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整個辦公室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
所有人都被陳捷這個石破天驚的提議給鎮住了。
論壇?
還“華國法治進程”?
這口氣也太大了吧!
這哪裡是一個院級學生會能搞定的事情?
王晨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他幾乎是本能地感覺到,陳捷這是在挑戰他的權威,在用一個看似高大上卻根本不切實際的構想,來否定他和其他人的工作思路。
“陳捷同學,你的想法是好的,有情懷,有高度。”王晨的聲音裡已經帶上了一絲淡漠,“但是,我們做學生工作,不能光憑一腔熱血,更要考慮可行性。”
他毫不客氣地拋出了幾個尖銳問題:
“舉辦一個論壇,邀請嘉賓、布置場地、宣傳物料,哪一樣不要錢?我們學生會一學期的經費才多少?”
“你說的高峰,總不能請幾個本院的老師來講座吧?那跟平時的學術沙龍有什麼區彆?要是想請校外的專家學者,甚至實務界的領導,我們一個學生組織,有這個麵子嗎?人家憑什麼來?”
“還有最關鍵的,學生們會感興趣嗎?我們辛辛苦苦搞一個論壇,結果台下小貓兩三隻,那不是成了全校笑話?我們學生會的工作,最終是要服務同學,而不是滿足幾個人的精英情懷。”
王晨的三連問,招招致命,直指要害。
辦公室裡原還有些被陳捷的構想吸引的人,此刻也紛紛冷靜下來,覺得會長說得有道理。
這事兒,聽起來美好,但根本辦不成。
麵對王晨咄咄逼逼人的質問,陳捷的臉上沒有絲毫慌亂。
他靜靜地聽完,然後微微一笑:
“會長提的這幾個問題,也正是我在構思這個方案時,重點考慮過的地方。”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筆。
這一刻,他身上那種屬於學神和辯論隊王牌的氣場,不自覺地流露出來,但又被一種沉穩姿態完美地包裹著,不再咄咄逼人,反而令人信服。
“關於經費問題,”陳捷一邊說,一邊在白板上寫下經費二字,“我的想法是,不能隻盯著學校劃撥的那點活動經費,可以多條腿走路。”
“我們可以向學院黨委和團委提交一份詳細的立項報告,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是今年下半年全國宣傳工作的主旋律。”
“這個活動,完全契合了上級精神,隻要方案足夠詳實、有說服力,我相信學院層麵一定會給予重點支持,甚至可以申請專項資金。”
“還有社會讚助,不能像辦晚會那樣去找快消品公司,而是要精準對接我們的目標群體。比如國內頂尖的幾家律師事務所,他們為什麼會讚助我們?”
“因為這個論壇,是他們進行品牌宣傳、吸引頂尖法學人才的絕佳平台,我們可以把他們的LOGO印在所有宣傳材料上,甚至可以邀請他們的合夥人來做分論壇的嘉賓。這是一筆雙贏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