起漫天紅色的塵埃,最終穩穩地停駐。
“……我們成功了,北京時間2060年7月11日15時30分,我國祝融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登陸火星,這是第一個將人類送上這顆紅色星球的國家,中華民族的腳步,已經邁向了星辰大海!”
主持人的聲音因為極度激動而微微顫抖。
病房裡,兒子和兒媳也忍不住鼓起掌來,眼眶泛紅。
陳捷看著屏幕上那麵在異星飄揚的紅旗,渾濁的眼中也泛起了一層水霧。
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個偉大的國家,他是這艘巨輪上的一顆螺絲釘。
如今,巨輪已經駛向了無人涉足的深空,他與有榮焉。
一股前所未有的疲憊感如潮水般湧來,將陳捷徹底淹沒。
他緩緩轉過頭,看著床邊的親人,臉上努力擠出一絲微笑。
這一生,有親情,有見證,雖有遺憾,卻也並非一無所有。
“爸……”陳兵似乎察覺到了什麼,聲音哽咽。
陳捷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卻隻發出了幾聲模糊的嗬嗬聲。
他想告訴兒子,為人處世,當如水之就下,能屈能伸,切莫學他。
然而,他已經沒有力氣了。
在家人悲戚的呼喊聲中,在祖國邁向星河的輝煌背景下,陳捷視野陷入了無邊的黑暗。
醫療儀器的蜂鳴聲變成了一條刺耳直線,宣告著一個普通退休乾部,走完了他平凡而又充滿遺憾的一生。
……
黑暗,冰冷,失重。
像是墜入沒有儘頭的深淵,又像是漂浮在混沌的宇宙之初。
陳捷的意識,如同一縷風中殘燭,時明時滅。
他以為這就是死亡的終點。
不知過了多久,一絲微弱光亮刺破了黑暗。
緊接著,一個嗡嗡作響的聲音,像夏日午後的蟬鳴,由遠及近,鑽入他的耳朵。
“……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華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特彆是1992年總設計師的南方談話,更是將改革開放推向了一個新的曆史階段……”
這聲音……好熟悉。有點像大學時那位以催眠聞名的馬哲老師。
陳捷意識逐漸清晰,感官也開始回歸。
他聞到了一股混雜著粉筆灰、舊書本和年輕人汗水的獨特氣味。
他的背部能感覺到木質座椅的堅硬,手肘下是粗糙桌麵,指尖甚至能觸摸到前人刻下的早日脫單之類的字跡。
一陣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臉上,暖洋洋的,帶著幾分慵懶。
這一切都太真實了,真實得不像死後的幻覺。
陳捷猛地睜開了眼睛。
映入眼簾的,不是醫院的白色天花板,也不是想象中的天堂或地獄,而是一幅他記憶深處早已泛黃的畫麵。
寬大階梯教室裡,坐著上百張稚氣未脫的年輕臉龐。
他們有的在認真聽講,有的在低頭做筆記,有的則像剛才的自己一樣,趴在桌上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