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突然對這些這麼感興趣了?”蘇晴忍不住低聲問道。
陳捷從報紙上抬起頭,用一種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說道:
“讀懂了它們,就讀懂了未來的祖國。”
陳捷說完,注意力再次沉浸在了眼前文字裡。
2060年的靈魂,俯瞰著2008年的時局,一切都變得那麼清晰,那麼了然於胸。
蘇晴眼中的疑惑一閃而過,隨即化作了然的淺笑。
她沒有追問,隻是安安靜靜地翻開自己的書,整個閱覽室隻剩下兩人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以及窗外被晚風裁剪過的零碎聲響。
陳捷目光看似在報紙的鉛字上移動,思緒卻早已飛越了紙麵。
《人民日報》的社論,標題是《堅定不移地走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
這篇文章,上一世的他或許隻會掃一眼標題,便覺得是空洞的口號。
但此刻,帶著未來幾十年的記憶回頭再看,每一個字都重若千鈞。
“堅定不移”,這四個字背後,是國家在麵對全球金融海嘯初露端倪、國內遭遇特大自然災害雙重壓力下,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最高戰略定力。
“特色”,這不僅僅是一個名詞,更是未來幾十年所有政策製定的核心邏輯。
從經濟結構調整到政治體製改革,從文化自信的建立到大國外交的展開,無一不圍繞著這個核心。
陳捷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清晰地回憶起未來幾年,圍繞“頂層設計”、“依法治國”、“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關鍵詞展開的一係列波瀾壯闊的改革。
而這一切,對於即將踏入體製的他來說,就是最精準的藏寶圖。
他不再是那個隻知埋頭苦讀專業知識,對宏大敘事不屑一顧的“技術型”學霸。
他要做的,是成為一個既能低頭拉車,又能抬頭看路的人。
路,就在這些看似枯燥的黨報黨刊裡。
直到圖書館閉館鈴聲響起,陳捷才合上手中的報紙。
他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頸,隻覺得神清氣爽,大腦中充滿了知識與力量交融的滿足感。
“走吧,送你回宿舍。”陳捷笑著對蘇晴伸出手。
蘇晴將書本合上,自然地將手放入他的掌心,兩人離開圖書館,並肩走在燕園靜謐的林蔭道上。
“你今天真的有點不一樣,”蘇晴偏著頭看他,“好像……一下子長大了。”
陳捷心中一動,捏了捏她的手,柔聲道:
“人總是要長大的,以前是我太幼稚,總覺得世界非黑即白,仗著自己有點小聰明就目空一切,現在才明白,真正的成熟,是懂得敬畏,懂得兼容。”
蘇晴目光閃爍。
她能感覺到陳捷身上那種曾經讓她有些擔心的偏執,正在被一種溫潤而厚重的力量所取代。
這讓她感到無比的安心。
“我喜歡你現在的樣子。”蘇晴輕聲說道。
陳捷停下腳步,在昏黃的路燈下,認真地看著她的眼睛:
“我也喜歡你,一直都喜歡。”
將蘇晴送到女生宿舍樓下,看著她一步三回頭地走進去,陳捷才轉身向自己的宿舍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