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不是一個學生向老師求助,而是一個“自己人”在向領導彙報工作。
張瑋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這個陳捷,真是越來越上道了。
他拿起那份策劃案,隻是掃了一眼封麵,就愣住了。
《守正創新,繼往開來——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華國法治進程高峰論壇活動策劃案(草案)》
標題起得非常有水平。
“守正創新,繼往開來”,八個字,既體現了對曆史的尊重,又彰顯了麵向未來的姿態,充滿了體製內話語體係的精髓。
他翻開策劃案,看著看著,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從活動背景、指導思想、目標意義,到組織架構、議程設置、嘉賓擬邀名單,再到經費預算、宣傳方案、風險預案……
這哪裡是一份“草案”,簡直是一份可以直接提交給校長辦公會討論的正式文件!
其邏輯之嚴謹,思慮之周全,細節之完備,讓張瑋這個已經留校工作多年的老機關,都自愧不如。
尤其是在嘉賓擬邀名單裡,陳捷不僅列出了人名和單位,還在每個人名後麵,用括號標注了邀請切入點。
比如,某位老教授,他的博士論文即為相關主題,可從學術傳承角度邀請,某位校友,他主管的業務與分論壇主題高度相關,可打回報母校感情牌。
還有某位律所主任,他的律所正在進行校園招聘,有宣傳需求。
這種細致入微的考量,展示出了超乎尋常的洞察力和執行力。
“你……這真是你自己一個人弄出來的?”張瑋放下策劃案,扶了扶眼鏡。
“基本是,當然,主要還是得益於張老師您上次的點撥,給我指明了方向。”陳捷依舊把姿態放得很低。
張瑋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愛才之情。
鋒芒畢露的寶劍,固然銳利,但容易折斷。
而一把懂得何時入鞘、何時出鞘,並且劍身上雕琢著錦繡文章的寶劍,那才是真正的國之利器!
“你這個方案,不是初步構想,而是非常成熟的方案。”張瑋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你讓我給你把關,坦白說,我提不出什麼修改意見,我隻有一個問題。”
“張老師請講。”
“這麼大的活動,你一個人,或者說僅憑學生會的力量,是撐不起來的,你想過如何獲取更高級彆的支持嗎?”張瑋道。
陳捷心中一喜。
他等的就是這個問題。
“想過。”陳捷挺直了腰板,目光灼灼地看著張瑋,“所以我今天來找您,不隻是請您把關,更是來向組織求援的。”
“我們學生會,人微言輕,但如果我們這個活動,能夠得到學院黨委的正式背書,以學院名義來主辦,那無論是申請經費,還是邀請嘉賓,都將是另一番局麵。”
“我懇請張老師,能將這份策劃案,代為呈報給院團委書記,甚至是院黨委的領導,這不僅是一次學生活動,更是我們法學院向學校、向社會,展示我們教學成果和學生風貌的一次絕佳機會。”
事實上,陳捷從一開始的目標,就不是說服學生會。
他的目標,是想借助學生會,將這個項目直接提升到學院級彆。
先是在學生會裡把聲勢造起來,引發討論,然後再以學生會的名義,拿著一份讓所有人都無法拒絕的完美方案來找張瑋。
這樣一來,自己拿著這份方案去找院領導,就不是空口白話,而是有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和抓手。